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

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

ID:37367180

大小:1.13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2

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_第1页
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_第2页
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_第3页
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_第4页
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4月第4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研究庄海珍,李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92)摘要:介绍了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及两端接线的特点。论述了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比选中,需要综合考虑的诸如自然条件、社会情况、工程实施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路线及两端接线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关键词:城市隧道;白塔山隧道;接线方案;比选;矿山法中图分类号:U4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2)o4—0oo

2、1—07(3)处理好与沿线企业、居民住宅、白塔山公1概述园、兰州金城关商业文化风情区等人文自然景观北滨河路是兰州市黄河以北目前唯一贯通市的关系原则;区的东西向通道,承担了大量的过境交通和城市(4)节约用地,环境保护原则,并注重与周围组团间的交通联系,货运比重高,交通压力大,北环境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原则;滨河路已按双向6车道规模新建或扩建,但在金(5)安全、可靠原则。城关至城关大桥间受沿线建筑及黄河限制,目前2.2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仍维持双向4车道,扩建为双向6车道难度大,已(1)功能定位经成为制约北滨河路

3、通行能力的瓶颈,见图1。本通道定位与北滨河路一致,为交通性的城金城关商业文化风情区是兰州市打造旅游城市主干道,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问内承担过境交通市、提升金城关商业价值,促进城市发展的重大举功能。措,但本段北滨河路仅双向4车道,过境与到发车原北滨河路定位为结合桥北广场形成以商流冲突,交通拥堵严重,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业、休闲、旅游功能的城市广场,兼承担以本区域大,人行过街困难,缺乏必要的停车场地,造成人为目的地的交通出行功能。气不旺、不能充分发挥桥北广场作为文化、商业、(2)服务对象旅游、休闲广场的功能。

4、白塔山隧道主要定位为交通性城市主干路,因此,有必要辟筑新的通道代替本段北滨河其服务对象:远期以客运交通为主,兼有部分轻型路,提升北滨河路通行能力、净化桥北广场交通、货运交通,近期兼顾过境交通需求。改善区域环境、提高商业价值,充分发挥北滨河路原北滨河路将承担以本区域为目的地的车辆交通功能和桥北广场文化、商业、旅游、休闲功能。出行,主要为客运交通,兼有部分轻型货运。2.3路线方案比选2设计要点分析本通道主要控制因素:2.1设计原则(1)原北滨河路红线仅24m,金城关以西区域以兰州市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要

5、求为33m,是兰州市黄河以北区域唯一的东西向通道,前提,以兰州市城市交通规划为依据,结合本工程通道作用大,各种交通混杂,特别过境交通、货运交实际情况,提出符合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又切实可通比重大,金城关段仅双向4车道,交通拥堵严重;行的工程方案。(2)通道西段有仿古建筑兰州碑林人口、仿古(1)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结构和提高交通建筑群、回民中学及多栋6-8层的居民住宅楼;效能原则;(3)通道东段有多栋7-9层住宅楼、市第二人(2)有利于城市交通的集散和疏解、均衡路网民医院、建鑫工程公司等;流量、发挥路网整体

6、运行效率以及满足区域总体(4)本区域山体与黄河最近,北滨河路依山临定位原则;水而建,山体绿化少,现状为网格护坡、植草绿化,表面岩石风化严重。收稿日期:2011-l1—28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本通道定位,在宏观层作者简介:庄海珍(1979一),男,安徽芜湖人,工程师,从事道面上,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供比选,见图2。路设计工作。2道路交通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4月第4期图1白塔山隧道地理位置图图2路线走向示意图2.3.1方案一:原位地下控,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且矿山法隧道断面灵活本方案在现状北滨河路下设置分流的

7、通道,受度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路面宽度限制,总体上仅能按双向4车道上下层缺点:受北滨河路两侧建筑影响,绕行方案两重叠布置,隧道西侧出人口设置在兰州碑林人口端接线较为困难,存在较大的拆迁量。以西,敞开段两侧设置地面辅道;东侧主线出人口2。3.3方案比选设置在靖远路~滨河路交叉口以东,并在靖远路原位地下方案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投设置一条人口匝道,见图3、图4。资大,工期长,施工期间无法满足北滨河路交通通优点:道路线形好,两端接线条件较好,可以行要求,推荐采用绕行白塔山的作为路线方案。有效分流现状滨河

8、路地面交通,无拆迁。2.4推荐路线两端接线方案比选缺点:原位地下标准路段需要开挖16m深的基坑,基坑一侧为白塔山,一侧为黄河,侧压严重,2.4.1西侧接线方案结构与黄河驳岸间距小,可能会影响山体的稳定,西侧可供接线道路为北滨河路,金城路为支具有较大的风险;马家寺沟、烧盐沟直排黄河,原路,交通功能较弱,见图5。位地下方案需要下穿排水箱涵,埋深深,结构风险根据现状条件,北滨河路向西疏解,也可经由大,施工难度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本方案采小西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