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ID:37246660

大小:919.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20

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_第1页
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_第2页
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_第3页
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_第4页
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问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小学教育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城市小学的“三独”问题。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子女,年轻教师与家长也多为独生子女,“三独”成为时下教育的现实问题。二是城市小学生“远离自然”问题。城市让小学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远离大自然,缺乏对自然的体验和了解。三是城市小学生新“三重生活”的现实问题。孩子们的学校生活、补习生活、媒体生活,三重生活价值取向各异,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

2、和家庭普遍重视知识学习,轻视生活实践学习,缺乏对媒体生活的指导,育人的“剩余价值”大打折扣。鉴于此,我校提出以“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实践和创新”为研究课题,在继承重庆市巴蜀小学校“生活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破解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二)研究意义用“生活教育”理论,整体指导城市小学开展教育实践,与时俱进,创新“生活教育”的时代内涵。并通过“生活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破解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小学教育面临的突出矛盾,让城市儿童生活更美好。(三)研究假设在“生活教

3、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管理、校园建设、课程等方面的实践创新研究,以“团队”建设破解“三独”;以校园“生活化”改造让学生亲近“自然”;以课程“统整”学生的“三重生活”,从而促进城市小学生、学校教师、小学生家长的协同发展,破解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小学教育与生活的诸多矛盾,让城市儿童生活更美好。(四)核心概念首先,“生活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94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生活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为学生的生活与生长服务。其次,生活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过程要从城

4、市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内容要依附于城市儿童的现实生活。再次,生活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它强调教育手段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富有生活情趣。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本课题是指一所城市小学校立足城市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城市小学生的未来生活,在学校、家庭、社区开展的学习、劳动、锻炼等实践活动的总称。学校根据“人”的发展诉求,遵循“生活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在课程、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破解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小学教育中“书本与生活”、“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现象。二、研究背景和文献

5、综述“生活与教育”的实践研究,在教育领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不同的国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实践探索。(一)理论依据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它们共同支撑,引领课题的实践创新。1.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一是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和社会生活隔离,理论和实际分离,这对儿童身心发展及其有害,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彻底改革。传统教育必须改变过分重视前人知识

6、的传授,忽视让儿童参加社会实践的弊端。教育是生活本身的一个过程,学校应把教育和儿童现时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会儿童适应现时的生活环境。杜威强调社会现实生活和教育的联系,要求注重培养儿童的实际技能,以顺应社会生产的要求。二是教育即生长。教育要保持和鼓励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对进步的喜爱;学校教育要通过组织活动,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使儿童乐于从生活本身、从生长当中学习。社会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利于其生长的环境,让其充分自由地生长。教育要成为儿童实现更好希望的工具。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

7、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94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陶行知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⑧。“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⑨。他还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二)背景

8、及综述国际上,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国内,20世纪30—40年代,陶行知开始了“生活教育”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始学工、学农、学军的实践;21世纪初,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生活教育”思想被重新认识和实践。在城市学校,1932年8月,重庆市私立巴蜀小学校《建校宣言》在《巴蜀时报》上发表。《宣言》对儿童的三重生活做了详细阐述。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开展“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