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85359
大小:67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1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考情概览内容考查方向要求碳的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了解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b二氧化碳的制取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b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b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c温室效应与“低碳”生活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b考点梳理碳的单质的性质和用途1.碳的单质(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2)碳单质的物
2、理性质与用途(高频考点) 金刚石(C)石墨(C)C60外观模型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深灰色、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有滑腻感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其微晶体粉末呈黄色结构硬度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很软—导电性几乎不导电良好—用途加工成钻石、裁玻璃、切割大理石、钻探机钻头等制铅笔芯、石墨电极、石墨电刷等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备考提示】(1)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可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常用于水的净化、防毒面具、制糖工业脱色制白糖
3、。(2013·云南普洱)(2)白糖和红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为白糖。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可燃性 充分燃烧(氧气充足):C+O2CO2不充分燃烧(氧气不充足):2C+O22CO还原性碳与CuO反应:C+2CuO2Cu+CO2↑碳与Fe2O3反应:3C+2Fe2O34Fe+3CO2↑碳在高温下与CO2反应:C+CO22CO注意: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CO2与CO的物
4、理性质CO2CO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略小溶解性能溶于水难溶于水2.CO2与CO的化学性质(高频考点)(1)CO2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如图实验说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②与水反应CO2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做如下实验:;序号ⅠⅡⅢⅣ烘干Ⅳ中的花现象纸花由紫变红纸花不变色纸花不变色纸
5、花由紫变红纸花由红变紫分析醋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水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石蕊溶液变红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③与碱反应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用该反应检验CO2。B.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④CO2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之前,应先做灯火实验(2)CO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CO燃烧时
6、火焰呈蓝色,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②还原性CO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③毒性CO有剧毒,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备考提示】(1)CO2和CO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使得它们性质有很大的不同。(2)防止煤气中毒可采取的措施有安装排气良好的烟囱并注意室内通风,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上一大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煤气难溶于水。(3)C、CO、CO2之间的转化关系:化学方程式:①C+O2
7、CO2;②2C+O22CO;③CO2+C2CO;④2CO+O22CO2。3.CO2与CO的用途(1)CO2的用途(2)CO的用途①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②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4.CO2与CO的鉴别与除杂(1)两种气体的鉴别方法:方法现象CO2CO①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无现象②点燃不燃烧可燃③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无现象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无现象黑色固体变红(2)两种气体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CO2(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CO(CO2) 通入足量NaOH溶
8、液中 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二氧化碳的制取1.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工业上常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高频考点)(见实验解读栏目)温室效应与“低碳”生活1.自然界中CO2的循环2.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危害: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2)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产生的原因防治措施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