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49815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杨海慧:【教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_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教学设计课题《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市份河南省市新乡市区/县牧野区单位全称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姓名杨海慧学科小学数学学科(版本)人教版章节第五章,第3节学时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下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并且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课堂上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4.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一副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大三角形纸若干张(备用);【学具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中;一副三角尺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时间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猜谜
3、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3-5分钟回顾已学过的三角形知识……复习(打一几何图形)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的迁移作了伏笔。二、以疑激思,引出课题1.介绍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多媒体课件)2.通过“两个三角形的争论(多媒体课件)”,以疑激思,引出课题5分钟左右1.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2.对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进行大胆猜想。通过学生争议,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撕、折的方法验证猜想。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拿出两个三角尺教具,让学生观察并发现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提出问
4、题: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呢?3.多媒体课件展示撕、折的方法。4.引导学生得出: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15分钟左右1.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最后选用一种方法进行验证。2.汇报验证方法和结果让学生经历了矛盾,发现问题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撕、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演示、汇报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四、巩固深化,加深理解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新识,进而加深理解。(多媒体课件)1.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
5、度数。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的度数。2.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80°、75°、10左右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2.全班汇报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计24°。()(2)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4)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大于90°。()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2)交通“警示牌”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
6、度数。4.拓展练习。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四边形的内角和?算等腰三角形风筝顶角的度数和等边三角形交通警示牌的度数,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让学生求四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不仅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内化和升华。五、全课小结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约3-5分钟1.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2.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板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
7、心设计开头导语,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探究验证发现的知识,并通过“量一量”、“撕一撕”、“折一折”、“拼一拼”、“算一算”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练习中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习题,不但能大胆突破教材,还能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要拓展学生的想像。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
8、不仅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更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