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

ID:37271082

大小:7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20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_第1页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_第2页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_第3页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_第4页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严格地讲,语言包括文字语言、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体态语)和思维语言。今天我们讲一讲有声语言中的授课语言。讲课是通过有声语言、文字的传递来传授知识的,可见,有声语言是讲与听、教与学的一个桥梁、纽带。教材、大纲相同,场所、条件一样,但是教学效果却往往差别很大,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教师不同,讲的方法技巧不同,特别是教学语言的运用,将会使同样的课出现很大的差别。教学语言是教

2、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不独立存在于教学活动中,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为。一、教学语言的功能1.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通过教学语言规范的发音,准确地选择和搭配词语,可以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教学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表述、交流来实现。教学语言的水平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2.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激励、默契、情感的交流和投入是教学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语言的语调、节奏、语气的变化,可以有效的表达各种感情,实现感情交流的目的。调查研究

3、表明,用高亢性语调讲课,学生容易烦躁、厌倦;用抑制性语调讲课,学生表情平淡、表现迟钝;用变换性语调讲课,学生情绪兴奋,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敏。19-19-3.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感和表达能力语言还具有美感的示范作用。具有较高教学语言水平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美感。二、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讲课时,义、音、气、调、速必须协调一致,和谐统一。语言表达好的教师,讲起课来虎气生生,趣意盎然。语句生动活泼,语调铿锵委婉,语音洒脱自如,语速流畅明快,再加上教学程序设计得

4、好,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不仅在美的语言表达中被耳濡目染学到知识,而且对教师讲授的学科兴趣倍增,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起理想志向的火花。而语言表达差的教师,讲起课来,或南腔北调,晦涩呆板;或言不达意,干巴无味;或照本宣科,口吃费劲只能让人昏昏欲睡。这样即使知识渊博,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失去学习本学科的兴趣。1.关于语义所谓语义,主要是指教师所讲的字、词、句子的确定含义。讲课时把“义”弄错了,当然是实质性的差错。弄错了语义,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讲课时对语义的要求是:相应相称,精当确切

5、。具体来讲:①逻辑要严密。就是说,要严格按语言的逻辑规律举个例子:有一个工厂的几位团干部,一次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他们与老人有这样一段对话:“您老身子真够结实的。今年高寿?”“79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84哩!”“那您老算得上长寿亚军了。”“不过,××前几天归天了。”“哟,这下可轮到您了。”讲到这里,老人马上表现出不高兴得面色。为什么?“轮到您了”指的是什么?是轮到当“长寿冠军”,还是轮到“死了”19-19-。这在逻辑上出现了混乱。语义的准确性还要求教师在解释问题时,被定义的语义的外延,

6、与定义的语义的外延必须相等。就是说,对语义的解释必须采用科学的确定的术语加以说明。②解释要一致。就是说,对一些概念的讲解,每一次都要一致起来,特别是那些需要听课人记录的概念、段落、重点论述,更应简明准确,前后一贯。不可第一次这么解释,复述时又变了模样。③语法要正确讲课的语言不象写作那样在文字上要求得严格,但也不能漏洞太多。注意克服语句上的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罗嗦、结构杂揉等。2.关于语音所谓语音,就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声母和韵母的结合。讲课时把“音”弄错了,也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讲课时对语音的要求是:读字正确,

7、吐字清楚。要像水泥地上摔玻璃瓶子,叮当成音;竹筒里面爆豆子,啪啪作响。讲课时,由于发音不正确,有时也让人费解,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常见的毛病有:①“连音”。就是听起来很响,有时甚至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但有声无词儿,很浑浊,别人听不出你在讲什么。这主要是讲课人舌头活动没有力量,气流从肺部出来与口腔打得不响,发音不脆,造成字与字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拖泥带水。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注意“换字”。把不响的字换成响亮的;把书面语换成口语;把省略语中的漏掉的字填充进去。比如,把“与”换成“和”,把“即”换成“就是”,把“便”换成“就”,把“

8、系”换成“是”,把“均”换成“都”,把“无”换成“没有”。还有,把“首次”换成“第一次”,把“首位”换成“第一位”,把“难能”换成“非常”,把“相似”换成“基本相同”,把“立即”换成“马上”,把“似乎”换成“好像”,把“都如此”换成“都一样”。等等。只要我们教师在讲课时认真琢磨,简直可以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