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73518
大小:1.19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22
《南科大非官方论坛南大门杂志教改先锋第一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创刊特辑第一期2011年8月10日《教改先锋》创刊词——教育变革新思维热力四射的八月,带来夏日的强烈讯息。在这一季,由南大门论坛创办的《教改先锋》带着幼芽萌发的活力,走进了您的视线。我们的杂志旨在向社会传播教育的声音,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己任。正如我们的LOGO展示的一样:在浩淼的学海,扬起教改的风帆,风帆又形似斧头,意味大刀阔斧进行教改,萌发的新绿芽意味着新生命和新事物正在萌发兴起。《教改先锋》不仅是一份关于教育的杂志,它更是一份改革杂志,它旨在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道德以及知识是促进教育改革的三大动力,教师作为教改的主体,道德作为教改的源动力以及目标,而知
2、识是关于教育和改革的知识和方法。如果我们只有一个良好关于教育改革的愿景,而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实现它,那么教改只能是空想,而我们杂志将致力于传播教育和改革的方法和理论,以此来助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每一次改革不仅仅是器物,制度层面的改革,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改革,但是我们准备好了吗。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场艰苦的战斗,我们的对手是一个根本上保守的教育系统,我们要面对的是顽固僵化的学校管理方式和教育层级的运作方式,我们要面对的是毫无生机的教师管理体系和招生制度,我们要面对的是对落后的教育制度和不良的教育风气。为了这场战斗,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由于教育体系的缺陷,我们的国家处
3、在危机中,我们的孩子才能得不到发挥,我们的教师不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经验,我们的学校不思进取,我们无法培养出大批合适的人才,如果不变革,我们就算不沦落为三流国家,也注定无法成为世界强国。但是,我们准备好了吗?也许正如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所提到的那样,解决的方法不在于设计较好的改革方案,从某些具体的革新和政策上搞再多的花样也无济于事。我们需要变革的新思维,我们需要使教育系统发展出一种变革的能力,我们需要每个个体都能善于对待变革,就像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当然我们首先需要具有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人,能够在充满活力和日趋复杂的社会中不断从事革新和变革,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为此,我们准备好了
4、吗?《教改先锋》同时也致力于创造一种变革的氛围,理性的,积极向上的,我们批判,但不人云亦云,也不妄自菲薄。我们批判,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建设,我相信我们与其与丑恶不停的斗争,不如让善不断的壮大,直至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子归2011年8月本期目录21.《教改先锋》创刊词:教育变革新思维2.教育时评:教育投入达GDP的4%,公众要的是结果3.教育时评:南科大教改的四大亮点4.大学之道:世界知名大学的办学理念5.针砭时弊:中国教育十大难题6.他山之石:美国教师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式7.教改理论:改革能被倒逼出来吗8.教改理论:《变革的力量》读书笔记及读后感9.教育名人:教育没有神话和童话—从《美国伟
5、大学校系统的死与生》看一位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对改革的反思10.《教改先锋》招聘11.《教改先锋》征文教育时评3教育投入达GDP的4%,公众要的是结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确保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目标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关系到我国农村和城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做出详细规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计提教育资金的口径以及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解读。(人民日报8月4日)对于提10%土地出让金用于教育,以确保4%的目标这一举措,已有多路记者来采访,问其究竟有何积极意义
6、。说实在的,对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GDP的4%,我特别关心,而至于政府部门怎样筹资来达到,我并不太关心。打一个比方,某人欠你1万元钱,已经闹上了法庭,法庭已经宣判,要求对方必须在某一时限前归还欠款。你所关心的是这1万元钱能否按期到位呢,还是代替对方去想怎样筹措这一万元钱呢?筹措资金的事儿,是对方的事,而具体怎样筹资,如果还要你操心,那情况就很不妙了。——多半情况会是,对方告诉你,你看,我已经想了所有办法,但钱还是没有筹到,只有对不起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对方自己想办法之外,还有一个机构,即负责监督执行的法院,会为对方想办法,怎样筹集还款的资金。要求提10%的土地出让金来投入教育
7、,这与法院对欠款人支招颇有些类似,目的无非是筹措资金,以保障教育投入。而对于公众来说,要的不是政府部门筹资的过程,而需要的是否严格执行的结果。其实,此间媒体反复报道政府部门为确保教育投入所做的筹资努力,反而令我感到不安。这给人的感觉是,政府部门的财政经费很紧张,同时,在为增加教育投入做最大的努力。可问题是,政府财政,在提到教育投入时就表现为一贯的紧张,而在“三公消费”时,却从来没有紧张过;至于政府部门为增加教育投入所作的努力,想的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