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邹海)

读书心得(邹海)

ID:37292719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1

读书心得(邹海)_第1页
读书心得(邹海)_第2页
读书心得(邹海)_第3页
读书心得(邹海)_第4页
读书心得(邹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心得(邹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有感纳雍一小邹海   这段时间拜读了《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一书,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感触良多。书的内容非常贴近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书中用浅显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去挖掘教学课堂技术和艺术来提高教学执教的能力。读过之后对于我来说收获还是很多的,书中的每一种策略都能对我的课堂教学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吴老师提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以生为本。“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

2、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回想这一年半来的的浅短教学经验,确实能从书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想法。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有实效的数学课,一定会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就像是课堂上的方向标,指引着教学的方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会认真的去设计教学目标,大多数的老师的教学目标是从网上或者是从参考书上的来的,很少人会去细心揣摩,只是让它去填补教案上的一方空白。其中即是有人去自己制定了教学目标,也是缺乏全面性、针对性和长远观点。所以说

3、,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本书中吴老师就支了三招,即把握一个前提——领会课标精神;做到一个基本——读懂教材;树立一个意识——研究学生。回想我那前前后后三个学期的教学,感受颇深。(1)把握一个前提——领会课标精神课程标准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有助于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和开展教学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总体目标与10个核心概念是课堂教学的大方向,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积累活

4、动经验,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中对结果目标和过程使用的行为动词不一样,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一样。准确把握每一个目标行为动词的准确内涵,是制定课时目标的前提。回想过去一年的培训中,也有这样的内容。培训时老师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讲解,并详细到每个行为动词上,至今还是受益良多。但在平时自己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还是不能准确的运用恰当的动词,果然要学习、要钻研的还有很多。(2)做到一个基本——读懂教材    在备课制定教学目标前首要做到的就是读懂教材,读出教材里的数学知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学

5、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教学知识承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不仅如此,还需纵向把握知识脉络,横向沟通知识联系,系统梳理知识网络和数学思想网络,全面了解知识体系,明确所教的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方向。如此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教学有术“。而这正是没有经验的我的缺陷:不能很好的将学过的和未学过的知识做迁移,从旧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在平时挺师傅课的时候是我学习的最好时机,往往会产生“原来以前的知识可以用在这引出新知”的感叹。学生往往对于陌生的知识产生畏惧感,而由他们学过的知识来

6、引入,不仅能巩固旧知,还能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让他们产生亲切感,觉得新知识并不难解决,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3)树立一个意识——研究学生教是为学服务的,课堂是为学生设计的,因此要努力读懂学生,自觉树立研究学生的意识。而且现在又提倡“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书中给了三个方法:在班中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学生前测与分析,进行群体研究;也可有意识地在班中选择个别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进行个案研究;还可以通过作业、课堂观察、课后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过程进行全面研究。如此可以让我们的教学目标更为清

7、晰,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要。之前居老师也提到过这个思想,并做了些实践。上课之前了解好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是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他们的学习起点,以这些为前提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想办法在课前引入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上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自信感。二、要重视课前设计备课上必须把握教学方向、疏通教材这需要我们熟悉课标,梳理教材,比如二年级在学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应该掌握哪些学习技能,为以后学习哪些知识奠定基础。备课时必须备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如书中的一个例子《找规律

8、》,在课前测试中全对的占53.5%,对于这节课,学生大多数都会的内容教师应该缩减课或提高知识的难度,如:猜一猜中间的图形是什么或从不同角度寻找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前总以为设计一节课只感要是仿照教参制定了学习目标,找到了教学难点重点,准备好了学具教具,预设到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上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没这么简单。不能仅凭借教师的直观感觉去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愿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不是课程专家或教研人员,也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