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好人”现象

论“好人”现象

ID:37452814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论“好人”现象_第1页
论“好人”现象_第2页
论“好人”现象_第3页
论“好人”现象_第4页
论“好人”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好人”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好人”现象 宋圭武  所谓“好人”,就是特指那种随处讨好的人。怕得罪人,不讲原则,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对错误的行为不批评、不劝阻,等等行为,是这些“好人”们的惯常表现。“好人”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学角度看,“好人”现象就是一个人在特定社会制度、经济、人文精神等因素作用下的一种计算均衡,也是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结果。首先,“经济人”特性是产生“好人”现象的人性前提。“好人”行为实质是一个人建立在交换预期基础上的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总是充满各种形式的交换。有些交换是现期的,有些交换是远期的。有些交换是物质的,有些交换是精神的。有些交换是显

2、性的,有些交换是隐性的。有些交换是“善”与“善”的交换,有些交换是“恶”与“恶”的交换。如:东家有难西家帮,西家有难东家帮,这种建立在患难共帮基础上的交换就是“善”与“善”的交换,这种交换既有利于社会建设,也有利于个人发展;但如果是东家有罪西家瞒,西家有罪东家瞒,则这样的交换就是“恶”与“恶”的交换,这种交换就是通常所说的“好人”行为。由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人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希望别人饶恕自己犯罪或犯错的预期。而“好人”行为就是将这种预期通过实际行动进行了加固,就是希望我今天原谅了你的过错,希望你也明天原谅我的过错,就是希望今天我做了你的“好人”,希望你也明天做我的“好人”。其次,“

3、好人”作为一种国民性,也具有历史惯性,所以,“好人”现象也具有历史渊源。从历史看,“好人”也是人治社会的一种游戏均衡。在人治社会的环境下,由于没有规则预期,行动不确定性大,机会主义盛行,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人就会减少对社会利益的关注,就会减少公共意识和长期利益的计算,增加自我意识和短期意识,从而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我利益的维护和自我短期收益的增大上。在现实中,一些人的明哲保身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表现。另外,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和结构也为“好人”现象提供了经济基础。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现

4、象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就会催生出一种“好人”意识。还有,熟人本位和关系本位,也为“好人”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一种人文基础。由于事事总是要考虑拉关系,所以,做“好人”也就具有了一种行为上的积极性和必然性。因为不做“好人”,就不利于建立关系,这于己也是不利的。再次,“好人”现象的产生也具有现实基础。在现实中,制度不完善也为一些人做“好人”提供了空子。目前,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制度建设仍处在不断完善中,这也为一些人做“好人”能做成功提供了制度方便。从“好人”现象产生的社会实际效果看,“好人”实质是起到了坏人的作用。所谓“好人”实质就是坏人,是披着“好人”面具的坏人,其对社会的作用是既害

5、人,又害己。在历史上,孔子就把“好人”叫做“乡愿”,说这种人是“德之贼也”。对个人而言,“好人”行为只具有短期收益效应,不具有长期收益效应。如:今天乙做错了事,丙是受害者,甲做了乙的“好人”,给于乙容忍和包庇,这种情况是甲和乙都有收益,结果肯定是丙吃亏;但如果将来有一天,丁伤害了甲,丙又做了丁的“好人”,结果甲自己也成了“好人”行为的受害者。所以,害人者,终害己,“好人”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今年搬起石头砸了别人的脚,结果明年这石头又砸了自己的脚。所以,对个人而言,“好人”行为也是一个人对个人未来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是精明而不高明,是一种典型的短视。对社会而言,“好人”行为只会导致坏人猖獗。因为

6、“好人”行为也是一种对“恶”的纵容和包庇,这对“恶”实质就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在一个社会里,若大家都当了“好人”,社会就没有了规则,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公平和正义,结果是每个人既是罪犯,又是受害者,社会发展就会陷入一种“囚徒困境”。所以,不管是从个人角度看,还是从社会角度看,“好人”行为都是极其有害的,健康的社会应当杜绝或尽可能减少“好人”现象。由于产生“好人”现象的基础是多方面的,所以,解决“好人”问题必须综合治理,协调推进。一是要加快社会的法治化进程,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成本。法治意识与“好人”意识本质是不相容的。建设法治社会,是解决“好人”问题的根本。但法治社会的建设要结合国情和实际。

7、在中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笔者认为,法治社会建设应当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能一概而论。在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应当“乱世用重典”。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些措施不符合法理,但加大处罚力度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如吐一口痰,罚几百块钱应不算为过,逃一次公共车票,罚几千块钱也不算为过。加大处罚力度,可有效提高犯罪分子的预期犯罪成本和人们的预期违规成本,这最终将会有效减少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