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ID:374765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29

上传者:U-944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舟山是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唯一的省辖海岛港口旅游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以群岛组成的海上城市,它有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以“海天佛国,海洋文化,海鲜美食,海滨休闲”为特色的海岛旅游,已成为舟山市的一大支柱产业。舟山背靠中国最富饶、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面向太平洋,是通向美洲、欧洲的交通要道,并与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一水相隔。更为重要的是,舟山是这一区域唯一的群岛型城市。以浙江省海洋旅游中心城市——舟山为圆心,以200公里为半径,画上一个旅游圈,这个圈里边有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大中型城市。交通便捷是发展旅游的必要条件,宁波至舟山、舟山至上海等海运航线上都有高速客轮在运行。随着海岛旅游交通高速化、舒适化发展,特别是2007年即将完工的大陆连岛工程、洋山国际航运中心东港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的建设,舟山加快了融入沪杭甬3小时交通经济圈的步伐,向旅游城市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迈进。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通车,给舟山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舟山连岛工程的建设"对于充分利用舟山潜在的深水岸线资源改善陆岛交通条件促进舟山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旅游接待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舟山旅游业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对今后更好的推广舟山特色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二、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一)旅游业相关研究1.存在的问题我国就旅游业本身而言基础较差,起步较晚,近几年来虽发展较快,但稳定性差,可持续发展面临虚脱状态,出现许多问题。王继红(2003)崔阳(2008)在研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时发现,现有的旅游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具体表现为: (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而我国在这方面一直较差。有的旅游区因为基础设施差,存在不安全隐患,大大影响了旅游消费的发展。(2)旅游项目种类单一。旅游消费应该是以娱乐性、享受性为目的,主要在于发展人体心智,使游客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我国旅游业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多还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层次单一、质量低下。世界旅游发展的趟势已从一般性观光旅游趋向于有特色的个性化的专项旅游,特别是注重多视角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而我国目前大多旅游行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还限于一般观光和游山玩水等低层次的旅游消费,游客参与活动较少,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停留时间短,从而影响整体旅游消费水平。(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旅游行业间分散经营,旅行社、饭店之间相互拆台、诋毁,以竞相降价为手段吸引游客现象严重。各旅行社都陷于削价竞争的旋涡中,严重影响我国旅游整体形象和综合经营收益。(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关于旅游开发破坏环境的批评日渐增多,受利益集团和地方利益的驱使,加上相关法律规章的欠缺和执法不严,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等都加重了对旅游环境的破坏。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的并行不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解决对策梅青,王宇倩提出(2006)旅游的发展基于两个最基本的先决条件:第一,人们有想去旅游的欲望;第二,能够排除所有阻碍旅游的因素。人们要成为旅游者,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旅游者,都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阻碍。针对我国目前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曹友情、吴优、费黎娅(2010)经研究调查,提出了具体的措施:(1)加强困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首先就要筹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既需要政府部门尽力增加投入,也需要在民间筹集资金,如融资、发行债券、利用外资等,从而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先决条件。其次。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加强交通投资,解决瓶颈制约。(2)旅游产品多样化。大力扩展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给旅客更多的旅游项目选择。 可以在继续保持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发展的同时,挖掘出更多的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以加入世贸为契机,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产品;突出主题,不断创新,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3)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为了减少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使旅游业的相关部门融入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国家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利用经济手段,以价格杠杆为基础,制定符合旅游业正常经营范围的价格内容;利用法律手段,健全相关法律政策,维护利用者的正当权益;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指导国内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4)展现旅游业的人性与自然景观。意识到人性在自然景观中本原的作用,其实比认识到人们喜好大自然的现象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认识到大自然的原始与真实,才是人性本质的体现,才可能有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正确态度。(二)交通与旅游业的关联性研究现代旅游业的大发展决定于交通现代化的实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交通的技术进步、结构合理、规模扩大、组织完善、服务改进、运价降低等条件紧密相连曲。因此,旅游与交通的关联问题,从旅游交通学科的发展来看,它是研究旅游交通的理论支柱,是解决旅游业瓶颈问题的关键。1.旅游交通与旅游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学者从旅游与交通间的关联以及旅游交通经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王兆峰结合张家界景区,研究了旅游交通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陈颖慧(2008)、魏洁(2006)和杜晓凯(2005)对经济网络、旅游网络与交通网络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对区域旅游交通与旅游发展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灰色关联法、层次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2.旅游交通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Bruce(2009)研究了旅游地成长与旅游地交通系统和其它基础设施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旅游地发展频谱(RDS)模型;Ruwantissa(2006)分析了航空运输对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Ruwantissa运用模型的方法论述距离、交通进入成本和目的地竞争力三方面的作用,从而确定旅游地发展中交通的作用;Martin等盟叼研究认为,替代性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费用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之一。3.旅游交通流量与旅游者出行方式选择的关系这是旅游与交通关联问题研究的另一个重点。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旅游交通的流量预测方法,如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分析预测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四阶段法” 等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预测旅游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流量对旅游交通的规划建设以及旅游者出行行为的影响;李旭(2007)、卞显红等通过对海内外旅游者的出行偏好影响的分析,认为区域旅游线路和旅游交通设施布局合理与否将影响到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与出行方式选择。一、研究内容、方法、难点与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入手,来探讨舟山旅游产业发展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基于交通视角的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首先根据舟山的特殊地理位置,阐述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接着基于交通视角分析舟山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促进舟山旅游产业的发展。(二)研究方法对舟山旅游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对策分析。(三)研究难点:由于资料过于零碎,尤其是梳理舟山旅游的现状资料,是最大的难点。舟山旅游的相对研究内容较少,相关文献资料不足。在分析对解决旅游交通中所存在的问题中,需要比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独特的见解,这也是一个难点。(四)预期达到的目标:通过对舟山旅游产业的策略研究,推动舟山旅游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从而促进舟山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年10月确定选题,检索文献;2010年10月下达任务书;2010年12月上旬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 201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2011年5月上、中旬论文定稿、评审;2011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参考文献[1]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32-138.[2]万德梅.试论武汉市城市旅游功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9-112.[3]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旅游学刊[J],2006,24-29.[4]吴刚,陈兰芳.价值工程在提高旅游交通价值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3,36-37.[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蒋玉华.入世与旅游交通口.呼伦贝尔学院学报[J],2003,12-13.[7]王毅.我国旅游交通发展评述[J].综合运输,2003,32-35.[8]陈颖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关系分析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海运学院学位论文,2008,2-5.[9]魏洁.四川省经济、交通运输、旅游网络关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6,2-5.[10]杜晓凯.公路交通与旅游发展适应性分析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学位论文,2005,3-6.[11]BrucePrideaux.TheRoleoftheTransportSysteminDestinationDevelopment[J].TourismManagement,2002,53-63.[12]RuwantissaI.R.Abeyratne.Managementoftheenvironmentalimpactoftourismandairtransportonsmallislanddevelopingstates[J].JournalofAirTransportManagement,1999,255-268.[13]李旭.来华海外旅游者出行的选择偏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7-9.[14]王继红.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职大学报,2003,107-108. [15]崔阳.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08,22-25.[16]梅青,王宇倩.交通对旅游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6,11-13.[17]曹友情,吴优,费黎娅.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0,126-127[18]任旺兵,申玉铭.中国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空间差异与前景分析[J].经济地理,2004,100-103.[19]于长江.旅游业发展前景研究[J].国土经济,2009,15-16.[20]陈俐骢.美国城市旅游[J].旅游科学,2006,41-43.[21]蔡玳燕.德国旅游的成功经验和特征[J].生态经济,2009,152-1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