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

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

ID:37558313

大小:453.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_第1页
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_第2页
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_第3页
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_第4页
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第5期No.5,200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Tianji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总第200期SumNo.200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姜文学(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天津300387)f摘要:创意产业作为超门类的产业形态,其发展需要大量富有智慧、创遣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意人才。及时对我国创意人才及创意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吸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创意经济要求的人才培养战略是当务之急。要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高度,进

2、行创意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教育资源的宏观调配与整合,建立多样、完整、通畅的人才培养渠道,才能解决我国创意人才培养问题。关键词: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创意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06(2008)05—0076—05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是由英国政府的文化、传媒与体育部(DCMS)于1998年在一份题为Crea-tir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的报告中率先提出的。这份报告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

3、具有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1-13(P38),并将出版、传媒、软件、广告、艺术、设计等13种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此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陆续把创意产业确定为国家支柱产业。创意产业的特点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由传统产业向新经济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创意产业作为超门类的产业形态,其主要构成元素已经不再是资源、资本,而是个体的智慧、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由于创意产业具有高成长性,而人才的培养又是一

4、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创意人才短缺的情况。高端创意人才的稀缺,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中国创意经济发展的瓶颈,使创意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创意人才资源问题。因此,分析我国创意人才及创意人才培养现状,吸取发达国家创意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意人才培养战略是当务之急。一、我国创意人才培养现状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比较大,资源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我国创意产业的“硬实力”在迅猛增长中,但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创意人才资源这一“软实力”增长缓慢,创意人

5、才现状和创意人才培养现状均不容乐观。(一)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工作人口总数的12%;在伦敦,这一比例达到14%;在东京更达到15%;而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不足1‰。[13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只是技能型的创意执行人员,而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才更为稀缺,不能满足不断发展中的创意产业的需要,无法体现创意人才的群体效应。[2]收稿日期:2008—06—07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

6、”教育科学研究课题(06AIS0030045)。作者简介:姜文学(1955一).男,吉林吉林人,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76(二)人才构成不平衡成熟行业和新兴行业相比,前者发展较早,目前人才已经相对饱和,后者所需的人才供不应求,且供需矛盾随行业发展不断加剧;策划、研发人才与创意执行人员相比更为稀缺,而前者的多少恰恰决定着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是否能打造出民族优秀品牌,是否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对产业有通透了解,对社会文化有较深理解,能够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创新的高

7、级创意人才与普通技能型人才相比更为稀缺,具有国际水准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能否占领创意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大力推动创意产业国际化的同时不致受制于人,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大量的具备国际水准的创意人才。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与国际接轨的创意人才培养机制严重缺位。全国范围内,设有创意产业相关专业或相关研究机构的院校约有80余所,而其中37.5%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院校只有50余所。这些院校基本上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数量、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也都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创意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需

8、提起注意的问题是,许多院校缺乏能够紧跟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明显反映出对创意人才培养的理解上的偏差,将创意人才等同于创意实施人才,对创意实施型人才的培养也局限于技能型的培训,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沟通协作等职业素养的提高。此外,作为官方教育重要补充的社会培训和服务体系还在构建和发展过程中,尚不规范,没有充分发挥辅助官方教育的作用。这些现状说明对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对培养什么样的创意人才、如何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