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

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

ID:37288609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0

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_第1页
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_第2页
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_第3页
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_第4页
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期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分享学生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理念以及成功案例,传授先进学习方法,为您和您的孩子指点教学迷津。  家长教育智慧访谈录1.介绍主持人:您好,欢迎李老师做客我们《交流》栏目。李老师是NLP与教育研究专家、国家教育咨询师培训总培训师、上海市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正太: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盐城电视台《交流》栏目做客,分享科学教育理念以及成功案例。 2.笨不笨的问题主持人:通常,人们总是认为,成绩好的学生聪明,李老师是怎么看的?李正太:这是教育误解之一。曾经有个学生,高一的时候9门功课,8门不及格,及格的那门也就60分。家长一开始说孩子

2、不争气,慢慢地也就无可奈何地承认自己孩子不开窍,当然老师有时也拿“孩子反应慢”作为台阶。知道这孩子考什么大学吗?上海外国语大学。这里面有个小“秘密”!主持人:什么小“秘密”?李正太:我待会解释。大家设想自己准备写一个“盐”字。(观众完成)李正太:主持人,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的手在比划,有些人只是抬了抬头。比划的,说明他偏好感觉(动觉),抬头的,脑子中一定有“盐”这个字的图像。孩子也一样。我们处理信息,有三种偏好,基于视觉的画面,基于听觉的声音,基于感觉的动作、情绪等。而学校学习,最重要的是视觉。教材、板书、笔记、考试,都是以视觉为主导。如果孩子听觉、感觉偏好强烈,必然影响学习

3、效率、学业水平。怎么办呢?很简单,强化视觉表象系统!记忆单词的时候,弹出单词的画面。解题的时候,脑子中弹出解题的程序。 NLP与教育整合博客群组:http://blog.cersp.com/55440/forum.aspxQQ群:教师专业化发展群56895595 学生学习援助中心:www.nlpxgn.com 3.粗心的问题主持人:听很多老师和家长说,不怕孩子不用功,就怕孩子粗心!教授,粗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李正太:昨天有个老师也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拿着草稿纸一步一步的演算,却仍然会做错?”。她说,现在粗心的孩子太多了。我告诉他,闭着眼睛算的

4、人反而不会错!为什么呢,闭着眼睛的人解题,他一直关注解题的整体和每一步细节,也就是他脑海中全是解题的画面——专注。而拿着草稿纸认真演算的人,往往脑海中一会儿弹出自己的声音,一会儿又是一种感觉,一会儿又是其他的画面,这样手上写的和脑子中想的很容易不一致——一心三用。一心三用,如果先画面、后声音、最后写,基本没有问题。问题是有些孩子说得比想得快、写得比念得快,就容易出错了。有一种“假”粗心,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孩子一次没考好,“我其实会做的,就是粗心!”,以“粗心”来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本质是没有学扎实。 4.真懂和假懂主持人: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上课听得懂,但是下

5、课做功课,却错漏百出?李正太:这个现象很流行,家长回去翻翻孩子的笔记本,你马上会发现,孩子的笔记做得很工整,但是一学期下来,笔记本还是崭新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语文、英语、历史中的陈述性内容,上课听了,肯定懂,但是考试的时候未必能想起来。孩子们总以为,学了就记住了,实际上学了,信息只是保留在“短期记忆”,还没有转化为“长期记忆”,这需要复习——复述、回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第二种是数学、物理、语法中的程序性内容。我们说“一听就懂,一做就错!”。通俗地说,就是“真懂”和“假懂”。专业的说法,是意识会和潜意识会的问题。因为程序性内容当做陈述性内容来理解或者记忆非常简单,但是这些知

6、识需要直觉化,否则就是“学在口袋,不在脑袋”。 5.学习高手的秘诀主持人:如果一个学生,解决了“真懂”和“假懂”的问题,能否成为学习高手?李正太:不一定!请大家尝试眼球左上转,接着眼球右下转。(观众完成)请大家尝试眼球右上转,接着眼球右下转。(观众完成)眼球左上转、后右下转感觉舒服的请举手。(一半左右)。主持人:很奇怪,这是为什么?李正太:眼球左上转、右下转舒服,说明你沉迷“怀旧”,或者习惯写总结;眼球右上转、右下转舒服,说明你乐于“百日梦”,或者善于做计划。喜欢“怀旧”的人,做创意工作,多数不习惯。喜欢“创造”的人,也不大情愿写总结报告。学生苦,必须喜欢或者习惯形形色色的学

7、习任务,这就需要一个重要前提,“八面玲珑”。我们发明了一套“眼球操”,帮助孩子适应不同的内心思维过程。因为不同学科、不同学习内容,需要相应的内心过程。有些孩子,往往只是采取一两种自己偏好的过程,处理所有学习任务,一来学得痛苦,二来学得糟糕。这里跟大家分享写作的内心过程,就是每次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先酝酿题目相关的情绪,然后眼球左上看回忆相关的画面,或者右上看,构想画面。然后,尝试扮演老师,选择合适的画面,作为提纲,开始写。 6.兴趣的问题主持人:有学生反映,自己其实很在乎自己的学业的,只是有些学科实在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