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53931
大小:770.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22
《鱼我所欲也孟子(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孟子︾文学常识本文出自《》,作者孟子,()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告子上战国儒孟子论语大学中庸读准字音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妾qiè乡xiàng通假字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一词多义1、为今为所识穷乏
2、者得我而为之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做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做、采用乡为身死而不受肯、情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重点词语解释1、一豆羹2、此之谓失其本心3、故患有所不辟也4、一箪食5、一豆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本心:天性,天良”患:祸患,灾难箪:竹筐豆:碗6、蹴尔而与之蹴:7、万钟于我何加焉8、所恶有甚于死者9、舍生而取义者也蹴:用脚践踏何加:好处恶:厌恶义:正义或仁义。10、贤者能勿丧耳11、万钟则不辩礼
3、义而受之12、二者不可得兼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得兼:能够同时得到。13、故不为苟得也14、妻妾之奉15、呼尔而与之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7、有是心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奉:侍奉。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穷乏:贫穷。心:本性重点语句翻译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祸患(我)也有不躲避的。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
4、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
5、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十一、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2、选出
7、品读有误的一项()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或指“舍生取义”.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A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
8、重于列举事例。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C归纳段意第一部分: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第二部分:论述见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