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

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

ID:37290006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0

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_第1页
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_第2页
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_第3页
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_第4页
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宋浙东学派的文道思想述论——以吕祖谦、叶适为中心郭庆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105)[摘要]南宋乾、淳之际的浙东学者大多兼擅学术与文章,他们对儒家之“道”的理解与朱熹等理学家相比显得平实,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也较为通达,对理学家一贯的重道轻文思想具有纠偏意义。吕祖谦认为文道二者并行不悖,意图统合程学之“道”和苏学之“文”,但其思想显得博杂而欠通贯;永嘉学派的叶适则仰溯三代文道合一的精神,强调为文要有关治道,流露出浓厚的崇古和事功色彩,实与欧阳修、王安石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遥相承接。浙东

2、学者并不是一意坚持“文统”的古文家,他们伦理本位或事功本位的儒学道论对“文”造成了一定的疏离和损害。吕祖谦晚年随着对道的领悟趋于深入,逐渐疏远了文章华藻。陈傅良、叶适宣扬以“治”为道的政治哲学,则表现出向“泛文学”的复归,虽然表面上提升了文的价值,但却使文学落入儒家功利主义思想的桎梏。[关键词]浙东学派;文道观;统合;功利[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一浙东学派统合文道的倾向浙东学派,或曰“浙学”,学术界对其范畴多有歧说。根据何炳松先生《浙东学派溯源》的说法,应包括永嘉学派、永康学派、四明学派、

3、姚江学派和黄宗羲、章学诚为代表的清代浙东学术。这是广义的说法。其实,“浙学”一词最早是由朱熹提出来的[作者简介]郭庆财(1978—),男,山东无棣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思想史的研究。如云:“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上,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朱子语类》第2967页),所指较为明确,是指发轫于北宋末,至南宋乾道、淳熙年间臻于极盛的浙东事功学派,尤以永嘉学派、陈亮永康学派和金华吕学三大学派最为突出。三者的学术风格、学术价值观

4、念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大体上表现出谋实效、重实用、求实功的特点。浙东学者的代表人物如吕祖谦、陈亮、叶适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文道关系的思考中。文道观是儒学作为官方话语背景下的重要论题,旨在探究文学和儒学之“道”两者间的关系。宋人很少单纯论文,而往往在尊道的前提下论文。由于文人与儒者在生命情调和文化行为方面分歧愈大,乃形成了“重道”和“重文”的两种路向:苏轼等人论“道”受到庄子的影响,追求一种逍遥自适的洒落境界,他们论文也大体能够尊重文的审美特质。而一些极端的理学家往往本于“道”的本

5、然自足性,和性情涵养的本旨,将文学的审美功能一概否定。两者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势同水火。宋室南渡之后,苏学的“文统”与程氏洛学“道统”仍然严划此疆彼界,洛学的门人9弟子为保证道学纯全、维护道学传衍,不断加强“道”的统绪观念以森严门户,南渡后洛学弟子高自标置,对异学尤其是苏、黄之文学多有警惕和批评。如南宋初的理学名儒杨时批评苏轼诗:“子瞻诗多于讥玩,殊无恻怛爱君之意。”(《龟山集》卷十)再如“守师说最醇”的程门弟子尹焞,在担任经筵侍讲期间,发现高宗喜欢读黄庭坚的诗,便直言不讳地指出:“黄庭坚如此作诗,不

6、知要何用?”(《伊洛渊源录》卷十一)理学的声势因而骎骎凌驾于文学之上,以致出现了“洛学兴而文字坏”[1](卷46《与游丞相》)的局面。朱熹作为洛学的后继者和理学宗师,以承当道统自命,他以孟子辟杨、墨的卫道精神,与异学多有论争,“极辩于毫厘之微,尤激切而殷勤。”[2](《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第67页)他一面肃清异端,捍卫“道统”,坚持涵养用敬的道德反省和德性完善;一面反击苏轼“文统”,对苏文“有悖义理”多有微词。朱熹虽亦好文,但却认为“文”原于道,应彰显道的精神,且是道的自然显现和结果。这种观念仍

7、然是建立在重道轻文的基础上的。因此,他对乾、淳时期“浙学”驰骛于外的功利思想和经史文章之学,怀有极度排斥和警惕的态度。比如,浙东学派的吕祖谦虽与朱熹为理学同道,但二人学问路径则存在分歧。祖谦长期研讨天理性命之学,但同时又致力于史学和文学,且尤为推尊司马迁《史记》,便遭到朱熹的批评:“伯恭无恙时爱说史学,身后为后生辈胡涂说出,一般恶口,小家议论,贱王尊霸,谋利计功,更不可听。”[3](《与刘子澄》,第1555-1556页)吕祖谦又精熟科举文法,且于乾道八年至淳熙初年开门授徒,撰辑了《东莱博议》、《古文

8、关键》等科举文著作,文风工巧绮丽,亦多次受到朱熹苛责,说“伯恭之弊,尽在于巧”。[4](第2949页)吕祖谦外,浙东学派中的永嘉学人和陈亮亦致力于史学研讨,从中探求治国经验,注目于经世致用的外王事业开辟,然于“成德之教”略有歉焉:他们无意于构建一个形而上的道德本体和缜密的道德实践体系,因此其“道”论与朱熹等正统理学家相比显得平实。乾道八年,永嘉学派的先驱薛季宣在给陈亮的信中阐明自己的“道器论”:“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昧者离器于道,以为非道遗之,非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