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

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

ID:37586365

大小:2.7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25

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_第1页
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_第2页
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_第3页
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_第4页
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hinaManagementStudiesvolume4(1)中国建设用地增量时空配置研究——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计量反演下的考察①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诸培新蒋冬梅姜海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是需要将更多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还是限制其向建设用地的转变,来保护人们最基本的生命线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将研究焦点集中在建设用地增量配置上,以面临的“困境”为研究起点和主线,提出走出“困境”的两步配置,并探讨配置的理论基础;接着,转变常规思路,在构建模型计

2、量中国耕地资源损失的基础上,反演建设用地增量不同时空的三种配置:理想、适度和消极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其一,中国21989-2006之间耕地资源过度性损失达1930742.27hm;其二,201052和2020年全国建设用地增量的理性配置规模分别为:3.25×10hm和5272723.60×10hm,总规模不应超过:3.37×10hm和3.71×10hm;其三,为提高全国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率,应该将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到北京、上海等16个省(市),严控天津、山西、内蒙等其余14个省(市)的建设用地增量,中国建设用地增量不同时空的理性规模可依

3、据反演推算的适度配置数量。关键词:耕地损失、反演、建设用地、时空配置①李效顺、曲福田、蒋冬梅、姜海,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忠兴,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诸培新,南京农业大学中荷项目办、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本研究得到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08_052R)、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04250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3058)资助,在此向基金委和江苏省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80中大管理研究2009年第4卷(1)一、引言:日益凸显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

4、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规模迅速膨胀,导致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消耗不断加速。据国土部门统计,1978~1989年,年均建52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为1.58×10hm;1990~1999年,年均建设占用数量为52521.68×10hm;2000~2006年,年均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为2.17×10hm。耕地资源的加速占用势必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尤其在布朗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后(BrownLesterR,1995),引起了全球对中国粮食安全及其土地利用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环保问题也不容乐观,另有专家认为,在整个20

5、世纪90年代年均9.80%的GDP增长中约有4~6个百分点是资源和环境成本(包括自然资源耗减、生态破坏和污染)(Faure-Grimaud等,2002)。由此判断,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是需要将更多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还是限制其向建设用地的转变,来保护人们最基本的生命线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如何协调“吃饭”、“建设”和“生态”三者之间的矛盾将是中国日益凸显的“困境”。将研究焦点集中在建设用地增量配置上,发现两大现实问题:①其一,中国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的行政色彩浓厚,政策或规划起主导作用,没能充分考虑区域

6、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也就是说,土地边际贡献水平高的②地区未能配置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导致土地资源时空配置效率低下。其二,建设用地增量配置没能与区域耕地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及其损失相挂钩;按照经济学原理判断,供给短缺的需求很难达到市场有效均衡,也就是说,不考虑建设用地来源(耕地等其他资源的损失),单纯的增量需求或配置是无意义的。虽然相关研究就建设用地增量配置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①如1997农用地转用审批冻结政策,直接支配建设用地增量配置;另外,当前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是一种自上而下行政性的指标层层硬性分解过程,缺乏科学的

7、分析和预测。②如根据测算,东部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增加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是中部地区的1.24倍,西部地区的1.39倍;中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上最具有比较优势(陈江龙等,2004)。81ChinaManagementStudiesvolume4(1)(付海英等,2007;殷少美等,2007;刘平辉、叶长盛,2007;顾朝林等,2007;韦仕川等,2008),但仍未破解上述两大现实问题而走出“困境”。这种“困境”真的会阻碍中国可持续发展吗?其实,只要优化当前中国土地资源部门和时空两种配置,进而破解上述两大难题,日益凸现的“困境”便会迎刃而解并

8、走向“三赢”,使得“吃饭”、“建设”和“生态”从相互制约转变为相互促进。本文所界定的土地资源部门间配置就是农地(耕地)非农化问题,即是通过土地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之间合理配置,从宏观上协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