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专项限时精练十九作文

浙江高考语文专项限时精练十九作文

ID:37507589

大小:24.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浙江高考语文专项限时精练十九作文_第1页
浙江高考语文专项限时精练十九作文_第2页
浙江高考语文专项限时精练十九作文_第3页
浙江高考语文专项限时精练十九作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语文专项限时精练十九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限时精练(十九) 作文(用时:30分钟)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美是坚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责任与灵魂去守卫。呵护美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保护其不受破坏,还在联结自我与美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生命也变得美……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提示)整则材料由两句

2、完整的话构成。“美是坚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这是在强调美的特性。正因为“美是脆弱的”特点,所以紧接着分号后强调“美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责任与灵魂去守卫”,这是我们对待美应有的态度:呵护美,守卫美。第二句话是就呵护美的意义而言,材料中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就美的事物本身而言,呵护它使其不被破坏;另一个是就呵护者而言,在呵护美的过程中可以将自我与美联结,让自己的生命也变得更美。材料结尾用了省略号,也就是命题者想要引导考生去思考更多的呵护美、守卫美的意义。综合以上思考,本次作文材料是围绕“美”来思考,考生紧扣材料中所指向的与美有关的某一个角度行文即可。但是仔细

3、审题的话,从材料的整体把握来看,第一句话的前半句是由美的特性而提出呵护美的原因,后半句提出呵护美的做法,第二句话是深入思考呵护美的意义。这两句话是有内在的紧密逻辑联系的,材料试图重点引导我们就“呵护美”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但是作为核心概念的“美”,它看似很平常,但是要真正把它说清楚谈何容易。这是一个非常抽象而宽泛的概念。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但它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的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所以要想在作文中把这么虚无缥缈的、朦朦胧胧的一种美感写出来,猛一看实在难以下手。因此需要考生化虚

4、为实,化大为小,给美寻找一个载体。如有考生用深情的笔墨描绘曾经的自然之美、乡村之美,写时代发展中它们的渐行渐远,写我们守护的必要和意义。有考生借助历史背景,充分挖掘人性之美,或是丑陋外表下的灵魂精神之美。更多的同学把美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去发掘中国古建筑之美、诗词之美、书法之美、绘画之美、越剧之美、瓷器之美、吴音之美、书信之美(人与人间的真挚感情、郑重感念,自我生命的诗意与雅趣)、青铜器之美(原始之美:文化的丰盈、历史的厚重)……努力探寻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之所在及其丰富的美感意蕴,同时表达对文化之美的深深的坚守、呵护之意,进而深入思考呵护美的意义所在。(2)

5、拟写标题:①守卫一棵胡杨(记叙文)②伽西莫多的美丽(论述文)(3)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我想守卫一棵胡杨,守卫一种美。……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价值需要怎样的证明?有的人以他人的好评为准;有的人以证明自己为出发点;有的人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刻意证明自己。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 ①自拟题目,观点自定。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作前要先审清所给材料,理解材料要表达的意思,并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材料围绕如何证明人生价值来探讨,答案各不相同。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可以从证明人生价值的“自证”“他证”“无证”三种方式中侧重一种展开论述;也可以将三种方式统一,阐述“什么是人生价值的证明”“为什么要进行人生价值的证明”“怎样进行人生价值的证明”等。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证明方式”“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

7、不同的证明方式”等等。(2)拟写标题:①人生的价值(论述文)②人生的价值谁人定?(论述文)(3)拟写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虽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之口,却道出了血性男儿的本色,同时也引发了世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仔细想一想,没有人不愿自己的一生“重于泰山”。纵观人的一生,但凡一生“重于泰山”的人,总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有价值的东西,或物质

8、的,或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