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ID:34150985

大小:255.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1页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2页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3页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文化建设·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颜克亮(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400020)摘要: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迅速传播,并生根、开花、结果,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追求上有相通之处不无联系。正是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相通之处为中国人传播和接受马克恩主义积淀了文化心理、准备了文化素质,才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创新,引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走向新的境界。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大同理想;人学思想;唯物论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o4

2、—0l13一o4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逐渐沦人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族危亡,振兴中华,不断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理,策划和尝试过多种途径。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l2由于中国传统文斗争中,地主阶级开明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化中这些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的主张,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提出空想农业社会一定的相通之处,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主义理

3、想,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资产阶级改良派提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认知障碍,从而奠定出君主立宪制度,进行戊戌维新;资产阶级和小资产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阶级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制,进行了辛亥革命。由于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的落后,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为脆弱,由于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的勾结,这些运吸收和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积淀了丰富动和革命均以失败告终。经过惨痛失败和教训后,中国知识精英开始了对西方知识文化的重新审视。的文化基础在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的过程中,先进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选择新理论的共同标准:在价值层面上,则中国传统文

4、化带有鲜明的愤世性和反剥削、反必须是代表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在实践层面上,则压迫色彩的社会公平思想,这种社会理想包含着一必须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需要和满足社会变革的需种弘大的精神追求,这在《诗经》、《老子》和《论语》要。因此,中国在对当时各种流行的政治主张和文等传统文化典籍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为历代农民起化思潮进行比较和实验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义求大同、争太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直到以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里说:““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为旗帜的太平天国运动将这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种追求推到了顶点。传统文化中的“大

5、同理想”与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它们相吻合。”⋯中国人民选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都是指向没有剥削、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需要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对马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早在《诗经》中,克思主义进行认同。程宜山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和人们就发出追求公平、幸福的“乐土”、“乐国”、“乐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时讲:“中国文化中本有悠郊”的呼号;在《春秋公羊传》里也有“衰乱世,升平收稿日期:2008—04—23作者简介:颜克亮,男,重庆江津人,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ll3·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世,太平世”的三世说

6、;孔子则设计了一个财富均平同的正确道路,但这种追求始终活跃在中国人的精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神世界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后,许多人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传统“大同理想”,立即引起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近现代知识精英的高度重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能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_3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为

7、吸收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相通之处主要体现在: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积蓄了丰一是追求平等。这在传统典籍和历史发展中表现得富的文化基础十分明显,《墨子》中讲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孔子在《论语》中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及无数传统人学思想作为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次农民起义“等贵贱、均贫富”的呐喊,都体现着“公千年之久的政治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深深地平、公正、天下为公”的大同传统和追求平等的要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理求。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自勉,要求“国民之权解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得以在中国传播不可回利义务,无有

8、贵贱之差,贫富之别,轻重厚薄,无有不均”_5J。二是追求和平。《墨子·兼爱》中说:“天下避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