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82022
大小:1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第3课 星星变奏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 星星变奏曲教材分析《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这首诗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在艺术手法上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因此诗的语言凝练形象,意象丰美,句式灵活多变,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独特的美,适合学生在品味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教读本文,应简介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
2、,为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提供知识平台。教学活动还应强化诵读,在熟读中,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能力目标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2.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突破方法:朦胧诗,是特定年代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
3、。这样的几个“特定”,跟学生都很遥远。所以,这种种“特定”必须由老师直接讲述给学生。而对于第二个教学重点,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理解语句的内涵,感悟诗歌的意境的方法来解决。难点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分析其所代表的苦难与美好来理解诗意。然后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通过把握诗中特殊句式(“如果……谁不愿意”“如果……谁愿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企盼,也是对诗人理想和信念理解的一种方法。教学过程[来源:Z,xx,k.Com]一、导语设计请一名
4、学生朗诵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啊,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那么,一颗高贵的心灵在遭遇挫折和不幸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星星变奏曲》展示的就是一颗高奎的心灵在面对困苦时的态度。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一遍,确定朗读的基调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学生结合朗读的经验,讨论确定朗读的情感基调、节奏、语气、语速、重音、停顿等,作好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2.参考课后附录习题里丁建华的朗读体会,学生听朗诵录音。讨论明确诗歌的朗读基调:深沉而热烈,含蓄表现诗人对光明的苦苦思索和不懈追
5、求;朗读的节奏缓慢有力,诗歌结尾则要有饱满的激情。注意把握好反问句式、关键词语的停顿和重音。3.播放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星空》,学生抒情朗诵,体会诗意:作者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由于诗意的含蓄和朦胧,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也有的学生会茫然不知。教师介绍诗歌背景。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1979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
6、一种新风格的诗。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他们就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圈画再现时代背景和表现诗人追求的诗句。示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是再现当时的背景。诗中“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诗句,表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诗中“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的诗句,表
7、现了诗人的追求。2.教师:诗歌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明确: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3.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比较两节诗的结构和语言有什么异同。明确:第一节的前四行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以后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
8、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但它的后十二行由上节的肯定式,变为“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