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17079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如何听到声音》教学重点: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2.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教学思想 声现象在生活中虽然处处可见,但是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学生却并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的功能,让学生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在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并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见本章教学建议第1节) ◆教学器
2、材 1、录音机、磁带、舞台、演员。 2、锣鼓、钢锯条、乒乓球(带线)、音叉和小锤、橡皮筋、抹布和水盆。 3、真空泵、水槽、电铃、电池。 4衣服架、土电话、水铃铛。 5、玩具弹簧(演示波)。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调试示波器,学生帮助教师对着话筒喊话,师生共同观察声音的波形,让学生"看"自己的声音。一、引入新课将一个录音机的扬声器朝上放置,去掉扬声器罩,铺上一张纸,将泡沫做成的舞蹈演员放在上面,然后,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观赏小演员的舞蹈,突然,音乐嘎然而止,小演员也停止了跳动。 教师提出问题:你观察到
3、哪些现象?关于这种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我观察到:有声音时,小演员就跳舞,没有声音,小演员就不跳舞了。学生:这是一种声现象,我想知道:为什么有声音时小演员就跳舞?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我们是怎样听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板书: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二、进行新课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在同学们的桌面上放着:钢锯条、橡皮筋、抹布和一盆水、音叉和与它配套的小锤,鼓或者锣、碎纸屑等。你可以利用这些器材或你周围的其它器材进行下面的活动。投影:活动:做一做:使更多的物体发出声音。看一看: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找一找:物体
4、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在学生设计实验中,有些是非常巧妙的。如: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有的用水显示,有的用乒乓显示;鼓膜的振动用纸屑显示等。教师选择典型的实验让学生展示,并汇报实验结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教师评价、点拨:这些同学们的实验不仅得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他们的实验方法还有哪些好的地方值得同学们借鉴?学生讨论后回答: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为乒乓球的振动,鼓膜的振动放大为纸屑的振动,使不容易观察到的微小的振动一目了然。 教师:像这样用乒乓球的振动来显示音叉的振动或用纸屑的振动来显示鼓膜的振动,将一个量的变化转化为另一个量的变化,这
5、种方法叫做"转换法","转化法"在物理上经常使用。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有没有只发声不振动的物体呢?正在发声的物体,如果它的振动突然停止,这个物体还能发声吗?你能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结论吗?学生实验、讨论后得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如果振动停止,物体也就不能发声了。教师:归纳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讨论、解释:扬声器上的小演员为什么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教师:音叉的振动可以将乒乓球弹起,如果将乒乓球做的很小,把许许多多乒乓球都放在音叉周围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
6、教师:如果在音叉周围放置许多空气粒子(空气分子),又会怎样呢?学生想象、交流、讨论、描述他们的想法。 学生为准确描述他们想象的情景,自己将"波"这一名词提出来,这样老师可以顺水推舟;如果提不出来,老师可以应用水波、弹簧波等进行类比,也可以播放flash动画,帮助学生建立声波的概念。 为巩固声波的概念,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到"声波,可以用示波器显示声波,多找几位同学对着话筒说话、唱歌,让学生亲眼目睹自己声音的波形。并简单比较波形的不同,为学习下一节埋下伏笔。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教师:如果把音叉周围的空气粒子全部去掉,让音叉在真
7、空中振动,你能听到声音吗? 学生讨论后、确定探究课题:真空能传声吗? 教师可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对比实验进行证明。如: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钟罩内,利用抽气机将瓶中的空气抽出,听到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弱,以至于几乎听不到,然后再放入空气听声音,进行对比;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放在保温瓶中封口听声音,然后将保温瓶底部的小突起打掉,往保温瓶的夹层中放入空气听音乐卡发出的声音,进行对比;同样利用手机和保温玻璃杯与非保温玻璃杯做类似的实验,进行对比。共同分析后,总结: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教师:既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哪些物质可以传声呢? 投影:根据你
8、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有哪些物质可以传声?能用实验证明吗? 学生可以自己根据经验提出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如:用纸杯和细线做成土电话听声音,证明固体可以传声、敲击黑板一端让同学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