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5626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透过文字想象 感悟思妇肠断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透过文字想象感悟思妇肠断——我的语文教学艺术镜头与鉴赏建始县长梁乡下坝初中许永翠《望江南》这首词,寥寥数语,却写得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这首词看似不动声色,却在轻描淡写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情,而且婉转起伏,顿挫有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十分感人!先来欣赏我教《望江南》时的艺术镜头:师:“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却给人无限的想象,你能想出思妇此时怎样一种心态吗?生:激动喜悦吧。师:为什么?说来听听,同学们一定也很期待吧。生:因为她要去迎接爱人的归来,她必须精心打扮,我想,她不仅涂脂抹粉,也许头上还插了爱人给她买的簪花。师:嗯,想象得真好!这个“梳洗”不是简单的梳洗,她要仔细装扮,
2、准备去迎接心上人。今天我们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来想象。生:老师,我觉得“独倚望江楼”值得揣摩,“独”反映了这位女子孤独寂寞的心境,因为爱人远离,她有这种情感也合情合理。师:揣摩很到位,那么这句除了体现孤独寂寞外,就没有别的情感了吗?生:还有对爱人的一种期盼,期盼爱人快点回来,好与她相聚。师:可是她盼啊等啊,等到她爱人了吗?生:没有。师:从那句看出来的?为什么?生:“过尽千帆皆不是”。就是无数只船经过,都没有她要等的人。师:下面请同学们按我的要求去做。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我的描述想象,揣摩这位思妇的心理变化:水天相接之处,出现了一个黑点,渐渐地可以看到帆船了,更近了,帆船上人的轮廓也
3、依稀可见,愈来愈近了,到了楼头,这只船却依然昂首前行。停下来,你们想象到了什么?生:这位思妇先是充满希望,希望爱人在这只船上,当船到了楼头时,它却继续昂首前行,这就意味着这只船上没有她爱人,于是,她就失望了。师:难道这位思妇就只有一次从希望到失望吗?生:不是“过尽千帆”说明经过了无数只船,她的心情就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着。师:船尽江空了,一方面写眼前的实景,另一方面含有“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的意思。这位思妇的目光无奈地转向了自热景物,“斜晖脉脉水悠悠”似乎与主题无关,同学们觉得怎样?生:这是借景抒情的写法。作者写斜阳的斜光脉脉含情不忍离去,辽阔的江水也悠悠无语流去,是说自然景物都
4、在可怜这位思妇。让读者可以透过文字看到这位思妇望穿秋水,望眼欲穿的情形,同时也可感受到她不见其爱人归来,特别悲伤的情怀。生:也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一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说明这位思妇伫立楼头很长时间,可见,她是多么希望她爱人归来啊。师:想象得特别好!联想也很好!此时景物的描写,感情的抒发,气氛的烘托都已具备,都已成熟,作者就弹出全词的最强音“肠断白蘋洲”。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位思妇肝肠寸断的地方为什么在白蘋洲,而不是其他地方呢?生:因为这里是他们昔日分别的地方。师:嗯,那你能想象他们昔日分别的情形吗?生:叮嘱对方注意安全、常常通信、彼此拥抱、互道珍重……师:想象很好,昔
5、日的卿卿我我,万般柔情,甚至是海誓山盟都一下全涌上这位思妇的的心头,怎不叫她肝肠寸断呢!生:“肠断”说明这位思妇思念爱人而极度伤心。生:也可以想象到这位思妇在夕阳西下时,还一个人在望江楼茫然地望向远方,默默流泪。师:是的,思妇“肠断”的情形,让读者为之动容,余韵绕梁。这首词就在同学们的沉思默想中,透过简单的二十七个字,想象出这位思妇肝肠寸断的情思,无可奈何的叹息,由盼爱人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蘋洲”的痛苦失望,作者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教学鉴赏:《望江南》是号称“花间鼻祖”的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一首闺怨词。它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情真意切、清丽自然的名篇佳作
6、。要走进“文本”,了解“文本”着重表现一位因心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生活状况和内心那种孤独、思念、愁浓的情感,让读者对词中的思妇产生怜悯,并一同为她思人。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以上的艺术镜头,让我们看到了这首词只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就比一味的翻译讲解要好,也更能调动学生各个感觉器官参与到文字学习中,并打开思绪的闸门,让他们情思涌动,让课堂异彩纷呈,同时又能激发每一
7、位学生积极性以及求知欲望。没有想象,思维之树就不会开花。“透过文字想象,感悟思妇肠断”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懂得“唯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做到“入”则见得亲切,“出”则用得透脱,从作品中跳出来与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即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审美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也就是解读文本后要在头脑中有一个再生过程,想象作者当时构思的背景、心境、动机,将未写出的部分也在想象中补充进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现写作过程,我觉得就达到了“入”与“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