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

ID:37371918

大小:1.40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22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_第1页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_第2页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_第3页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_第4页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2期(民國105年6月),101-1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戰時期的統制經濟與國營事業*─以廣西紡織機械工廠為例劉素芬摘要本文以廣西紡織機械工廠為例,探討抗戰前後國民政府的統制經濟與國營事業如何相互為用及其影響。1930年代加入國民政府的知識分子,多具有統制經濟思想,他們作為技術官僚,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例如1934年丁文江在上海創辦的棉紡織染實驗館,抗戰爆發後於1938年遷往桂林,由翁文灝改組為工礦調整處和廣西省政府合辦的廣西紡織機械工廠,具體刻畫了林繼庸主持的廠礦

2、內遷運動及其影響。廣西紡織機械工廠作為1949年之前廣西唯一的現代化紡織工業,說明在統制經濟下扶植起來的國營事業對於戰時經濟的貢獻。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經濟部利用頒布法令之便,掌握國營事業的人事任用權,並大幅提高員工的待遇,使中央政府在與地方政府的角力中漸佔上風。抗戰時期的統制經濟和國營事業從此改變1949年之後兩岸的工業結構與經濟發展方向。關鍵詞:統制經濟、國營事業、廣西紡織機械工廠、技術官僚*收稿日期:2015年12月1日,通過刊登日期:2016年1月15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101-近

3、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九十二期一、引言關於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建設的評價,在1986年以後開始得到中國學界的肯定,其中以丁日初、沈祖煒合著的〈論抗日戰爭時期的國1家資本〉一文最具代表性。兩位作者認為:「在抗日戰爭的情況下國民政府擴展國家資本,通過它來統制經濟,使它有利於發展在大後方的生產和充實抗戰實力」。文中雖然指出經濟統制政策不當,對於後方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但主張對於國民政府經濟統制的評價,一要看客觀條件和主觀上採取的措施如何,二要看政府官員是否清廉和辦事效率如何,不能完全否定經濟統制和國家資本。該

4、文的最大貢獻,在於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收藏的檔案資料,釐清「官僚資本」與國家資本的差異。上述研究結論被後來的學者廣為引述,並開2啟此後對於抗戰時期統制經濟與國營事業的研究。3儘管仍有少數學者對於統制經濟和國家資本抱持保留的態度,一般研究多肯定國營事業對於抗戰時期統制經濟的貢獻,其中又以經濟部的國營事業最具規模,雖然個別統計數字爭論不一。例如根據趙興勝的統計,資源委員會、4經濟部、工礦調整處分別有投資事業122家、38家、26家;張忠民和朱婷的5統計,則是分別有191家、62家、30家。作者再根據中央研究院近

5、史所經濟檔案,略加修訂如下。據張忠民統計,1945年12月資源委員會的投資事業有1丁日初、沈祖煒,〈論抗日戰爭時期的國家資本〉,《民國檔案》,1986年第4期,頁81-95、109。2參見鄭友揆、程麟蓀、張傳洪,《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1932-1949)—史實與評價》(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趙興勝,《傳統經驗與現代理想—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營工業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張忠民、朱婷,《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有企業:1927-1949》(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鄭會欣,

6、《國民政府戰時統制經濟與貿易研究(1937-1945)》(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3[韓]金志煥,〈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棉業統制政策〉,《社會科學研究》,2014年第3期,頁159-167;[韓]金志煥,《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研究(1945-195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頁2-3。4參見趙興勝,《傳統經驗與現代理想—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營工業研究》,頁254-275。5參見張忠民、朱婷,《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有企業:1927-1949》,頁158-176、467-480。-102-

7、抗戰時期的統制經濟與國營事業191家,但扣除1945年設立的5家,包括酒精業務委員會、鋼鐵業務委員會、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上海辦事處、漢口辦事處;再減去1945年3月由工礦調整處併入的6家(原併入7家,但其中江西興業公司原先已有資委會投資,為避免重複,不計入),估計1945年初共有180個單位。經濟部下轄中央工業試驗所有11家實驗工廠;採金局有9家合辦金礦(原有10家,但廣西金礦廠未開辦,不予計入);企業司的西昌辦事處有4家工廠;其餘37家與各公、民營單位合辦,合計61家。1945年3月工礦調整處的投資事業

8、,除原有的30家之外,另有華安礦業公司,共計31家。其中7家併入資源委員會,另有246家歸併經濟部。綜合上述分析,大致在抗戰後期的1945年初經濟部所屬的國營事業,包括資源委員會有180家、經濟部有61家、工礦調整處有31家。三7者合計,約占抗戰時期國家資本的半數以上。前人研究指出國營事業的作用有三:一是財政挹注,二是統制經濟,三是為統治者提供尋租私人利益的機會,但主要仍是出於抗戰的需要。抗戰時期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