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

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

ID:37335603

大小:3.37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2

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_第1页
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_第2页
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_第3页
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_第4页
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会计借贷复式记账法8一、会计循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必须经过编制凭证、作会计分录、登记帐簿、试算平衡、调整帐项、对帐和结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程序,它从会计期初开始,到会计期末终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称为会计循环。1、编制审核凭证。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人员在进行帐务处理前,首先要取得或编制原始凭证,并审核其真实性、合法性等。2、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对每笔经济业务编制记帐凭证。3、登记帐簿。根据记帐凭证或者汇总记账凭证,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科目汇总表,明细账,总帐等。4、编制试算平衡表。根据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将分类帐中各帐户汇总计算借方发生额、贷

2、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验证分录及记帐工作是否有错。5、帐项调整。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期末调整各帐户的记录,并正确计算预提和待摊费用,调整相关帐户,以使各帐户余额能正确地反映实际情况。6、对帐和结帐。会计期末有必要对各种帐簿记录进行核对,以确定帐面记录与各种凭证记录之间、各种帐面记录之间以及帐面记录数与各种财产实存数之间是否相符。然后要结转收入费用类帐户的余额,使它们在利润帐户中相互比较,以便确定本期的经营成果。并结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帐户的余额至下期。7、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工作最终的成果就是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末将本期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及其结果汇

3、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根据会计法规或管理需要,还可以编制各种附表,并作注释和说明。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它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之上,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原因: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即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对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但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

4、平衡。复式记账针对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加以记录,同样遵循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因此,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的特点:(1).对于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至少在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2).对于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用账户之间必须是相互关联的。(3).对于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金额在账户中进行记录。由于复式记账法具备上述特点,因而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而被广泛采用。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曾经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形式。但

5、我国有关制度规定一律采用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作用:(1).能够全面、系统地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2).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便于对业务内容的了解和监督。(3).能够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三、借贷记账法—概要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也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

6、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第一

7、,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

8、质要求。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