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70530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妇科疾病超声诊断进展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年第16卷第3期张青萍 徐辉雄 关键词:妇科疾病 超声 诊断 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和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Sonography,TVS)在妇科广泛应用,不仅在形态学的观察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由于增加了血流信息,从而实现了“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相结合的联合诊断,还有超声声学造影、介入超声和三维超声成像等新技术的研究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超声在妇科的应用范围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2、,日益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 1.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为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及肿块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了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形态学方面的信息。子宫肌瘤的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的特征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层内血流稀少及子宫动脉阻力相对增高是二者鉴别诊断的要点。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流信息的观察,CDFI可见肿瘤内血供丰富,多为搏动性动脉频谱,RI常小于0.4,同时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也降低,结合血、尿HCG检查更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子宫内膜癌按其病灶大小、范围、浸润深度不
3、等,病灶内可出现高速低阻血流。卵巢恶性肿瘤,其实质部分血流丰富,可见搏动性血流,RI常小于0.4。Kurjak等应用TVS-CDFI对卵巢肿瘤根据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流出现的部位(周边、中心、间隔)与分布(无血管型,规则分散型、随机分散型)等提出新的评分系统。其研究认为,位于肿瘤周边呈规则分布、RI>0.4的血流与良性肿瘤相关。位于中心、间隔和乳头状突起呈弥散分布、RI<0.4的血流与恶性肿瘤高度相关。一般认为低阻力血流(RI<0.4,PI<1.0)提示为恶性损害,诊断敏感性97.3%,特异性100%
4、。肿瘤良恶性鉴别率99.4%,较单用灰阶超声诊断率高。 有作者对49例宫颈癌放疗前后的子宫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有病例放疗后子宫动脉血流速度均降低,肿瘤周边及内部血供减少或消失。放疗量25Gy时可出现瘤内血流减少,放疗量大于45Gy时,其内部和周边的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肿瘤越小,放疗后血流消失越早,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降低与肿瘤内部或周边血流减少或消失一致。作者发现肿瘤血供减少较肿瘤体积缩小出现更早,因此认为CDFI可早期评价放疗后的疗效,并判断其转归。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彩色多普勒因成像原
5、理与普通CDFI不同,因而具有不受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影响、能探测到低速血流、无混叠现象、血流连续性好、信噪比高等优点,其敏感性为普通CDFI的3~5倍,因而对细小低速血流显示更清晰,可在妇科疾病特别是妇科肿瘤的应用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 2.腔内超声 经阴道超声:经阴道超声因探头工作频率高,探头在阴道内紧贴宫颈与阴道穹隆,盆腔脏器处于声场的近区,盆腔器官声像图更加清晰,扫查视角大,且不需充盈膀胱,也不受肥胖、多重反射、肠气等因素的影响,是经腹超声良好的补充。 TVS对子宫腔内病变及子宫内膜的观察能提供
6、更为清晰的图像,月经周期中随卵巢激素水平变化对子宫内膜的影响TVS图像较TAS图像更为清晰,更有利于对子宫内膜癌、粘膜下小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3mm的粘膜下肌瘤可作出明确诊断,且TVS的CDFI能检测到蒂部血流信号,可与子宫内膜息肉鉴别,后者一般无血流信号。 TVS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对子宫内膜癌的筛选普查以及对内膜癌的分期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TVS可根据内膜与肌层之间的低回声晕的断裂与否对内膜癌的浸润深度作出判断,内膜癌浸润肌层的深度以及是否累
7、及宫颈管对术前选择手术方式,是否加用化疗有重要意义。 TVS的特点使其能探测到TAS难以发现的盆腔少量腹水和小的复发肿块,可克服术后或放疗后器官粘连造成的解剖结构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可用于肿瘤局部复发的监测。 TVS能更清晰地显示滋养细胞肿瘤侵入子宫肌层部位程度,肿瘤侵犯部位呈极丰富的血流信号,RI下降,尚能用以观察治疗后病灶及血流的变化,判断疗效等。 TVS对处女膜完整的女性、严重阴道炎、月经期、老年性阴道萎缩以及阴道畸形者进行检查受到限制。盆腔肿块大于10cm者因TVS显示范围有限,需联合应用T
8、AS与TVS方能获得充足的诊断信息。 经直肠超声:常用于未婚女性或老年性阴道萎缩、阴道畸形等,其特点类似于经阴道超声。 宫腔内超声:宫腔内超声探头直径约2~7mm,操作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采用特制的经宫腔探头,探头顶部、中部及下部有不同频率的换能器。宫腔内超声探头频率较高,7.5~20MHz不等,分辨力更高,图像更清晰,不受子宫位置的影响,可弥补TAS及TVS等的不足。宫腔内超声多用于观察子宫内膜、肌层及宫颈的较小病变,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