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

ID:37391550

大小:6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23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_第1页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_第2页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_第3页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_第4页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两重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論嵇康<聲無哀樂論>的兩重意義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王金凌提要:嵇康將聲無哀樂放在儒家傳統的移風易俗這個論題上,而論斷移風易俗「必承衰弊之後」,並追問風俗衰弊之前的淳美是什麼情態?於是他從客觀存在論音樂本身沒有情感。如何說明音樂的客觀存在?從自然現象、符號無常、引發感情、音樂和歌詞的作用不同等四方面說明音樂的客觀存在。但是音樂的客觀存在是各種不同的音聲性質,而嵇康認為音樂本身只是「和」。於是「和」是個存有屬性的觀念。這是聲無哀樂的第一重意義。雖然音樂之和可以理推而至而知,但是這樣的知是抽象的,因此也是空洞的。它能滿足人類窮理的欲望,卻無

2、法對各種音樂所帶來的各種感情的窮極之境提供絲毫的說明。於是嵇康進而追論風俗淳美之時的精神之「和」。精神之「和」指無欲之時所發的中和之音,中和之音無喜無怒無哀無樂,沒有緣於失得而生的哀樂,而有精神與天地往來的悅樂,自然可以說聲無哀樂。這是聲無哀樂的第二重意義。關鍵字:移風易俗。樂教。音樂之和。精神之和。一、前言嵇康因呂安之事而受株連,臨終之時,援琴而奏廣陵散。嵇康臨終,援琴而彈廣陵散,事見《文選》思舊賦注引曹嘉之《晉紀》:「康刑於東市,顧日影援琴而彈。」又引《竹林七賢論》:「嵇康臨死,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

3、惜,固不與,廣陵散於是絕矣!」又引《文士傳》:「(嵇康)臨死而兄弟親戚咸與共別。康顏色不變,問其兄曰:向以琴來不也?兄曰:已來。康取調之,為太平引。曲成,歎曰:太平引於今絕也。」一個人若非素有所養,精神淬鍊,已臻相當境地,實難在臨刑之際,從容如此。精神素養是內心之事,難以言宣,即使言宣,聽者也不易深明究竟,然而精神素養之理卻是可推而知。嵇康並未將其精神素養之理以系統的方式敘述出來,可是其中的若干觀念卻透露在他的論辨文章之中,<聲無哀樂論>即其一例。<聲無哀樂論>的結構是以一個論題衍生出聲無哀樂的兩重意義。一個論題是樂歌和移風易俗的關

4、係,聲無哀樂的兩重意義是音樂之「和」有存有意義的「和」與精神意義的「和」。本文即為解說此「聲無哀樂論」的兩重意義而作。二、聲無哀樂的第一重意義──存有屬性的音樂之「和」1<聲無哀樂論>的論題是移風易俗  <聲無哀樂論>全文包含秦客與東野主人的八次往復對話,以東野主人代表嵇康,而以秦客代表論敵。<聲無哀樂論>發端就藉秦客之問,從移風易俗的必要逆推移風易俗所以可能是緣於樂歌有感情。東野主人則主張樂歌沒有感情而力駁秦客。秦客說:   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於金石;安樂之象,形

5、於管絃也。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絃,知眾國之風。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今子獨以為聲無哀樂,其理何居?若有嘉訊,今請聞其說。秦客的提問本於儒家的樂教。所謂「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出自<詩大序>,而<詩大序>是戰國儒者以封建侯國為對象而構劃的詩教思想,即「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上以風化下」是指王、侯以詩三百感化民風,使趨於純樸,而合於封建倫理。「下以風刺上」則是指王、侯之政失策,而使民生疾苦,於是以詩諷刺。太史則陳詩,使王者觀民風,知得失,自考正。秦客所說的「仲尼聞韶」和「季札聽絃」,都是詩教和樂教思想背景

6、之下時常徵引的史事。姑不論戰國儒者這種思想有其實踐的困難,周、秦之際,詩、樂、舞三者是不分的,因此,詩教與樂教可謂一體。詩是有樂之詩而可歌,樂是有詩之歌而可奏。這個背景使嵇康所用的「聲」字有歧義。它可以指沒有文詞而僅以樂器演奏的音樂,也可以指有文詞而以樂器伴奏的樂歌。這個歧義在<聲無哀樂論>所設計的論辯中有相當作用。它導出一個問題:究竟是音樂引發感情?或是歌詞(詩)引發感情?或是二者一起引發感情?緣於這個背景和秦客的提問,移風易俗就成為<聲無哀樂論>的主要論題,而分劃出音樂沒有感情的兩層意義。從第一次到第七次對話引導出音樂是客觀的存

7、在物,沒有感情,音樂本身只是「和」,而在第八次對話引導出音樂是精神之「和」的體現,所以沒有感情。2從客觀存在論聲無哀樂  關於音樂沒有感情的論辨,嵇康在第一次對話答覆秦客的提問時,就把全部意蘊舖陳出來。第二次到第七次對話的內容都包含在其中。嵇康在第一次對話中的答覆要義如下,其中第五六項要義與第四項要義相同: a天地間的音聲是自然的。b音樂是人類感情的表現。感情不能放縱,於是以樂歌節制。音樂不是感情。c從符號來看,同樣的感情在不同的社會以不同的樂歌表達。d音樂沒有可理解的意義,其感人是因為「和」,歌詞則有可理解的意義,能引發各種感情。

8、所以樂曲儘管變化,感情則是緣於歌詞而自生的。e感情是人的本性之一,音樂自有其性質,從認識來看,不能將感情視為音樂的性質。f人們不是從音樂辨識其可理解的意義。自c項要義以下,嵇康從各種層面反駁「人們可以理解音樂的意義」,(「仲尼聞韶,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