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ID:37556353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5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1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2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3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4页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所以可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基础与文化底蕴。论文即从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上入手,通过五个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渊源,以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马克思主义中国

2、化,一方面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融会贯通,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所以可能,除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除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除了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宣传、人格感召和身体力行以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相通和相似之处,取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的认同,发生了“融合互动”。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

3、化的传统文化基础,对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探索既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大同”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的吻合20世纪初叶来自域外的学说众多、主义杂陈,为什么曾经有过激烈反洋教经历的中国人却欣然接受了同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动因是中国“大同”理想传统的发展和它与共产主义理想学说的吻合。“共产主义”一词是外来的,但建立一个类似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

4、的理想,在中国却是古已有之。《礼记·礼运》篇的大同理想,以“天下为公”为基本原则和根本特征,在这样的社会中,财富为社会公有,没有阶级和等级,人人亲密无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个人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历史上,从《春秋》公羊学的“三世说”老子的小国寡民、孟子的“仁政”学说、墨子的兼爱尚同,直到近世洪秀全的“人间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思想,都体现出对大同社会理想的渴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的产生、发展是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的社会动乱时期相联系的,是天灾人祸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5、往。那么,中国人是怎样从对“大同”理想的追求转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同构,在心理层面上有重要的契合点,是中国社会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向往共产主义社会,接受社会主义学说的深层原因。20世纪初我国最早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就是以儒家“大同”理想来理解共产主义,而且也把共产主义看作道德的要求、伦理的必然的。共产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国人的传统心理有着必然的联系,尽管五四时期以反传统为时代先声,但“旧学”与“新说”的内在理路却不可不察。中国文人修齐治平的传统,最终要落实到平

6、天下。平天下者,“大同”也。实现“大同”,对社会是最高进化目标,对个人是终极价值的肯定。正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最高目标和终极价价值的同构,使中国人欣然接受了社会主义而不是其它。可以说,共产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根萌’,是由早期共产党人通过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心理中“大同”社会理想作为桥梁来培植并推进其传播的。2古代“民本”主义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相通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相似相通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不可缺少的契点,它闪光的一面如此突出,在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

7、义的中国化。正是这种契点,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陶冶的早期共产党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心有灵犀,在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时很自然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制定了我党科学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即群众路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关于“民本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儒家经典《尚书》就指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尚书劝说统治者要亲近民众,不能轻视民众。重民贵民思想说得最彻底的莫过于亚圣孟柯,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孟子·尽心下明确指

8、出民众、国家、君王三者间的关系。这种“民本思想”在荀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阐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3]荀子·王制到了汉代,贾谊则提出了“无民不为本”的思想。到了明清时代,一些思想家又将“民无不为本”发展为初步的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体。“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