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05881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孟子》二章之《鱼我所欲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4、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5、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6、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主旨。教学课时:2节第一课时一、导入解题1、导语: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
2、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2、作者作品简介:见《教师用书》3、背景链接4、字词掌握(1)字音:所恶(wù)辟患(bìhuàn)一箪(dān)食蹴(cù)尔不屑(xiè)苟(gǒu)得(2)字意所欲:“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恶:wù,厌恶,与“欲”相反。患:祸患,灾难。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勿丧:不丧失(其本心)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羹
3、: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蹴尔:脚践踏着。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奉:奉侍。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何加:(有)什么益处。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ú)四斗为一钟。万钟:指很厚的俸禄。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向为身死而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读wèi,介词;第二个“为”读wéi,动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本心:天性,天良(3)通假字:“辟”通“避”,躲避
4、“辩”通“辨”,辨别“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请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3、齐读全文。4、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三、内容主旨《鱼我所欲也》一文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告诉人们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有“羞恶之心”,要保持善良的本性,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品德,只要守住“善性”,“人皆可以为舜尧”,本文便对这个道理进行论证,提出“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舍生取义”为全文中心论点。文章用鱼、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
5、“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述。结论: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厌恶的东西。四、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分析论证第三层:说人人皆有义第二部分(2):举例从正面论证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第三部分(3):举例从反面论证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第二课时一、请学生逐段翻译全文,分析课文难句释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
6、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问题探究;1、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论点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
7、,引人人胜。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3、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明确:用因果和假设进行逻辑推理,再举例、设喻、对比进行论证(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