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412611
大小:10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3
《铁与水蒸气反应教学设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铁与水蒸气反应教学设计案例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出现在科学探究中,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课本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以此为依据设计这节课。 2.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反应实验装置的设计是学生应逐步培养的能力。本节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一个很好地平台,由于是高中第一节实验探究课,需要结合学生在初中学习到的一些实验装置的知识,把已经学过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3.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见过一些实验装置,比如O2、
2、H2、CO2的实验室制法,简单的性质实验,具备了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备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课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构建者,主要采用让学生设计实验的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 4.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 2.设计出简单可行的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装置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实验探究法,在复习反应装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
3、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2.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 (2)发展性目标 以课本实验为依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呈现的,引导学生合作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并进行方案评价。由此确定教
4、学重点: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设计。 (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水蒸气制备,氢气的检验等这些基本实验学生在初中已有所认识,如何将已学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成功地完成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一难点。 5.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图:如右图。 教学流程图符号及含义图形意义说明开始,结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流程线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 本节课选用的教学资源是必修一中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实验设计,且是高中阶段第一个实验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问题情
5、境的开放性措施本节课创设的开放性问题情境如下: ①请你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设计这个问题,主要考虑这节课是设计实验,方程式已经学过,所以直接提问默写方程式。 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由几部分组成?设计实验之前先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降低实验设计的难度,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设计实验,学生没有头绪,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有个基本思路,便于设计实验。 ③请分组设计铁与水蒸气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你设计的装置简图? 这个问题最重要,是本节课重难点,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最终拿出一个方案,确定方案后,在展台展示并由学生说出自己组的设计思路,之
6、后其他组进行点评,教师也作适度点评,但以学生为主。 ④课本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思路和优点在哪里?这个问题主要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少量水蒸气可以用湿棉花制备,少量氢气还可以用肥皂泡收集,再进行点燃检验。 ⑤通过课本实验,你刚才设计的实验装置还可以怎么改进?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会学与致用,设计实验时我们要打开思路、大胆想象,使同学设计的更新颖,实验效果又好的实验,这也证明了实验的多样性。 (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①小组讨论。六个小组各设计一套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②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并回答其他组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7、表达能力。③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5)教学过程描述实施 上本节课之前,教师已经将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讲了,上课后,教师先请一个学生板书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然后请学生看课本50页科学探究第二段: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并提问大家:整套装置应包括哪几部分?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得到回答:整套装置应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三部分。教师扣到本节课重点:请同学们结合初中所学的实验知识画出你设计的装置简图。 学生共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
8、,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学生基本出结果后,派代表用投影展示各组设计的结果,陈述自己组的设计思路,并由其他组提出问题,给与评价。六个组都展示完毕之后,教师从学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