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

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

ID:37330698

大小:31.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21

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_第1页
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_第2页
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_第3页
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_第4页
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读《了凡四训》有感六篇,【篇一】《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其在早年请一位老先生推算命数,皆被言中,从而对宿命论深信不疑,终日混混沌沌,心无所向。直至得云谷大师点化,才茅塞顿开,决定自己改变命运,“命自己作,福自己求”,最终了凡先生学问和修为都有所成。书中则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现身说法”教戒子孙改变命运。前几日,我才有幸翻开这本书,细细读来,总觉对当前的基层干部也是有所启迪。立命。“天难堪,命靡常”,天不可相信,命没有定规,心受到命里相术的束缚,便会落入宿命的窠臼。当下,部分基层干部也深受“宿命论”的困扰,遇事易认命,遇难就把一切推脱给命运,

2、不思进取,不作为、无作为,使自己在宿命笼罩下自我迷失,失去前进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造命者天,立命者我”。作为基层干部,要主动作为,不逃避,不妥协,做到遇难而刚,遇难而定,努力改变现状,把握命运,不断成就生命的价值!修心。过而不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想要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探索就会有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越大。对基层干部来说,不怕犯错,怕的是不能直面错误,改正错误。对此,了凡先生提到要有“三心”:一是发耻心,要有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二是发畏心,要慎独其身,知改过的紧迫性;三是发勇心,要有改过的决心和勇气。有此三心,便可修

3、心,重塑自我。积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书中提到十件积善之事,都是人与人相处遵循的原则,与基层干部紧密相关的,则有以下二三。与人为善,学会善待他人,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少一点责难与苛求,同事之间,干群之间就会多一些融洽和谐;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多行雪中送炭之事,救急救难,便是最大的善行;兴建大利,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对公众有益之事,就发起兴建,做到心中有民,尽责为民。谦德。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是真正能听进忠言,喝下良药的又能有几人呢?忠言固然中肯,但是听者若不心怀若谷,再好的忠言也是于事无补;良药固然重要,但若双唇紧闭,再小的病也无药可救。所以说,谦德是修身的前提,也是成事

4、的保证。谦虚收敛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胸怀,基层干部常怀谦虚之德,多听别人意见,多看别人长处,多找自身不足,才能修身慎行,独善自养,才能更好服务基层,建设基层!【篇二】“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守护文化之根”……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文化振兴上。乡村振兴需要文化支撑,既要塑乡村“美丽之形”,更要铸乡村“美丽之魂”。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现有的很多村庄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深入发掘乡村文脉,盘活乡村文化资源,铸造“美丽之魂”,也是乡村获得“造血”功能的一个关键。紧邻潮白河的宝坻区小辛码头村,

5、是“千年古渡”,留下《了凡四训》的明代宝坻知县袁黄,曾在此试验成功“南稻北栽”。经过近年来的改造提升,这里青砖黛瓦、稻海渔歌,漫步这处“千年古渡”,宛若置身江南水乡。古渡渔村已华丽转身,小村庄形成了了凡文化、稻事文化、漕运文化、农耕文化四大文化旅游主题,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5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从过去不足1万元提高到了3万余元。“今年启动公共配套服务提升、生态景观打造等二期工程。小辛码头村又迎来了新的起点。”谈及未来,村党支部书记徐江信心满满。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不是单纯追求城乡齐步走,也不是搞成千村一面的一刀切,而是要坚守传承农耕文明,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守护

6、淳朴之风、质朴之气、纯朴之美,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近年来,天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杨柳青镇的年画文化、下营镇的长城历史文化、潮白河沿线村庄的渔业文化、运河沿线村庄的漕运文化……一个个村落在津沽大地上焕发了新的活力,既塑造了整洁靓丽的村容村貌,又树立了乡村新风尚。仅2018年,天津就规划建设了三批29个产业聚集、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充分发掘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等特色,形成一镇一韵、一村一品的良好格局。“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相较于塑形,铸魂的难度更大,也更重要,需

7、要持之以恒,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时间,乡村文化的传承既要“摸清家底”,还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发掘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新时代的精神要素,只有真正做到“以文化人”,才能更好地实现安民、富民、乐民,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活水。【篇三】《了凡四训》中提到: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古人尚知“因循”弊病而想要杜绝,新时代的追梦人又怎能因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