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11844
大小:22.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夜莺的歌声主题阅读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之以文代文课教学设计陕西省神木县第六小学高燕指导思想主题单元阅读教学是学生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材料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主题阅读教学中,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用14课时完成整个的大容量阅读。它以单元导读课、单元预习课、整体识字课、以文代文课、读写联动课、自主阅读课、总结分享课七种课型相辅相成。其中以文代文课为核心课型,常用课型。以文带文的主要课型特点是“一篇精读文带一篇或多篇略读文”;二者的关系是:(1)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2)将精读文和略
2、读文进行比较学习。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游击队消灭的德国兵,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着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着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的出现在读者面前。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空旷、耷拉、灌木丛、木屑、断断续续
3、、模模糊糊”等词语。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课文中对小夜莺的细节描写,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课文中对小夜莺的细节描写,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课前准备:PPT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剧吗?那你们想自己拍摄电视剧吗?(设计意图: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拍摄电视剧为引,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奠定了本课以突出体会细节描写为主的教学基调,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2、要想拍好电
4、视剧得先字词通关,做到熟读剧本。二、字词检测空旷沉寂耷拉木屑阴沉盘问轻蔑磨坊堤坝蘑菇尘埃呻吟宛转觉察灌木丛模模糊糊断断续续兴致勃勃2、分小组读词语,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随机指导。(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回顾课文内容,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每个学生更加扎实有效地读书并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整体脉络。)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字词通关之后老师就把故事送给你们,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2、出示导学目标一:小组合作讨论决定(1)、你们小组所拍摄的这部电视剧共有几集?每一集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2)、这部电视剧里的主人公是谁?
5、(3)、你们小组想在这部电视剧里塑造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生汇报:(1)、根据故事我们可以拍四集电视剧。第一集:“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第二集:“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的过程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第三集:游击队员全击敌人。第四集: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继续准备引诱敌人。(2)、电视剧的主人公是小夜莺。(3)、我们要在电视剧里塑造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爱国的人物形象。(设计意图:拍电视剧,是学生非常向往的一件事,所以在这里就以拍电视剧为兴趣点,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
6、初步感受文中塑造的小夜莺的形象特点。)3、出示导学目标二:深入探究:你们想在电视表演中抓住夜莺的哪些细节来表现他的形象特点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你的感受。生汇报:例:(1)、“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这是属于对孩子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活”,快乐、活泼,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可见孩子是极其勇敢的。(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
7、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是属于对小夜莺的语言描写。这话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子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着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德国兵虽然也“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但看看小夜莺的言行,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小夜莺,并且让他带路。这些话语都可
8、以体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而这些的源头,那都是小夜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3)、“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如果说前面小夜莺的回答还多少带一点“实答”的话,那么,小夜莺这时的回答全然“虚答”,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正是小夜莺的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他。前面敌人多少还有些疑虑,有点警觉,这时敌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