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77497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濮阳市综合高中历史必修2导学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编写人:徐惠清学案编号:02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学指导】1.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春秋战国…….)2.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其中哪种占主要地位?3.汉代到明清土地兼并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什么危害?4.租佃制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研习探究】探究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千耦其耘。”——《诗经》
2、“田里不鬻”——《礼记·王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1.结合材料谈谈井田制的实质与特点。2.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谈谈井田制崩溃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二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
3、彘之食。──《汉书8226;食货志》1.结合材料及课本相关内容,谈谈土地兼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影响?2.北魏时期针对土地兼并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什么?目的何在?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探究三依据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经普遍。材料二:(雇工与雇主)共做共食,彼此平等相称,素无主仆名分。(雇工)无论有无文契年限,俱以凡人科断。——《大清律例》卷二八1、依据材料和课本知识概括租佃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展历程又是怎么样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教材,说
4、说租佃关系普遍化有什么样的影响?4【学习测评】1.据《孟子·藤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这段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井田制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C.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D.公田为贵族占有,贵族拥有土地的所有权2.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
5、.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3.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下列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A.“为用户阡陌封疆”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5.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
6、描述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屯田制6.春秋后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导致的后果是:()①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关系的变化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7.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C.实行“田制
7、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8.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9.(2009年宁夏辽宁省文综)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10.关于租佃方式的土地经营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产生于战国,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B
8、.到宋代,租佃经营成为超过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C.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明清时期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关系,促进农业的发展411.封建王朝往往到了中后期,地主土地私有制就不断膨胀,其根源于()A.国家授田B.豪强地主力量壮大C.土地兼并D.土地私有1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