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

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

ID:3752871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_第1页
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_第2页
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_第3页
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_第4页
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港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朱恒夫(上海大学)[内容提要]昆剧在其六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力于五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巨匠的推动。它们是:魏良辅取法南北曲之优长,将原本“流丽悠远”的昆山腔改造成婉协温润的“水磨调”。梁辰鱼运用新腔编演《浣纱记》,建立了昆曲作为戏曲声腔的音乐体系。由于曲调美、剧目佳,昆曲一跃而起,成为一个新兴的剧种。汤显祖创作了“四梦”,让戏曲从热衷于讲故事、宣伦理而转变为对“人”本身的关注;沈璟总结了自昆曲搬上舞台以来的经验与教训,基本上解决了使“案头之作”变成“场上之曲”的难题。汤沈二人的努力引发了昆曲创作、演出的繁胜局面,从而使昆曲称雄剧坛二

2、百多年。洪昇、孔尚任、方成培在昆剧创作衰弱之时,编创了《长生殿》、《桃花扇》与《雷峰塔》,给萎靡的昆曲注入了活力,使她一度重现出迷人的光彩,延长了剧坛霸主地位的时间。浙江苏昆剧团的艺术家们,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与时俱进,以政治的眼光与高超的艺术技能,编演了《十五贯》,一部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让奄奄一息的昆剧起死回生,并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与呵护。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昆剧发展史上,至少有下列四点意义:(1)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2)在戏曲整体衰败,许多人失去信心的背景下,让人看到了民族戏剧的生机。(3)探索了振兴戏曲的正确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

3、的范本。(4)将优秀的文化“送出去”,展示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思想与艺术的价值。虽然白先勇的推动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但可以断言,白版《牡丹亭》是昆剧发展史上又一块里程碑。昆山腔,原仅是一种地方性声腔。尽管在元末由昆山千墩人顾坚与三二同志对它进行了改造,发南曲之奥,使之流丽悠远,出于海盐、余姚、弋阳诸腔之上,但直到嘉靖年间,仍然仅“止行于吴中”。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第3册,页242。然而从嘉靖之后,它迅速发展,由清唱到剧曲,并走向全国,翘楚群伦,称雄剧坛二百多年。虽然从乾隆年间,在与花

4、部的竞争中,开始衰弱,颠踬困顿,精疲神散,有时竞在生死线上挣扎,但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常有振翮奋起之举,闪现出青春的光彩,以至于能成为今日最古老的剧种。昆剧何以能如此,我以为,与大师巨匠们的扶持推动有关。大师巨匠们的每一次卓有成效的努力都使昆剧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并迈开前进的步伐。而这些建树又无疑成了昆剧历程中的里程碑。这些里程碑,蕴涵着丰富的经验,它们能给予我们在振兴戏曲的思路与方法上许多的启迪。魏梁度曲作剧昆剧生自吴门由祝允明的《猥谈》得知,南戏声腔到了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已变得不好听了,对音乐要求甚高的士大夫则不堪入耳,魏良辅的“愤南曲

5、之讹陋”亦可证明这一点。“歌唱愈缪,极厌观听,盖已略无音律腔调。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变易喉舌,趁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耳。今遍满四方,辗转改益,又不如旧。”祝允明:《猥谈》,《广百川学海》戊集本。而在这诸腔之中,昆山腔因为流行地域的狭小,故被排在最末。那末,魏良辅为何又选择昆山腔来进行改造呢?当是因为昆山腔经过声律家顾坚等人的整理提高,有了“正声”韵味,歌唱起来,“流丽悠远”,“最足荡人”9,相比其它三腔,要美听得多,一句话,有改造好的空间与基础。魏良辅改造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取南北曲之长,集众乐家之优。魏良辅

6、“善南曲”魏良辅:《南词引正》,(北京)《戏剧报》1961年7、8期合刊。,而在弹奏方面则次于歌,为了将北曲音乐的精华融入昆山腔,并引入北方的弦乐,他将“诸贵人争求之”的女儿许配给发配在太仓卫的罪人寿州张野塘,然后翁婿两人联手,使南北曲音理在新腔中抽秘逞妍。不惟如此,良辅还向多位音乐大家学习,将他们一生的经验运用到新腔之中,“良辅自谓勿如户侯过云适,每有得必往咨焉,过称善乃行,不即反复数交勿厌。”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二《昆腔》,《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本。就今存的资料来看,与他交往的前辈与同辈的音乐家即有袁髯、尤驼、过云适、王友山、周梦谷、朱南川、

7、邓全拙、陆九畴、陶九宫等。另外,新腔若要美听,一定要正确地发挥器乐伴奏的作用,故而魏良辅与周边演奏家的关系也很密切:“合曲必用箫管,而吴人则有张梅谷,善吹洞箫,以箫从曲;毗陵人则有谢灵泉,工擪管,以管从曲。皆与良辅游。”余怀:《寄畅园闻歌记》,无锡市图书馆馆藏《寄畅园诗文录》,秦国璋编录。结果,笛、管、笙、琵被运用于新腔,按节伴奏,“渐改旧习,始备众乐器而剧场大成。”二是从细微处入手,注意声腔的每一点,力求处处完美。魏良辅在宫调、板眼、平仄、气韵、声口等方面,苦心研磨,精益求精,寻找最佳之处,然后订立规范,彻底改变了南曲原先那种“顺口可歌”、“随心令”式的民

8、间歌唱方式,使旧腔完全脱胎换骨,表现出美的、严谨的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