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26157
大小:171.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2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学案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目标导航] 1.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重点) 2.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难点) 3.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重点)一、富国之法1.均输法(1)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应京城物资的发运使要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2)作用: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市易法(1)内容:在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2)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3.青苗法(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收20%的利息。(2)作用: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量利息。4.募役(免役)法(1)内容: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2)作用: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5.农田水利法(1)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2)作用: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明显发展。6.方田均税法(1)内容: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2)作用:纳税土地增多,政府收入增加。[易错提醒] 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发展经济、缓
3、和阶级矛盾都服从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2.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政策的不同:“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二、强兵之策措施内容作用将兵法精简整编禁军,选拔有作战经验和有才能的人担任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甲法农村住户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维持治安使各地壮丁受到军事训练,并和正规军相参为用,国家养兵费用日渐减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轻保马法废掉牧马监,把原占牧地归还民户,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并给予优惠政策保
4、马法的推行,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军器监在开封城内设置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赏罚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重点精讲]北宋统治者为防范武将专权,采取兵将分离、频繁调动的措施,军队组织涣散、缺少训练,导致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为改变这一局面,王安石推行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思维拓展]近代维新思想家梁启超曾为王安石翻案,称其“保甲法”为近代警察制度之雏形。三、育才之道措施内容作用科举改革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使一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改革学校制度改
5、组太学,撰注《诗义》《书义》《周礼义》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思维点拨] 1.科举和学校制度的改革。科举注重选拔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学校成为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这都是保障变法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这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是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要注重实用性,二是注意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四、短暂的变法1.成效(1)青苗法、募役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势力
6、,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3)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对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4)变法中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2.结果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上任宰相,新法相继被废除。3.变法失败的原因(1)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3)守旧官僚的反对,宋神宗的变法决心动摇,逐渐失去对王安石的信任。[史论要旨] 1.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内容广泛,但富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2.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同庆历新政在选官用官方面的改革相比,
7、已有较大变通和缓和,已有明显吸取教训的特点。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些成效,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4.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遭到他们激烈反对而失败。[知识图示]主题一 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史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①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史料二
8、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②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传家集》①处划线部分表明王安石企图通过调整封建政府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