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06568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改革构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改革构思【摘要】探讨建立新型的本科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认为课程目标的设置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能精确反映妇产科护理的全部意义;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多样化,并且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同时采用改良PBL整合课程,充分发挥院校协作力量,完善新型的本科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适应21世纪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教育护理课程高等护理教育课程改革运动是卫生保健体系改革的要求[1]。随着卫生保健体系的转变,母婴护理正日益成为护理界关注的热点。在近20年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专家们一再呼吁妇女的健康、快乐和尊严应受到重视,保证母亲安
2、全应成为全球性的行动[2]。为适应新形势下妇女保健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级妇产科医院对专科护理人才、临床护理专家的需求与日俱增,护士角色也在不断地扩展,护士不仅成为患者直接的照护者,同时还扮演着咨询者、协调者、组织者等多种角色。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广博的护理专业知识、人文及社会科学的知识,还必须具备人际沟通、评判性思维、决策和管理组织等能力。然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传统的本科妇产科护理教育和课程体系已无法培养出满足21世纪卫生保健需求的护理人才,护理教育的滞后迫使教育者重新审视课程设置中的弊端和不足,积极探讨建立新型的本科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以适应21世纪护
3、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1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1.1课程改革的目的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专业。此次设想的课程改革是为适应新形势下人类健康保健和临床医疗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为社会各级妇产科医院培养具有责任感、终生学习意识、评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适应性强及富有创造性的高等妇产科护理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日后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1.2课程改革的意义我国护理学发展较晚但速度迅猛,开设本科护理教育的院校水平参差不齐。从各校的课程科目来看,有的学校几乎是医疗课程的改造[3],致使历届护理本科生难以树立
4、起一个正确的护理专业观,从而造成大量护理人才的流失,而传统的"三段式"即基础-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由于将理论与实践划分过死,不能有机结合[4],又过多地专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和操作技能的重复、刻板地训练,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应试人才,缺乏创造性、灵活性和主动性,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护理的需求。为了能从根本上消除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这种弊端,更好地提升护理教育质量,适应护理人才国际化的转变,护理教育者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模式。此次对护理本科生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设想的改革就是要以
5、适应性强和灵活的课程组织形式逐步取代僵化了的教学计划[5],重新对学习进行定义,从重视专业知识转向重视护士综合能力及整体素质的培养[6],有效整合护理理论与实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教与学的最佳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从妇产科专业的角度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改变以往"重医疗,轻护理"的专业思想,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护士角色中去。2建立新型的本科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是思想体系的改革,不仅仅体现在课程上,而且体现在包括课程在内的实施教育的全过程[4]。如何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创立新型的与国际接轨的本科护理教
6、育模式,是值得所有护理教育同仁深思并探索的问题。2.1课程目标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能精确地反映妇产科护理学的全部意义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卫生健康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护理模式也出现了新的转变[3]。因而新型的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目标不仅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还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突出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特色;而且课程目标能够精确地反映妇产科护理学的全部意义,这需要学校老师和临床老师的密切协调和配合才能制订课程目标(包括教学目标和实习目标),力求能充分体现本科生在经过系统、灵活的理论教学和毕业实习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根据上述思想,
7、建议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目标改为:热爱妇产科护理学,能运用护理程序为不同健康需求的妇女提供护理;能融会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恰当的护理理论提供妇产科的专业性护理;能将护理专业价值观、伦理、法律等规范融入到护理实践中;能运用有效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护护等合作;能运用现代护理管理知识,协助护士长改进或加强病房建设等。2.2构建多样化、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高级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3],这无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