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56882
大小:41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 摘 要 对渝怀铁路金洞隧道出口连拱隧道段采用两导洞工法开挖施工,着重介绍了经过理论计算分析的隧道洞周位移、支护内力及安全系数变化情况,判断分析施工方案是否可行,确定出影响工程地质体稳定的关键部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必要的加固措施,减少施工盲目性,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定,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关键词 隧道工程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力学特性应用工程效果 分类号 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4)增2-5153-05 1 工程概况及施工工法的比诜
2、 1.1工程概况 渝怀铁路金洞隧道,全长9108m。出口153m采用燕尾式隧道设计,由大跨隧道、连拱隧道、小间距分离隧道3部分组成。连拱隧道段长42.2m,中隔墙厚度1.0~2.89m。1.2连拱隧道3导洞工法 3导洞工法施工工序为中导洞开挖、支护、中隔墙混凝土施工;左导洞上半断面开挖、支护,下半断面开挖、支护,仰拱及填充、2次混凝土衬砌施工;右导洞上半断面开挖、支护,下半断面开挖、支护,仰拱及填充、2次混凝土衬砌施工。左、右导洞距离前后错开30~50m。施工步骤见图1。 1.3两导洞工法施工 两导洞工法施工工序为:左导洞上半
3、断面开挖、支护,下半断面开挖、支护,仰拱及填充、2次混凝土衬砌施工:右导洞上半断面开挖、支护,下半断面开挖、支护,仰拱及填充、2次混凝土衬砌施工。左、右导洞距离前后错开30~50m。施工步骤见图2。 1.4连拱隧道施工工法的比选 3导洞工法是连拱隧道普遍采用的施工工法,该工法的缺点:中导洞开挖、支护、中隔墙混凝土完成,再进行左右两导洞的施工,平行交叉作业时间相对较少,施工工期长,对长大隧道的总工期影响较大。在确保工程地质体稳定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克服3导洞工法施工弱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方案比较,采用两导洞工法施工。 图1 连拱隧道3导洞
4、工法施工步骤 图2 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步骤图 2 两导洞工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 2.1力学特性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结果,确定出影响岩土体稳定的关键部位,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对其进行加固。主要内容为分析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导致隧道洞周位移、支护内力及安全系数变化情况。 2.2力学特性计算分析结果 2.2.1计算条件 (1)计算断面选择。连拱隧道选在中隔墙较薄处,该断面位置埋深约100m。 (2)计算参数。围岩力学指标,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l0003—2001,J117-2001)
5、进行选取,支护参数依据设计图,具体参数详见表1,2。表1 隧道围岩力学指标 表2 支护参数 (3)计算条件。横向计算范围左、右各取3倍洞跨,竖向上、下各取3倍洞高。 计算中,围岩及2次衬砌采用二维实体单元模拟,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梁单元模拟,锚杆采用杆单元模拟,并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2.2.2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计算结果 连拱隧道两导洞上法施工,计算模型网格划分见图3。其初期支护及锚杆有限元模型图见图4。 图3 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计算模型网格图 图4 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及锚杆有限元模型图 具体计算结果如
6、下: (1)洞周位移 理论计算分析表明:拱顶最大位移2.5cm,发生在第5步施工;拱腰位移1.5cm,边墙位移2.2cm。 (2)初期支护内力 各施工步初期支护最大内力见表3。从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初期支护最大轴力为-1686.4kN(压力),位于中隔墙上部偏下部位;最大拉力为434kN,位于仰拱中部,对于C20喷射混凝土,该拉力将大于其极限拉力值。初期支护设计有钢支撑。因此,该初期支护能够基本维持隧道施工安全。 (3)锚杆轴力 经计算锚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9.77kN,因此,锚杆受力是安全的。 (4)2次衬砌内力连拱隧道
7、两导洞工法施工二次衬砌弯矩图见图5。二次衬砌轴力(左、右洞相同)、剪力(左、右洞相同)图见图6。 图5 二次衬砌弯矩图 图6 二次衬砌轴力和剪力图 ①最大弯距发生在仰拱与边墙相接处,其值为78.5kN·m;拱顶弯距较小,为17.7kN·m;仰拱弯距为19.9kN·m;其他部位的弯矩均较小。 ②最大轴力发生在边墙与拱部的交界处,其值为652.7kN,最小轴力发生在拱部,其值为88.1kN,拱部与中隔墙相连部位为339kN。 ③最大剪力发生在隧道墙脚处,其值为240kN,次大剪力在隧道中隔墙脚处,其值为80kN,其余位置剪力均比较小。
8、 ④二次衬砌安全系数: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二次衬砌安全系数最小值为3.6,达到了设计规范要求。因此,采用该工法施:[的连拱隧道结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