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ID:20319904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_第1页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_第2页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_第3页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嵇康(223-262),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正始末年,他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等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其《声无哀乐论》为魏晋玄学名篇,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的八次问难和辩答,论述了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音乐欣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等音乐美学方面的问题,明确提出“声无哀乐”的观点。爱德华?汉斯立克(EduardHanslick,1825-1904),奥地利著名音乐美学家,他全面否定情感论音乐美学,旗帜鲜明地提

2、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其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一著中。嵇康和汉斯立克生活的历史时代相距久远,二者亦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维度,但在音乐美学的诸多问题上却不谋而合。本文试从历史背景、音乐美的实质、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释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思想的相似性。  一、历史背景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下文分别简称《声论》《论美》)都是自成体系的音乐美学著述,二者音乐美学思想有一个共同的生发基点,即与传统相悖。  嵇康生活的魏晋时代,四分五裂的

3、割据纷争取代了汉朝天下一统的局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急剧激化,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斗争亦处于白炽化时期。党锢之祸、时代动乱以及酷烈的政治斗争使百姓苦不堪言。为逃避苦难,人们只能从宣扬“齐物我”、“等是非”、“坐忘名教”、“坐忘尘世”、“逍遥于玄远世界”的老庄哲学中,寻求精神安慰,借以实现自我解脱。由此,儒学正宗的正统地位逐渐让位于老庄易三位一体的玄学。基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嵇康提出了反儒家音乐理论的主张。《声论》中,假想敌“秦客”常以集儒家乐论之大成的《乐记》的思想作为依据,“东野主人”则针锋相对地予以辩驳。所以,文中的“秦客”实际代表了

4、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礼乐观念,而“东野主人”则是嵇康的化身,力图通过辩难的方式,发起对官方音乐思想的否定和挑战。针对《乐记》的“圣人作乐说”、“表情说”、“象德说”,《声论》提出“声无哀乐”的主张。认为音乐是自然的产物,从而否定了“圣人作乐说”;认为音乐只有自然之和,不能表现感情、影响感情,也就不能发挥教化作用,从而否定了“表情说”、“象德说”;强调音乐贵在得“平和”之意,体现人“平和”的本性,从而否定了表现温柔敦厚之情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审美标准。嵇康试图通过这种否定、批判和挑战,瓦解统治阶级视音乐为政治工具、教化手段的理论基础,使音乐回归自由、平等的本源,不再束缚于礼

5、乐观念。其时,这种观点无疑是一种“异端”,是对官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全面否定和大胆挑战。  嵇康与官方的儒家音乐思想传统抗争,汉斯立克情况亦然,他所面对的强大对手,是起始于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叶达到鼎盛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为让读者见知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广泛势力,汉斯立克引述了自麦梯生至瓦格纳22位音乐理论家的论点,并公然举起了否定和反对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大旗。《论美》开篇指出:“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差不多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它不去探索什么是音乐中的美,而是去描述倾听音乐时占领我们心灵的情感”。汉斯立克指出,这个“通病”历时久远,且声势浩大。其根源在于理

6、论界对美学称谓界定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把美学定义为美的哲学,并将其与感觉、感受直接联系,这无疑是对听觉的忽视,因而这种理解是不够准确的。进而,又旗帜明确地亮出自己的立场,“表现确定的情感或激情完全不是音乐艺术的职能”。音乐与情感或激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确定的情感,抑或是不确定的情感,音乐都无需对其进行描写、刻画。《论美》开篇更是对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的至高威望进行公然挑衅,“美学必须摒弃从主观情感出发,在事物的整个边缘做一诗意的漫步,又回到情感中去的方法”。汉斯立克认为,美学应遵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尝试接触事物自身,透过万千现象把握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客观事实

7、。只有这样,美学才不致沦为幻觉。对美的理解同样如此,美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对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更无需由人的情感来决定。这种观点对情感论美学长久以来的稳固地位,无疑是一种深刻的冲击。正如20世纪德国杰出音乐学家达尔豪斯的评价:“汉斯立克的著名语句‘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应作为舒巴特关于音乐美是表情,而表情就是‘内心的流露’这一命题的对立面去理解”。  二、音乐美的实质  汉斯立克对音乐美的理解,高度凝练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对此,在《论美》中作如是释解:“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

8、乐音以及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