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

ID:37384675

大小:2.0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11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_第1页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_第2页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_第3页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_第4页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总复习优化探究-选4-1(0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纲·宏观把握]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影响(1)政治思想①“仁”的思想a.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其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b.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c.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忠恕”之道。②“礼”的思想a.“礼”是指周礼,“克己复礼”。b.为维护“礼”提出“正名”主张。c.“中庸”的思想。认为中庸是最高品德,要遵循中庸之道。第1讲 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与政治家东西方先哲(2)教育思想①教学原则: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②教学方法a.“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b.启发式教学原则,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孔子思想的影响①对古代中国a.西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b.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②对世界a.18世纪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成为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b.18世纪后,儒学传到西欧。欧洲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2.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及评价(1)主要思想①哲学思想——理念论a.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b.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c.认为人性是多重性的。②政治思想——理想国和法治a.理想国中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哲学。b.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其理想国是乌托邦思想的体现。c.法律应该成

3、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③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不仅研究政治,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2)评价①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雅典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尊敬。②虽然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但其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巨大影响,被大家所公认。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治学态度及成就①态度:治学严谨,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既有吸收,又有批判。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②成就a.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和创造的科学三类。b.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c.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政治思想。d.提出“中道”伦理学理论。(

4、2)评价①学识渊博,把希腊哲学的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精神发展到顶峰,总结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的最高成就,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对西方思想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其批判和发展的精神,使其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③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将西欧教育学的理论发展到更高水平。④其基本哲学是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⑤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其著作中时时体现出这一阶级的思想局限性。【深化拓展】学习中要注意分析东西方“中庸”思想的不同点(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

5、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4)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处理事情和人生态度上,两者有很大区别。中国古代政治家【深化拓展】秦始皇作为封建社会的开拓者,祖国疆域的奠定者以及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功劳显赫。康熙帝在粉碎分裂势力,管理边疆,抗击沙俄,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条件,也是当前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所在。【真题印证】【例1】(2012年高考江苏卷)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

6、”;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东西方的先哲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

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将孔子和柏拉图两位先哲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去分析,并找出两个观点的共性。第(1)问社会秩序的共性可从材料中的“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概括出是和谐社会,个体品德的共性从“具有美德的人”概括出是个人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