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93236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1
《课标解读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标解读 (《新闻两则》第1课时: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第二课时:1、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芦花荡》第一课时: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展开想像,体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传奇色彩。 第二课时:1、领悟文
2、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2、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蜡烛》一课时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时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理解,积累“震撼、瞥见、劫掠、惊骇”等词语。 4、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
3、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亲 爱 的 爸 爸 妈 妈》一课时 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3、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理解作者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⒉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第二课时:1、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
4、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1、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第二课时:1、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和艺术特色,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
5、风格变化。第二课时:1、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让学生感受诗人忧时忧国思家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3、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一、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二、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第二课时:一、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
6、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三、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背影》第一课时: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第二课时:1.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2.体会本文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精选材料、详略得当、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3.体会本文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老王》第一课时:1、掌握新字词2、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
7、刻画;3、理解老王的“苦”与“善”第二课时: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2、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2.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8、第二课时:1、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4、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1. 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