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过程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

注重过程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

ID:37340948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注重过程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_第1页
注重过程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_第2页
注重过程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_第3页
注重过程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_第4页
资源描述:

《注重过程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登上“山巅”的启示 邵阳县白仓镇千秋中学刘沁冰关键词:学生 / 作文教学 / 三个阶段 / 写作过程 / 准备阶段 / 思考 / 教师 / 初稿 / 初中生 / 全程训练中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难点,不管你怎样去引导学生写作,怎样去精心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成绩还是不理想,原因在哪里呢?有人说是指导不得法,有人说是命题不恰当,也有人说是批改不起作用,并且都能言之成理。但是在这众多多的原因里头,什么是最根本的原因呢?本人认为是注重作文的全程训练不够。现在的初中生,目前是一般每两周写一篇作文,一学期8——10篇。初稿写好后由

2、教师批改,一次写作练习就此告终。这样的训练方式是否符合写作规律?有人曾做了一项调查:选择有优、中、差三类学生各15名,让其在课外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初稿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批改后要求他们自己修改;修改后,教师再做批改,然后又让学生自己修改。这样修改三次,连同初稿,四稿成绩如下:初稿二稿三稿四稿65.8%69.5%74.6%77.2%实验表明,学生的写作成绩逐步上升,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在爬山过程中不放弃,一定能够登上山巅,欣赏到上面绝美的风景!写作文也如同登山一样,只有不停的练习,才能写出满意的文章。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应该包

3、括三个过程:一、准备阶段:观察、搜集资料、酝酿;二、写就初稿阶段:提纲、草稿、初稿;三、修改阶段:增删、调整、润色、深化。目前,学生的写作过程大多没有完整的包括这三个阶段。教师命题后,学生在两课时完成一篇作文,多数学生的写作思路不能充分展开。不能搜集资料,只能凭记忆去提取;酝酿时间太少,作文修改几乎一点没做。据一项对近一千名学生的调查表明,60.3%的学生不列提纲,45.3%的学生不打完整的草稿,敷衍成文以后,难得有学生享受到写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思维活动进行得比较慢的学生,心理负担更重。如果要求教师也在两节课捏完成一篇同题作文,往往也感

4、到困难,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学生完成自己也缺少把握的事情呢?如果我们把写作过程比作登山,那么匆匆写就初稿只是爬到半山腰,写出一篇好文章,还要登攀更为艰难的悬崖峭壁。每学期学生大致完成八篇作文,每篇作文只达到仓促拟就初稿水平,正如爬到山腰即返回,再复爬一次,到山腰再返回。学生的写作训练总是在低层次水平上重复。学生只有爬到山腰的经验,至于如何登上山顶,领略无限风光,却全然无知。虽然一学期作文次数不少,又有多大效果呢?作为一种心智技能,作文应该服从由慢到快、由扶到放、由质到量的练习规律。限时作文有它的必要性,可以培养学生“速战速决”的作风,

5、在考核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理由,到同时也暴露出它的不足:一、90分钟一篇作文,学生从构思到成文,很难想得那么周到,考虑不周,自然写不好;二、一篇作文打成底稿,不加修改或略加修改,就抄到作文本上,往往会存在许多毛病,不能算是“成品”;三、如果所命的文题或所要求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距离,又让学生一下子构思并形成文章,那是很难的;四、每次作文都不求甚解,让学生慌忙交卷,尽管一学期七八次,期末收获也不会太好。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每次作文,给学生一定的酝酿思考、反复修改的机会,做过一次文章,在体裁内容方面都得到一定的训练,而不是马

6、马虎虎、囫囵吞枣,那么一学期完了,学生对一定的体裁内容就会有比较深入的体会。如果把以上的认识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写作习惯加以培养,是否与考试(限时作文)相矛盾呢?我们认为不矛盾。平时训练叫“养兵千日”,考试(限时作文)交“用兵一时”。有了“台下千日功”,又何愁“台上三分钟”呢!语文学习与舞台艺术应该是同一道理。为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的习惯培养。一、由慢到快,打好基础。必要时可分而治之,第一课时要着重训练“准备阶段”和“写就初稿阶段”事宜,使初稿完成后有一个“冷却”过程,这段时间内可以进一步完善初稿和修改,第二课

7、时再次修改和誊正。这与以往作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有了充分酝酿构思、包括在课外搜集资料的时间,并可从中受到某些启发;二、有时间列提纲、打草稿,让写作三个阶段尽量得以体现;三、在反复修改过程中,发现过去未发现的问题,得到多次尝试的机会。二、由扶到放,具体指导。据有关研究表明,优、中、差三类学生作文逐稿成绩的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优中等生逐稿成绩步步上升,而差生在有进步之后,又退回到原来的成绩,差等生的第三次修改不是改好,而是改坏。他们知道自己写的不好,但不知道怎样修改。教师在发现他们在做最后一次修改的时候,明显表现出不耐烦,所以,学生的作文自

8、我修改能力是受现有的写作水平、自我评价能力和动机的因素制约的。我们不能期望只要是对学生提出修改要求,学生就能登上山顶,修改出好文章。要使学生得到满足感,还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只有在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