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29745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0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主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主讲:温儒敏时间:2012年5月17日晚主办:北大研究生院“才斋讲堂”编辑:陈芳温儒敏,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主持人,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198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199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1998)、《中国现代当文学专题研究》(合著,2002)、《文学史的视野》(200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20
2、05)等。精彩摘要:1、鲁迅的地位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2、鲁迅的批判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
3、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3、中国人的劣根性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中国人麻木
4、、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础上,也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带有一种悲悯和无奈。大多中国人不出声,沉默,中国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地说出来。“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力争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做奴隶的时代。”(鲁迅) 以下为演讲实录:温儒敏:站这里心里有点不安,你们要是听累了觉得没多大意思,悄悄走就是了。今天这个题
5、目,应该请我们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来讲更好,我也想试图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鲁迅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我还是想讲讲,觉得说不完的。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读鲁迅其实在了解我们自身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现在社会上,包括学术界,对鲁迅、对五四开始有一些批评,一些颠覆,一些否定。鲁迅当然可以批评,问题是批评要有根据,不能因为鲁迅名气大,你批他就出名。另外一个倾向是完全把鲁迅生活化。鲁迅以前被搞成神话,现在把他拉下来,说鲁迅跟某人差不多,关心的也就是吃饭、穿衣、抽烟,说他跟许广平算不算包二奶。以前确实把鲁迅摆得很高,现在有意识让他回到“
6、人间”。但如果把鲁迅完全当做普通人,他做的也是平常生活里的那些东西,那我们就不需要鲁迅了。我选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针对性,也是回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还需不需要鲁迅?也希望在座的,多少读一点鲁迅,了解一下鲁迅,系统读一些鲁迅的东西。为什么?我是这样看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所以鲁迅的眼光、鲁迅的精神是没有过时的。读鲁迅,是为了了解我们自身,了解我们这个民族,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
7、中国人。鲁迅有一个特点,他的文章并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带有自己痛彻的感触,从生命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读鲁迅可以带给你真正的文化体验。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当然,作为一个作家,鲁迅也并不是完美的。鲁迅的过去,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器,在心理学家看来,不一定是很健康的,鲁迅的心理特征有时候不见得好,可以说鲁迅很悲观,对很多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