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36382
大小:5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3
《孔子仁学思想初探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他的“仁学”思想至今仍显示出其深刻的真理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评论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盛赞孔子至圣的贤人作风及其“仁学”思想所具有的深远的历史影响力。本文试就孔子的“仁学”思想予以粗浅的探讨。一孔子仁学思想的渊源殷周以来,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使得社会中坚的民众力量凸显了出来。各国政治生活的实践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特别是人们总结了夏、殷兴亡的历史教训,对传统的天命神权思想进
2、行了修正。《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曰:“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命。”《昭公十八年》又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传统的“祈天永命”思想已不合时宜。在统治者看来,民心比天命更为重要,而又更难把握。“天命靡常”《四书五经》,诗经卷六,世界书局发行1981年11月3日,第126页乃是由于“民心无常”。而要取得民心,就要施行所谓“德政”。因此只有敬德保民才能配
3、天受命;反之,不敬德,失民心,则会从“受命”转化为“坠命”。这些均反映了殷周之际以民心向背来衡量天命、以君主的贤明作为来巩固王权的思潮和时代特征。这一思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强大思潮。所谓“夫民,神之主也”《四书五经》,春秋三传,春秋卷二,《左传•桓公六年》,世界书局发行1981年11月3日,第72页,“天道远,人道迩”《四书五经》,春秋三传,春秋卷十三,《左传•昭公十八年》,世界书局发行1981年11月3日,第455页。这就是说,社会政治生活要以人为本,一切要靠自己,天和神鬼不能干预。决定统治阶级能否执政的关键是人心向背的问题。这
4、就是中国殷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它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想的核心问题既然是人的问题,于是人的本质、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当时士人所关注的问题。孔子所提出的关于仁的学说就是对殷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在哲学上的系统完整的反映。二先天的内在善性和现实品德—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仁”乃孔子“仁学”11思想的核心范畴,其基本内容表现在以下两个相互统一的方面:即仁的先天的内在善性和仁的现实的品德。(一)仁即人的先天的内在善性仁作为先天的内在善性通过以下命题得以鲜明的体现:1、
5、“仁者人也”《四书五经》,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右第十九章,第8页意即仁即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善性,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使这种内在的善性得以外化和呈现,作用于人本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这个意义的仁,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是对于当时已经形成的关于人的各种学问的哲学的和伦理学的反思。其重点主要是放在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道德的完善上。孔子认为“仁者人也”表明人具有道德本性。认为道德对于人不是外在的,可有可无的东西,乃是人类的天性。没有道德自觉,道德观念,道德生活就不成其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6、”《四书五经》,朱熹注《孟子集注》卷八,《孟子•离娄下》,第62页人与禽兽相区别的一点即为人有先天的内在的道德本性。君子之所以与普通人不同就在于他有意识地保持道德观念。孟子所言道出了孔子没有直接表述的思想即物质生活对人固然重要,但那还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人必须有充实的精神生活,进行道德的修养。而拥有“仁”这一内在的善性,恰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2、“天生德于予”,“我欲仁,斯仁至矣”。人的善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而是先天具备的道德素质,即所谓“天生德于予”。这种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道德根据,决定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所具有仁的德性和行为是自觉的,
7、主动的。因而又有其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康有为,《论语注》,卷七,述而第七,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102页又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康有为,《论语注》,卷四,里仁第四,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1月第1版,第48页这些都说明了仁因有其内在的根据而呈现的自觉性的特点。实现仁依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孔子强调实现仁的内在性和自觉性,其目的就是使人能够保持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如果不能发挥内在的善性,体现道德的自觉那又如何能去实现
8、礼呢?所以,孔子宣扬仁作为内在的道德根据及其自觉性的目的就是要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孔子之“仁”作为先天的内在善性,虽然是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