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

ID:37393181

大小:9.77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5-11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_第1页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_第2页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_第3页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_第4页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八章地壳演化历史 第一节前寒武纪—太古宙和元古宙前寒武46亿年到5.43亿年之前占据了整个地球历史的85%左右的时间.又可以被成为“隐生宙”.一、冥古宙时期即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形成的时期,此时地球圈层结构尚不稳定,以下地质作用比较显著:(一)重力分异作用星云物质的机械撞击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大量热能原始地球部分熔融重者下沉轻者上浮Fe、Ni物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Fe、Mg硅酸盐向上集中形成地幔表层冷却变硬形成地壳(二)陨星的撞击作用地球早期陨星坠落地面的现象十分频繁,大量陨星撞击使得薄薄的原始地壳破裂,其下熔融物质喷出,火山作用频繁。(三)热流值迅速衰减由于地球发育早期短半衰期的元素

2、衰变生热,使得当时热流值远远高于目前水平,据估计太古代早期是目前的三倍,晚近地质时代热流值降低意味着地幔物质熔融程度减小,火山作用逐渐由原先的超基性岩浆喷发过渡为基性、中酸性岩浆喷发。(四)火山作用与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频繁的火山作用喷出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外部,形成原始大气圈,从气体中凝结而成的水降落到地面,形成原始水圈,原始大气富含H2O、CO、CO2、NH3、CH4等,但缺乏O2,此后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才形成氧气和臭氧层。此外,火山喷出的酸性气体包括HCl、HF等具有很强的侵蚀溶解能力,从原始地壳中分解出各种元素和化合物,为地面上各种沉积作用和沉积矿物提供了物质基础。二、太古宙时期

3、(一)太古宙的一般地史特征1、缺氧的大气圈及水体2、薄弱的地壳和频繁的岩浆活动3、岩石变质很深4、海洋占绝对优势5、陆核的形成大量岩浆在海底喷发和堆积,出现了火山喷发物质堆成的岛屿,这就是最早的陆地,这些最早的陆地后来称为大陆的核心,即陆核。6、原始生命萌芽生命的起源原始细菌出现在32亿年前原始细菌是最为原始的生命形式,很可能是目前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原始细菌是嗜热生物,生活在接近沸点的原始海水中现代的原始细菌生活在海底火山的喷口附近.一些原始细菌直接以硫化物为食(化学能自养菌).太古代的生命可能来源于海底热液喷口热液喷口可以提供:化学能和热能,包括硫化物在内的大量矿物防止紫外线的杀伤

4、.31亿年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生物出现(叠层石)叠层石是前寒武纪未变质的碳酸盐沉积中最常见的一种“准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于蓝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胶结作用,从而形成了叠层状的生物沉积构造。因纵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如扣放的一叠碗。晚元古代(20亿年前到7亿年前)是地史上叠层石最繁盛的时期。现代海相叠层石只分布在澳大利亚、中美洲、中东等地的少数地区的特殊环境中。(二)中国的太古宙地层三、元古宙时期(一)元古宙的一般地史特征1、从缺氧气圈到贫氧气圈2、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ChuariaTawuia3、由陆核到原地

5、台核古地台阜平运动——太古宙晚期五台运动——古元古代中期吕梁运动——古元古代晚期陆核——原地台——地台4、古元古代地层和中、新元古代地层区别很大前者属于地台基底,后者属于地台盖层(二)中国的元古宙古地理和地层1、古元古代北方——华北原地台南方——扬子原地台西部——塔里木原地台2、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燕辽沉降带——强烈拗陷华北大部——稳定的陆表浅海晋陕古陆——长期遭受剥蚀的隆起区3、最古老的冰期—南华大冰期三、震旦纪(一)世界古地理基本轮廓(二)繁盛藻类和后生动物大量出现藻类繁盛,动物以腔肠动物门水母类为主(三)中国震旦纪古地理轮廓及震旦系受到晋宁运动的影响,许多地区隆起成陆,华北和东北广

6、大地区形成华北古陆;南方扬子地台与周围地台相连形成扬子古陆。第二节早古生代早古生代PZ15.43亿年到4.1亿年之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海洋占绝对优势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古生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骨骼的生物在岩石记录中以爆发的形式突然出现,被称作生物大爆发。这一时期有硬壳的低等生物占据了主导,这是因为它们有着生存优势:1、壳体可以阻挡紫外线的杀伤,使得这些生物可以移居到浅海中生活。2、壳体的存在可以有效防止在潮间带环境出现脱水。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掠食者的伤害、一、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寒武纪海生无脊椎动物的代表是三叶虫,到奥陶纪有所减少,

7、到二叠纪末期灭绝。三叶虫占寒武纪2500余种生物的60-70%,另外腕足类占20-30%,其他占10-20%,包括海绵动物、古杯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牙形石、棘皮动物等照片素描图小壳动物群奥陶纪海生无脊椎动物的代表是鹦鹉螺类,属于头足纲,靠触手在海底爬行,其壳体多数是直的,少数为弯曲或螺旋状。头足纲角石类化石笔石是另外一类在奥陶纪志留纪常见的化石,具有几丁质的壳体,多数借助一个浮泡悬浮在海中随波逐流,出现在寒武纪晚期,石炭纪以后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