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94679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进行分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湖南醴陵市板杉中学李爱君[摘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平等教育,促使数学复习课堂高效,采用分层教学:即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分层。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最终达到人人合格。[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复习课堂高效,差异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是体现在课堂上,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在数学复习教学中,着眼
2、点和着力点始终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分层教学正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把目光从少数人转向全体,把发展作为目的。偏爱优等生,是绝大多数甚至全体教师容易做到的,而要做到厚爱后进生,视他们为迟开的花朵,给予精心的哺育,却往往是不少教师不易做到的。鉴于此,我们应该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后进生转化奇招对后进生帮心、给法、树志,勾通师生感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不排挤、歧视后进生。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不同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并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3、的。因此,不应该也不能够用统一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保护自尊心,但绝不是要降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谓“保底”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最终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力争毕业时人人合格,不向社会输送一个“失败者”。这是分层教学的保底性原则。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只有为了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平等的教育,才是大众教育。分层教学的操作步骤我是这样进行的:一、深入了解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
4、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1:4:1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B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堂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堂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堂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
5、,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但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要害、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
6、;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分别拟定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紧扣大纲和教材,全体学生都要把握的识记、理解和初步应用。中层目标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把握的较简单的综合应用。发展目标是基础较好的同学才能把握的较复杂的综合应用。三类目标之间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关系,后一层次包含着前一层次的要求,是基于前一层次而确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层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层次安排是固定的,但每个层次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对目标选择不当的学生,教师适当加以点拔,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三类目标的界定并不十分明显
7、,甚至合二为一。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方法,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沿着知识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教学时,要以C组学生能“吃得了”、A组学生能“吃得饱”,B组学生“跳一跳能摘到”为原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留有余地;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C组学生及时辅导,在全班学生都能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冒尖露角,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分层次教学的目标⒈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数学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⒉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
8、,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⒊帮助C层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