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特殊句法

古汉语特殊句法

ID:37211255

大小:277.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5-19

上传者:U-3714
古汉语特殊句法_第1页
古汉语特殊句法_第2页
古汉语特殊句法_第3页
古汉语特殊句法_第4页
古汉语特殊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特殊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八章古汉语特殊句法一、判断式古汉语判断句有如下几种形式:(一)一般肯定性的判断句1“……者,……也”这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判断句式,“者”是助词,放在主语后表示提顿,“也”是语气词,用在谓语后煞尾,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①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鸿门宴》)——亚父是范增。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螃蟹有八只脚和两只大爪,可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寄居托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生性浮躁啊。③南冥者,天池也。——南海是天然的大水池。2“……也”这是一种只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煞尾的判断句。例如:④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虢国是虞国的门户。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的刘子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是普天下同声传颂的宝贝。3“……者,……”这种类型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字提顿。例如:⑦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粮食是老百姓种的。⑧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项羽本纪》)——陈婴是过去的东阳令史。⑨兵者,凶器。(《史记·酷吏列传》)——武器是凶器。 4无标志的判断句这是一种既不用“者”提顿,也没有“也”字煞尾的句子,从文意判断,它仍是判断句。例如:⑩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列传》)——秦国是虎狼般的国家。B11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赤壁之战》)——刘备是天下的豪杰。B1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君子的德行是风;小人的德行是草。5“……为……”“为”字,有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作“是”,或“作为”、“成为”。例如:B13项燕为楚将。(《史记·陈涉世家》)——项燕作为楚国的大将。B14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谁是(你的)老师B15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这是怎样的人。其实,“为”字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而不是系词。杨伯峻、何乐士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说,“为”作动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为”表示“作为”;二“为”表“成为”;三“为”在“使……为”的兼语中。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708页。6乃、非、则、即、必用副词“乃”、“非”、“则”、“即”、“必”等都有表示加强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的意思,但它们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其主要作用是在加强语气(语调),同时也加强了副词的作用,所以常译为“就是”、“本来是”、“却是”之类的词。例如:B1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应当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B1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三国志·赤壁之战》)——假若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了。B18此非臣之功也。(《史记·陈丞相世家》)——这不是我的功劳。B19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这就是我的罪过。B20是必夫奇鬼也。(《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这一定是那奇鬼。7“……是……” 判断词“是”起于汉朝初年,它本是个指示代词,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汉、魏以后逐步变成了判断词。例如:B21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这(人)一定是豫让。B22问今是何世(陶渊明:《桃花源记》)——问现在是哪个朝代B2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B24自言本是京城女。(白居易:《琵琶行》)B25(汉灵帝)常云:“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毋。”(《后汉书·宦者列传》)8否定的判断句古汉语里,否定的判断句主谓之间一定用否定副词“非”字,可译为“不是”。但它仍是否定副词,而不能看作是判断词。例如:B26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B2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B28身非木石。(司马迁:《报任安书》)B2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阿房宫赋》)B30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二)文言判断句的其他功能判断句的基本功能是表示判断,即主语和谓语之间要么是同一关系,要么是类属关系。但有些形式上属于判断句,从内容和逻辑关系来看却并不构成判断,而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了其他内容。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称之为“特殊判断句”;有的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有的称之为“文言判断句的表达功能”。虽然说法不同,但所指内容大体如此。1表示比喻B3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天地(好像)是万物的旅馆;光阴(好比)是百代的过客。B32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是人们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B3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像)是水。水可以浮载船,水也可以翻沉船。2表达因果关系的形式逻辑关系B3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的相,没有一点点灾祸,全靠冯谖的计谋啊。B3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出兵,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B36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的盟会,不使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3表示复杂抽象的事理B37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饮食男女,这是人的本性。B38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司马迁:《报任安书》)——由此说来,勇敢与怯懦,是权势和地位决定的;强大和弱小是一种具体的表现。B39朱绂皆大夫,紫绶系将军。(白居易:《轻肥》)——戴着朱笼的都是文官,穿着紫绶的都是将军。二、连动式连动式,是指句子中的主语发出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包括它的宾语),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因而不能颠倒;动词之间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在语音上没有停顿。例如:①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②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慌。(《木兰诗》)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以前十一月里,别了娘家来到你贵门。连动式的动词之间(包括它的宾语)可以不用连词连接。也可以用连词“而”或“以”来连接。例如:④相如奉璧奏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捧璧进献给秦王。例中的几个连续的动词之间没有用连词连接。⑤因释其耒而守株。(《韩非子·五蠹》)——(宋人)于是放下他的农具守候在树旁。⑥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左传·成公二年》)——我把箭折断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成了深红色。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驾起骏马去奔驰啊,来吧,我愿为前驱,在前面带路。文言中的连动句大多为现代汉语所继承,也有不用的,那就是文言中较为特殊的连动句,如“谓……曰”式:⑧骊姬谓太子曰:……(《左传·僖公四年》)——骊姬对太子说:……⑨赵高说二世曰:……(《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对二世说:……⑩宋义乃谏项梁曰:……(《史记·项羽本纪》)——宋义乃劝项梁说:……连动式在形式上与动词性联合词组及动词或动词词组作状语有类似之处,要注意区别。(一)连动式与动词性联合词组作谓语的主要区别连动式的几个动作有先有后,不能颠倒,而动词性联合词组作谓语,则是无时间先后的限制,即使是连续发生,也难以确定其先后,因而,可以前后颠倒,意义并不受影响。例如:B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于是邀请渔人到家里作客,摆酒、杀鸡、做饭吃。这句中的主语是上文的“村人”,谓语是动词性联合词组“设酒、杀鸡、作食”。这几个动作“设”、“杀”、“作”虽然是由同一主语发出的,但无时间先后次序,可以颠倒成“杀鸡、设酒、作食”,而意思不受影响。因此它不是连动式,而是动词性联合词组作谓语。再如:B1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到南边来牧马。“南下”是“牧马”的途径和方式,而“牧马”才是“南下”的目的。B13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志·诸葛亮传》)——挟持皇帝来征召诸侯。(二)连动式和动词作状语的区别第一,动词作状语,在词序上和连动式一样,而在意思上和连动式不同。连动式的主要特点是一个主语发出连续的两个以上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主无次,无偏无正的,因而构不成修饰限制关系;而动词作状语,或者动宾词组作状语,却是前一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情态,后一个动作是主要的,因而有主有次,有偏有正,一般地讲,前一个动词表示后一个动词的方式或情态。第二,动词作状语,一般是不及物动词,表示行为的状态,常见的动词有“生”、“死”、“争”、“立”、“坐”、“跳”、“折”、“动”、“试”等,译成现代汉语时,在这些动词的后面加上“着”或“地”,也可以不加。总之,其作用与副词相同,是修饰动词谓语的。例如:B14儿惧,啼告母。(《聊斋志异·促织》)——小孩子害怕了,哭着告诉母亲。动词“啼”,表示动词“告”的情态,作状语。B15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夜里从城墙上用绳子吊着身体往下落而出了城。“缒”是动词作状语,修饰动词谓语“出”。B16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诸侯)争着割地贿赂秦国。“争”是动词作状语,修辞动词谓语“割”。意思是争着割让。B17哭而送之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哭着送他说:……B18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子路拱着手站着。总之,三者的共同点是:在形式上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动词性词组,似乎都是由一个主语发出的动作。如果仔细研究上下文的语义,就会发现其各自的特征。“连动”是表示动作行为连续发生而没有明显轻重之别的次序不可以颠倒的动词性结构;“动词性联合词组”是表两种(或几种)动作行为没有明确的先后次序、没有轻重之别、次序可以互换的动词性结构;“动词作状语”是表动作行为可能先后发生或同时出现(或持续)的、表意有轻重之别的、前修饰后次序不可互换的动词性结构。还是能够比较准确地加以区别的,目的是为了更确切地理解文意。三、兼语式 兼语式也是复杂的谓语。连动式的几个动词谓语共属一个主语,而兼语式中的动词决不共属一个主语。它的前一动词的宾语同时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所谓兼语就是宾语兼主语。含有兼语的句子叫兼语式。古汉语兼语式的基本结构:主语+动1+兼语+动2+宾语。例如:子路‖使子羔为费宰(《论语·先进》)第一,构成兼语式句型的谓语中心词是动词1,它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使令类表示派遣和命令,某人去做某件事情。常见的动词有:“使”、“令”、“教”、“遣”、“命”、“俾”、“发”、“麾”、“责”、“呼”、“召”、“请”、“送”、“驱”、“护”、“唤”、“待”、“纵”等。特别是“使”字句的兼语式在文言中使用得很多,据统计《左传》一书中“使”字句兼语式就有1100多个,而作一般动词的只有五六十处,作名词的有六七十处。例如: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怀王命令屈原制订国家的法令。②高祖令武士缚信。(《汉书·韩彭英卢吴列传》)——汉高祖命令武士绑缚韩信。③权即遣肃行。(《三国志·赤璧之战》)——孙权马上派鲁肃走。④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商议。⑤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诗》)(二)封黜类表示封爵、授职、任免、降职等意。常见的动词有:“封”、“拜”、“立”、“迁”、“任”、“进”、“除”、“废”、“举”、“娶”等。而且常常与动词2“为”相配合。例如:⑥(高帝)乃封张良为留侯。(《史记·留侯世家》)⑦吴起娶齐女为妻。(《史记·吴起列传》)⑧(高帝)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史记·高祖本纪》)⑨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三国志·刘备传》)⑩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资治通鉴·卷七五》)(三)劝诫类大都表示劝诫或教诲的动词,常见的有“劝”、“诫”、“告”、“教”、“言”、“愿”、“请”等。例如:B11亚父劝项羽击沛公。(《史记·高祖本纪》)B12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B13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孙子兵法·谋攻》)(四)评论类表示或褒或贬的倾向性看法,表示赞许或责怪的态度。常见的动词有:“多”、“贤”、 “誉”、“视”、“效”、“称”、“怪”、“怜”、“笑”等。例如:B14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B15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16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B17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五)称名类命名、称谓的意思,常见的动词有:“谓”、“命”、“名”、“尊”、“谥”、“号”等。其中还有常用的固定格式:“谓……曰……”、“谓……为……”、“命……为……”、“名……曰……”、“尊……为……”等。例如:B18妇人谓嫁曰归。(《公羊传·隐公二年》)B19尊皇后曰皇太后。(《三国志·三少帝纪》)B2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B21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B22(民)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灵沼。(《孟子·梁惠王上》)(六)有无类肯定或否定某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动词中“有”和“无”,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兼语现象。例如:B23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B24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B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核舟记》)B26无草不死,无木不萎。(《诗经·谷风》)(七)“以……为”兼语式古汉语中“以……为”的形式并非全是兼语式,就其内在结构关系而言,有三种情况:其一,“以……为”兼语式。“以”是介词,动词“为”常起系词“是”作用,含有致使的意思,可译为“是”;或“把……当成是;”或“把……作为是”。例如:B27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战国策·齐策》)B28以鲁肃为赞军校尉。(《三国志·赤壁之战》)B29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传》)其二,“以……为”动宾式。它虽然与兼语式同形,但结构关系不同,兼语式“以……为”中间有一个兼语,即使这个兼语省略了,“以为”只是“以……为”的紧缩形式,而且用现代汉语对译时,一定要补上省略的兼语。例如:B30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颛臾,从前周天子让〔他〕作主祭东蒙山的人。动1“以”与动2“为”中间这个兼语“他”,尽管省略了,但对译时一定要补上。这表示使动的“以为”,却只见于文言里;那表示意动的“以为”现代汉语早已承用下来了;而“以……为”动宾式却可以直接转为双音节动词“以为”,可译为“认为”,含有意动的意思,“以”的后面主谓词组作宾语。例如:B3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老百姓都认为王是吝啬,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即“以王为爱”是“以为王爱”的转换形式。其三,“以……为”偏正式。它与“以……为”兼语式的不同,“以”是介词,“以……”作状语修饰动词。例如:B32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礼仁》)——不能用礼让原则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B33古人以俭为美德。(司马光:《训俭示康》)——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B34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纪》)——梅花的枝干要弯曲才算美,直挺挺的就没有风姿。因此说,上述三种情况在形式都是“以……为”的同形结构,实际上结构关系却不同,这是需要注意的。第二,兼语的变化形式,大略有以下几种:(一)兼语或套兼语式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史记·项羽本纪》)这个例句中“有”为动1,“小人之言”为兼语1;“令”为动2,“将军”为兼语2;“有”为动3,“”是宾语。②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史记·陈丞相世家》)③肃劝权召瑜还。(《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并列兼语①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史记·三王世家》)这个例句中“立”为动2,“皇子闳”、“旦”、“胥”是并列兼语,都是“立”这个谓语中心词产生的宾语,又分别作动2“为”的主语。②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东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汉书·献帝纪》)③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梁惠王上》)(三)兼语的省略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例句中“拜”为动1,后面的兼语“相如”省略了,直接出现了动2“为”。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中,因上文已出现“兼语”的字眼,即使兼语省略后,也不影响人们的理解。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动词1“召”后面省略了兼语代词“其”,即称代张衡。③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第三,兼语后面的谓语,即动2的复杂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动2是形容词、名词或其他词组①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人”是兼语,它后面的谓语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昭昭”。②鞣使之然也。(荀子:《劝学》)“之”是兼语,它后面的谓语是代词“然”。③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王味令人口爽。(《老子十二章》)兼语“人”后面的谓语是由主谓词组“目盲”、“耳聋”、“口爽”构成。(二)动2是连动式①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兼语“良”,即张良,是后面谓语的主语。他发出的动作是由一个连动式:“奉”、“拜献”、“拜奉”构成的。②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左传·僖公二十八年》)③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④操‖令军士皆解衣卸甲少歇。(《三国演义》二十六回)四、定语后置古汉语中究竟是否存在“定语后置”现象有完全相反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有,一种认为无。我们认为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都有失偏颇,应作具体地客观地分析。定语的性质和作用不是由它的位置先后决定的,而是由它和中心语之间的事理关系来决定的,它在语法结构上表现为偏正关系。偏正关系类属又分为领属性、同一性和修饰性,而前二者一般不能定语后置。如《愚公移山》中的“冀州之南”就不能换为“南之冀州”,“魁父之丘”也不能换为“丘之魁父”。因为:“冀州”是中心语“南”的领属性定语,“魁父”是中心语“丘”的同一性定语。只有从性质、状态、数量、范围等方面去描述和限制中心语的修饰性定语,才有可能成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大致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远古汉语遗留下来的中心语在前定语在后的句法模式;另一类是出于表达的需要而将定语倒置于中心语之后的用法。现分述如下:(一)远古汉语遗留模式的定语后置定语的作用,是通过对中心语的修饰和限制,来缩小其外延,丰富其内涵,以凸现中心语所表达事物的特殊性。远古汉语中定语和中心语的偏正结构,曾为“中——定”模式,商周以后逐渐为“定——中”式所替代。例如:①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孟子·公孙丑下》)——我想在临淄城中给孟子一幢房屋。“国”指齐国都临淄。“中国”,即“国中”。正如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所注:“‘中国’犹言国都之中。”这是与当时最常用的“定 ——中”式不同的“中——定”式。与此相同的句式:②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有一个齐人的妻子)与丈夫的小妾在一起咒骂丈夫,并相对泣在庭中。③夫氵此(cǐ)也,非为人氵此,中心达于面目。——这种流汗的样子,不是流给别人看的,实在是内心的悔恨而流露在脸面上。④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孟子·万章上》)——“有莘”,即“莘国”[1],犹言“齐国”、“鲁国”,只是由于它是一个古国,仍用其旧名而未换用当时通行的叫法。⑤后稷教民稼穑。(《孟子·滕文公上》)——“后稷”,即“稷后”,犹言“夏后”⑥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孟子·公孙丑下》)——“兼金一百”,即“一百兼金”⑦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孟子·离娄上》)——“草芥”,即“芥草”。⑧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经·周南·葛覃》)——野葛藤蔓爬满山谷中。“中谷”,毛诗传:“中谷,谷中也。”孔颖达正义:“中谷,谷中,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此类也。”毛诗传已看出“中谷”是倒置,孔颖达已指明是“古人之语”。(二)语用性定语后置语用性的定语后置,从其变因和功用上说,属于认知语言学家所说的“凸显语序”,这种在凸显原则制约下形成的语序,负载着说话人的兴趣、态度、意图等等,它决定于表达者的主观选择,影响信息重心,是较典型的语用语序。古汉语里有些定语,即修饰性定语或数量性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词后边。这就是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是文言特殊句法现象之一。具体说来,有三种常见的类型:1用“者”字煞尾,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者”的作用就是改变了定语的位置,其格式是:“中心词+定语+者”①求人求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找个能作使者去答复秦国的人。②其人家有好女者△。(《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中心词+之+定语+者”③荆州之△民附操者△。(《三国志·赤壁之战》)——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王安石:《石钟山记》)⑤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滕文公下》)——危险既已消除,害人的鸟兽也没有了,人才能够在平原上居住。⑥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之”和“者”都是助词,只有语法意义。2古汉语中也有用“之”字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其格式是:“中心词+之+定语”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居高高的朝廷,就忧虑他的老百姓;身处偏远的江湖,就忧虑他的国君。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蝗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⑨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屈原:《离骚》)——驾起婉婉伸曲的飞龙,插着随风招展的云旗。3古汉语表示事物的数量的时候,也常常放在中心词的后边。⑩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国商人弦高将到周天子都城做生意。与秦国的军队相遇了,先送给秦军四张熟皮,然后又送十二头牛慰劳军队。B1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B1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我带来一双白璧,想要献给项羽。例中的数量词“一双”,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白璧”之后,作后置定语。五、宾语前置古汉语中有部分特殊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其中宾语位置的变化在古汉语特殊词序中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所谓宾语的位置的变化,一般是指它不在动词的后面,而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其常见的形式有四种:(一)否定句的宾语前置所谓否定句,是指带有否定副词“不”“未”“毋”和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等表示否定的句子。在先秦语法中,以“不”“未”“毋”“莫”构成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最为典型。就是从以后整个发展倾向讲,“未”、“莫”字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也基本继承下来了。这种宾语前置有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其一,必须是否定句;其二,必须是代词作宾语。例如:1否定副词+代词宾语+动词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前面分句“不己知”是否定句,“己”是代词作动词“知”的宾语,且前置到动词前面;后面分句“不知人”也是个否定句,因为宾语“人”不是代词,所以不前置。这个对比很鲜明。②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代词“我”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而在不是否定句中作宾语,就在动词“与”的后面。这个对比也很鲜明。③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qiān)裳》)——你若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前置。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⑤狼未之知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⑥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⑦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⑧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尔”、“我”都是代词宾语,在否定句中分别前置到动词“诈”、“虞”的前面。⑨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荀子:《正名》)宾语“之”是代词,前置到动词“有”之前。⑩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代词“之”在否定句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怠”的前面。B11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孙膑兵法·擒庞涓》)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否定词“不”、“弗”、“勿”的否定句中,及物动词大多不带代词“之”作宾语。因此,有人认为这种否定句没有宾语前置的情况。其实不然,从语义中分析,应该有“之”作宾语,只是隐而不现。如上例“孙子弗息”即“孙子弗息之”,是说孙膑不让庞涓有喘息的机会,而不是孙膑自己不休息。只能说这不是否定句宾语前置的典型句式。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代词宾语+动词“莫”在现代汉语中只用作否定副词,表示“不要”、“别”的意思。而在古汉语中,特别是先秦,“莫”主要用作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的意思。例如:B12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B1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陈寿:《隆中对》)B1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二)疑问句宾语前置这种句式的构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必须是疑问句;其二,必须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常见的有“谁”、“何”、“安”、“奚”、“孰”、“焉”、“曷”、“恶”等。其基本形式有两种:1疑问代词+动词①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两个分句都是疑问句,第一个分句宾语是疑问代词“谁”,所以要前置;第二个分句宾语是名词“天”,故不前置。②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③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疑问代词+介词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恤(贾谊:《论积贮疏》)——如果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拿什么来救济呢⑤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⑥微其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唉,如果不是这样的人,我还能跟谁同道呢⑦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屈原:《楚辞·卜居》) “何去”是疑问代词+动词的宾语前置,而“何从”是疑问代词+介词的宾语前置。虽然句式很短,但概括了疑问句宾语前置的两种形式。注意并不是所有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时都前置。介词“于”、“於”的疑问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这是“于”、“於”与其他介词不同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何”、“胡”作“于”的宾语总位于“于”后,形成“于以”、“于何”、“于胡”。例如:⑧礼起于何也(荀子:《天论》)⑨臣若不启,陛下於何闻之。(《南齐书·王子良传》)⑩于以采蘩于沼于禬。(《诗经·召南采蘩》)——在哪里采白蒿在湖边,在沙洲。B11我视谋犹,伊于胡底(《诗经·小雅·小竁》)——我看那谋略混乱不已,到哪里是止境。(三)有结构助词为标志的宾语前置这类句式的重要特点是在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增添结构助词,常见的有“之”、“是”、“焉”、“斯”、“之为”等,其结构格式:1宾语+助词+动词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②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③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七月》)④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2“宾语+助词+动词”的固定格式其一:唯+宾语+助词(是、之)+动词。这种固定格式,由于加上一个语气副词“唯”(惟),突出了宾语的单一性和排他性。例如:⑤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⑥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⑦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求。(《列子·汤问》)⑧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其二:宾语+“之(助词)谓(动词)”+也、乎、夫(语气词)。注意:助词“之”和动词“谓”之间不能加入其他成分,“之谓”必须连用。⑨《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代词“是”作动词“谓”的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其是之谓乎”,就是“其谓是乎”,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这样孝吧!⑩《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没有什么地方不心悦诚服。”这是说这个吧。“思”是句中语气词。B11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谚语所说的“牙床和面颊相互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战栗。”大概说的就是虞和虢两国关系吧。 其三:何+宾语+“之(助词)有(动词)”这一固定格式有三个特点:一是何+〔〕一起组成偏正词组作前置宾语;二是助词“之”与动词“有”一块连用。三是虽有疑问代词,但不表示疑问,只表反问。例如:B1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B13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B14何功之有哉(《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有时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也可以把宾语提前。例如:B15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B1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B17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注意代词“是”与介词“以”常常连在一起,形成了固定格式,“是以”可译为“因此”,不过“因此”是介宾结构,而“是以”是宾介结构罢了。例如:B18余是以△记之。(王安石:《石钟山记》)B19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B20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张溥:《五人墓碑记》)这些例句都是代词“是”作介词“以”的宾语而提前。它可以代上文较多的内容。六、双宾语双宾语,就是指一个动词后边接连出现两个宾语。有的称离动词近的那个叫直接宾语或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间接宾语或远宾语。也有的把指事物的叫正宾语,指人的叫副宾语。不管怎样称名,都离不开两个问题。第一,动词与双宾语的关系;第二,双宾语之间的关系。(一)动词与双宾语的关系能带双宾语的动词是有限的,按照动词与双宾语的关系,可分为几类:1给与类在表示给予意义的双宾结构里,直接宾语一般都指接受一方,是表人宾语。间接宾语一般都是所给的事物,也就是表物宾语。这类动词常见的有:“与”、“予”、“赐”、“馈”、“遗”、“贻”、“施”、“赠”、“授”、“赍”、“寄”、“赏”、“分”、“进”、“输”、“奉”、“让”、“奏”、“资”等。例如: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汉书·苏武传》)③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诗·饮马长城窟行》)④美人赠我金错刀。(张衡:《四愁诗》)2教示类 常见的动词有:“告”、“示”、“教”、“诲”、“训”、“言”、“语”、“说”、“传”等。例如:⑤(大王)得璧,传之美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公输》)⑦后稷教民稼穑。(《孟子·滕文公上》)3作为类主要动词有:“为”、“作”、“树”、“陈”、“引”、“立”等。例如:⑧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⑨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⑩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战国策·齐策》)及物动词“为”(wèi)涵义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译为相应的动词。但要注意辨析同形结构:一是与“为……”偏正词组充当宾语相区别;一是与“为之”介宾词组充当状语相区别。例如:B11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这样,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民父母”是偏正词组,充当“为”的宾语。B1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庖丁解牛》)——我提着刀站着,为解牛成功四面张望,洋洋自得,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为之”是介宾词组,充当状语。4致使类这是古汉语里比较特殊的句式,动词的使动用法带宾语。主要动词有“负”、“饮”、“生”等。例如:B13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为使动用法,晋侯使赵盾饮酒。B1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生民心”,为使动用法,即使百姓产生二心。B1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三国志·赤壁之战》)——“失孤望”,为动用法,即使我失望。(二)双宾语之间的关系1双宾语同是名词,表人的在前,表物的在后。B16(秦王)使人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是表人的宾语在前,“书”是表物的宾语在后。B17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2双宾语若其中有一个是代词,无论表人还是表物,都是代词在前,名词在后。B18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B19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国语·鲁共公择言》) 代词“之”在例①中代人,在例②中代物,但都作近宾语,放在前面。3双宾语中有一个为数量词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后面。B20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B21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史记·大宛列传》)在双宾语中,例①的“二十五年”和例②“可万里”都是数量词作宾语,因此在后。注意判断数量词作宾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必须是由物量词与数词构成的数量词。否则,由动量词与数词构成的数量词就不能作宾语,而是作补语。七、省略句(一)什么是省略在语言实践中,适当地合理地省去语句中的某些部分,是有效地使用语言、简洁地进行表达的需要。这种省略现象,在文言与现代语中都普遍存在,而且其手法也基本一致。但文言中的省略情况更复杂些,是理解文言的难点之一。什么是省略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多争论而普遍则认同吕叔湘先生的看法: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这样才能说是省略了这个词语。①①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8页。这两点区别了另一种相似而又不同的表达手段,即“隐含”。“省略”与“隐含”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省略的词语可以补出来,而且只有一种补法;“隐含”的词语却只是意思上有,实际上是补不出来的。显然这一说法仍旧停留在对语言现象的描述上,没有触及到本质问题。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将语言和言语区别开来,使我们知道,省略是由语言的隐性结构向言语的显性序列生成的过程中产生的。“是指隐性结构中的成分而在显性序列中没有出现,是属于言语层面的现象。语言层面上,作为独立语言单位里句子是由一些没有具体内容的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比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介宾关系等。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省略。当这些抽象的语言模式转换为具有具体内容的言语层面的句子时,由于语境的解释作用,某些成分并没有出现,这就是省略,当然包括隐含。”张文国、张能甫著:《古汉语语法学》,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273页。(二)省略的形式1主语的省略 在汉语里,主语是最容易被省略的,即省略主语的现象最为普遍。汉语里有一类句子称为“无主句”,那是不需要或不便于出现主语的句子,当然不能算省略了主语的省略句。主语省略的方式,有对话省、自述省、承前省、蒙后省、自述省,古今汉语完全相同。对话省、承前省、蒙后省,古汉语中却有些特异现象。对话省中的特异现象对话(包括书信)省略主语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话本身,说话者可以省去作为主语的自称或对称;二是叙述对话时,可以将作主语的对话双方加以省略。例如:①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了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说:“许行一定要种粟才吃吗”[陈相]说:“是这样。”[孟子说]:“许子一定要织布才穿吗”[陈相]说:“不,许子穿粗麻布。”[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他亲自织吗”[陈相]说:“不,用粟交换它。”[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亲自织布”[陈相]说:“对耕种有妨害。”[孟子]说:“许子用锅甑煮饭,用铁耕田吗”[陈相]说:“是这样。”[孟子说]:“他亲自造这些东西吗”[陈相]说:“不,用粟交换它们。”叙述对话时,有时同一个人的同一段话,因有几层意思,而连用“曰”字隔断,“曰”前的主语省略,看起来像是一问一答。例如: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谓孔子曰:“来!予舆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舆。”(《论语·阳货》)阳货想让孔子拜见他,孔子不见,……[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同您说。”[阳货]说:“藏着你那宝贵的见识却让你的国家混乱下去,可以称仁吗”[阳货]说:“不可!喜欢多做事却多次失去了时机,可以叫做聪明吗”[阳货]说:“不可!时间像流水一样地过去了,光阴不等我们。”承前省③楚子登集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太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暂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左传·成公十六年》)楚王登上楼车望晋军。子重叫太宰伯州犁侍立在楚王身后。楚王说:“晋军的车子向左右驰骋,干什么呢”[伯州犁]说:“这是召集军吏。”[楚王][说:]“都聚集在中军了。”[伯州犁]说:“这是一块谋划。”[楚王][说:]“张开帐幕了。”[伯州犁]说:“这是要发布命令了。”[楚王][说:]“喧闹得厉害,而且尘土飞扬起来了。”[伯州犁]说:“这是打算填井平灶摆开阵势了。”[楚王][说:]“都上了战车了,将帅和车右都拿了武器下车了。” [伯州犁]说:“这是听取军令。”[楚王][说:]“他们要作战吗”[伯州犁]说:“还不能知道。”[楚王][说:]“上了战车,将帅和车右又下来了。”[伯州犁]说:“这是参加战前的祈祷。”例句中,楚王与伯州犁对话共16句,有15句承前省略了主语,楚王说的8句话,有7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连谓语动词“曰”也一并小去,对话的语句中,各句也都省略了主语。蒙后省蒙后省也是主语省加的方式之一,使用得比承前省要少。例如:④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⑤[]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史记·陈涉世家》)⑥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其南陵,韦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肴殳之战》)⑦[]闻沛公已定关中,(项)羽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遂至戏下。(《汉书·高帝纪》)2谓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方式主要是承前省,蒙后省则更少。例如: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⑨上医医国,其次[]疾。(《国语·晋语》)——上等医生医治国家,次等医生[医治]疾病。⑩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史记·伍子胥列传》)——楚王派人对伍奢说:“能够招回你两个儿子就活下去,不能[招回你两个儿子]就处死。”B11毛遂奉铜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毛遂自荐》)B12(袁)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间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B1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对别人从宽要求,就可以远离怨恨了”。B14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说符》)——杨子的邻人家的羊跑了,邻人既带领全家[追赶],又请杨子的小仆人追赶它。以上例B13、B14为蒙后省,其它都是承前省谓语。有些句子中,谓语连同宾语一块省略了,如例⑩、B11、B12。3宾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主要是承上文的省略。例如:B15[褚公]名字已显而位微,人多未[]识。(《世说新语·雅量》)B16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B1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论语·颜渊》)B18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B19和喜曰:“天下惟真才人为能多情,不以妍媸易念也。请从君归,便赠[]一佳人。”(蒲松龄:《瑞云》) B20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亦为胡所败。胡生得广,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资治通鉴·卷十八》)蒙后省的较少。例如:B21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史记·高祖本纪》)△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足下通行无所累。(《汉书·高帝纪》)B22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牛吉余。(《资治通鉴·卷四》)B23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4省兼语现代汉语基本上不能省去兼语,而古汉语里则省去兼语极为普通。例如:B24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左传·隐公十一年》)B25武帝以[陵]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里,过居延,视地形。(《汉书·李陵传》)B26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陶潜:《桃花源记》)B27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5介词的宾语和介词的省略介词“为”、“以”、“与”的宾语是个代词时,常常省去。例如:B28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鸿门宴》)(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明天一早犒劳士兵,给[我]打垮沛公军!”B29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公看完后,就脱下貂皮袍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上了门。B30苟粟多则财有余,何为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贾谊:《论积贮疏》)——……凭借[它]进攻,就能取得城池;凭借[它]防守,就能固若金汤;凭借[它]作战,就能取得胜利。B3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云梯;之]攻宋。(《墨子·公输》)B3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而卒以[烦令;此]病[人;之]。(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即解貂复生,为[生;之]掩户。(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介词“于”、“以”也可以省略。例如:B33秦伯素服[]郊次。(《左传·肴殳之战》)——秦穆公穿着素衣[在]郊外等候。次:停驻。B34故知者法,而愚者制焉……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商君书·更法》知:同“智”。制:控制。)——所以聪明的人制作法令法律,愚笨的人被法令法律所控制……[被]法令法律所控制的人不配同他讨论变法。B35我死当葬[]梅花岭上。(全祖望:《梅花岭记》)——我死后当安葬[在]梅花岭上。 B36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庄子·逍遥游》)——一个政客听到了这消息,要[用]一百斤铜购买他的药方。B37今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史记·荆轲刺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铜和一万户封地购取他的头。(三)隐含式的省略“隐含”这种语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1从文言的一般表达习惯,从词语、句子的组合关系;从文理、文意、文气的连贯、顺畅等方面考察,这些语句中确实欠缺一些东西,是有意省略还是别的原因使然,可以进一步探求。2这些欠缺的没有出现的东西,上下文(至少是相邻相近的上下文)没有现成的相应的词语、句子可承可蒙(包括对话语境),或者即使有,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承不蒙。3在所欠缺东西的相应之处可以添补上词语、句子,有的是唯一的,有的不一定是唯一的,但有较确定的范围。今天的读者通过对全文或整节整段的阅读或凭自己的知识、经验,或稍作审察探求,也是能够理解的,在语意上读者可以自己弥补欠缺之不足,从而使语意语气连贯顺畅和完足。例如:①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左丘明失去了视力,却写出了《国语》;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兵法》却修撰出来;吕不韦被贬迁到蜀,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秦国囚楚,却写下了《说难》、《孤愤》。)(司马迁:《报任安书》)——这段话列举了四项人事,各句主语不同,谓语也不相重复,最末一句是两个名词(韩非的两篇论著》,它可以如“左丘”句和“不韦”句,充当宾语;也可以如“孙子”句,充当主语。②李斯竭忠,胡亥[]极刑。(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李斯是被赵高借秦二世(胡亥)的手上以腰斩之刑的。这个例句的两个句子,形如列举,因“胡亥”与“极刑”之间省去了东西,难以看出与前句是转折关系。③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史记·张仪列传》)——这个句子初看似乎是“至”后省了宾语,其实不然。从此句的前文可知,是张仪“遂使楚”,而不是楚怀王到张仪所在地去“囚”他,句子应为“楚怀王待张仪至则囚张仪”或“张仪至,楚怀王则囚张仪”。动宾词组的动词有时省略,只出现其宾语。例如:④晋师三曰馆谷,及癸酉而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馆谷:居馆食谷。指军队驻扎下来,吃楚军的粮食,癸酉日启程回国。“馆”在先秦也许本就表“居馆”义,但一些语法书也普遍将它视作名词,“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馆”视为名词活用;至于谷,则应是明显的名词,作宾语。⑤到数日,名捕吕宽诏书至。(《汉书·游侠传》)——“名捕”很容易误解为“著名”(有名)的捕快”之类意思,且不说当时没有“捕快”这样的词,如此理解,全句也说不通。如果胡乱添加(即误以为“省略”、“活用”等),那就可能将全句误解为“著名的捕人能手吕宽拿着诏书来了”之类的意思。只有理解“名捕”就是“指名捕”就是“指名捉拿”意,全句就好懂了。⑥时韦贻范在草土。(《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句中“草土”不好理解,在农村在野外在野(不居官)其实就是“在苫” (寝)草枕土期间”之意。古人父母死了,不论官员平民,都要守丧,规定为三年,官员根据朝廷需要可短。居丧期间不能图享乐,要睡草窝,枕土块,过最差的生活,以表哀痛孝顺之心。所以“草土”就是“苫草枕土”省去了动词,“在草土”表示处于守丧期间。⑦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资治通鉴·卷八一》)——旆(péi):旗帜。旋旆:班师回朝也。角巾:方巾,有棱角的头巾,古代隐士的冠饰。私第:私宅,与官府对举而言。角巾私第:戴角巾,居私第(省动词“戴”、“居”),意为闲居家中过安逸生活。⑧是日移病不视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移病:移书称病,移书即向上级和下属发出报告和通知之意。“移”省宾语,“病”省动词。⑨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汉书·萧望之传》)——躬:亲自。吐握:吐輔握发中省宾语而成。史载周公相成王勤于政事,礼遇士兵,所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輔”,即洗一次头要被打断几次,吃一顿饭要停止几次去处理政事、接见士民。⑩议者或讥陈群居位拱默。(《资治通鉴·卷七三》)——居位:居于官位,官位是个定中词组,省了定语,留下“位”,这种省略后边还会谈及。拱默:拱手默言之意,省去宾语。言居官位只知作揖打拱而不提出主张、意见,指无所作为,尸位素餐而已。B11吴主大笑,嘉其抗尽。(《资治通鉴·卷七二》)——抗尽:抗节尽言省宾语而成。抗节:坚持节操;尽言:尽己之见而言,即不隐瞒,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是忠直的表现。偏正词组(定中、状中词组)省略一部分的现象文言中也不乏其例。例如:B12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史记·项羽本纪》)——“舒”和“六”都是县城名。《史记》裴鈒《集解》引如淳曰:“以舒之众屠破六县”,可见“舒”后省了中心词。B13愿附秦陛下,幸宽宵旰。(《资治通鉴·卷二八》)——愿意附带报告陛下,恭请放宽心怀。宵旰:宵衣旰食之谓。宵衣:天未明即起床穿好衣服;旰(ɡàn):晚,迟。旰食:过了时间才吃饭,晚吃饭。宵衣旰食指起早食晚,忧劳政事。宵旰本是时间词作状语,句中中心词省略。B14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柩有声如牛”,“牛”后可以理解为省去了一“鸣”字。是主谓词组省去谓语之例。 第八章古汉语修辞读懂古文不单是词汇和语法的问题,假如我们对古汉语修辞的形式、特征和功能所知甚少,那也很难真正读懂古书。因为古汉语修辞不仅与语法、词语、音韵以及语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与历史风貌、社会习俗、文化心理、审美感知也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因而读古书不能不懂得一些修辞知识。另外一个偏颇的看法,就是认为古汉语修辞与现代汉语修辞基本相同,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现代汉语修辞方式的确是古汉语修辞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但并不等于古汉语修辞没有独特的地方,只是目前尚待深入研究罢了。为此,本章讲述修辞,力避古今相同的地方,着重于古汉语修辞形式与内容的特点。我国传统所讲的修辞,不仅是一个与语法相对应的语言学范畴,而且只局限于对修辞形式的研究,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修辞格。我们现在通行的教科书及工具书对修辞的界定,大体如此。如最为普及的词典《现代汉语典》对“修辞”的定义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①①《现代汉语词典》第1416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三版。这一定义是我国传统修辞学很有的典型说法。那么为什么中国现代修辞的创立和发轫期,专心致志于辞格的分类、命名和辨析的形式主义的研究呢?我们知道,修辞学理论的创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以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为代表,他说:“修辞术的定义可以这样下:“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①①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第23页。三联书店,1991年版。亚氏总结了演讲者和戏剧及史诗的作用,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选择有利于达到一定的目的、一定的效果的叙事方法和修辞手法。他对修辞的大体界定在早期叙事学和修辞格的范围之内。但是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修辞学派,却把古希腊生气勃勃的修辞学内容中叙事学这一块砍掉,压缩到对语词、辞格形式化研究的框架里,割裂了修辞主体的叙事思维和制约修辞形式的特定语境与修辞形式的互动关系。而我国早期学者深受欧洲学派的影响,沿着修辞格的形式研究道路发展。再者,我国古典修辞学感性点悟式的经验虽然很多,但支持修辞格研究的理论却十分贫乏。因此,导致我们今天修辞学研究的现状。为了扭转这一研究狭窄的局面,本章特意从语不、词语和语用三方面与修辞的关系谈起,以扩展研究的视野。一、古汉语语法与修辞的关系中国古代没有语法和修辞各自独立而明确的概念与范畴,讲起来都是修辞与文章学、文学批评结合在一起。早在宋代就出现了陈马癸的修辞学专著《文则》,着重论述了修辞与文体、语法,以及诸种修辞格式,但没有形成学科门类的概念。直到1889年中国问世第一部系统的文法书《马氏文通》,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唐钺的《修辞格》、张弓的《中国修辞学》等著作问世,1932年出版了陈望道系统的修辞学著作《修辞学发凡》,语法和修辞才各树一帜。这种专门研究无疑是学术的建树,研究的进步。而随之愈来愈壁垒分明的发展,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是重语法,轻修辞;或者二者各自独立,不相沟通。其实,语法和修辞是语言现象的两个扇面,不能忽视任何一个侧面。因而我国语言学家很重视二者的结合,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郭绍虞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郭绍虞先生说:“西方的语法固然也有部分结合修辞的现象,但总没有像汉语这样突出。汉语的语法可说经常与修辞相结合。结合是正常的,不结合是部分的。”“ 这种结合,并不是语法硬要注意到修辞,也不是修辞硬要混到语法中来,而是说明这是汉语的内在规律。”①①郭绍虞著:《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页、第9页。词类活用是语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那么还不能全面地、实质性地把握其意义。词类活用的运用规律,可以抽象为语法,但着眼点是“选词炼字”,是典型的词语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鲜明、生动、准确地适应题旨,表达情趣。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曾记载王安石诗笺草稿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最初是“到”字,王注“不好”,圈去改为“过”,又圈去改为“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从语法角度看,“绿”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示了春天带来的变化;从修辞角度看,“绿”是具有色彩的形容词,渲染出江南春色最鲜明最突出的亮色。可见,讲词类活用不仅要从语法上讲它的功能,还要从修辞上讲它的实用价值。古人之所以讲究“工在一字”,是因为一字之易,可使全句或全篇生辉。词类活用可以运用到多种修辞格中,以比喻、借代、对偶和排比为例说明:①晋人逐之,左右角之。(《左传·宣公十二年》)——“角”是喻体;“左右”指晋军的两方面部队,是本体。比喻晋军的两支部队像动物双角那样合围楚军。②吾先君周公与晋武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国语·晋语》)——“股肱”是为动用法,即“为周室股肱”。“股”是大腿,“肱”是胳膊,以之比喻“周公与晋武侯”对周王室的辅佐。③襟三江而带五湖,拱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三江”比作衣襟,“五湖”比作衣带。上面三句中的“角”、“股肱”、“襟”和“带”从语法上看,都是名词用如动词;从辞格上讲,又都运用了比喻。名词作状语,这是古汉语中重要语法现象。其中一个语法功能就是表示比喻。④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公孙无知之乱》)——“人立”是“像人一样地站立”。⑤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蛇行”是“像蛇一样地爬行”。“人”和“蛇”是名词用作状语,用它们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动词。这种用法还留存现代汉语的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如“瓜分”、“蜂拥”、“狼吞虎咽”、“土崩瓦解”、“星罗棋布”等。无论是名词用作动词,还是名词用作状语,在用比喻词格时都不用喻词,省去了喻体和本体间的中间环节,语言简洁而形象。⑥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起义》)——“坚”代铠甲,“锐”代武器。⑦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孟子·梁惠王上》)——“肥甘”代食物,“轻暖”代衣服。⑧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红”代花,“翠”代叶。从语法上分析,是形容词用如名词;从修辞角度说,都是借代,即用本体事物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特性来称代本体事物。这样,语言具有描写性,婉曲而生动,增强了感染力。⑨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用”和“容”为对字,上字“用”是动词,下字“容”为名词。与上字相对应,也用作动词。⑩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上字“舞”和下字“泣”相对应的用作使动。还有词类活用句式是双句活用作对偶句。B11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B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词类活用句式运用对偶辞格精譬而深刻,且写出来美观,读起来上口,便于记忆流传,有很多成为了格言和名句。铺排是用一组字数相当、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语句铺开排比,以加强语气和力量的一种修辞方式。由于结构形式的特点所限,所以不可能有更多的既词性相同而又符合词义规范要求的词组和句子组成排比,而词类活用使词性灵活变通,也就使之更适于铺排这种修辞格式的运用。B1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下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贫”、“病”、“祸”这三个名词同时活用为使动用法,改变词性使结构形式一致,语意相关,构成铺排。B14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罚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韩非子·八经》)——“利”、“荣”、“耻”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样,使其各自的句式同“使民畏之”句式一致,形成铺排。上面分析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在修辞上的作用,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词类活用可使语言简洁精炼。词类活用的“选词炼字”是通过词性的“临时性”变通来增大词的信息量的。也就是在通常情况下不改变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意义。用最简洁的言语,囊括了最丰富的内容,达到“以简驭繁”、“语约意丰”,使语言含蓄而富于表现力。第二,词类活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词类活用调动了各种修辞手段,使抽象的意义具体化,静止的事物动态化。无论是描摹状态,刻划行为,渲染色彩都具有鲜明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语言生动传神而大大增强了感染力。第三,词类活用使语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美。词类活用通过词语、语音、辞格等形式的综合运用,使活用词和非活用词对应使用,活用词和非活用词错落搭配,从而使语言呈现整齐和谐之美和回环复沓之美。从词类活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语法与修辞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语法的功能和修辞的需求,调整语辞,变换句式,都是为了使之能确切地表情达意。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古汉语法时,实在是应该有一点修辞的眼光。二、古汉语词汇与修辞的关系现代汉语有许多词语的产生,是古汉语修辞方式的凝固化而形成的。久而久之,人们在习惯运用中,常常淡化了一些词原来的修辞方式,而直接使用其意义。“割裂”这种古汉语修辞手法形成的词语,其中有些后人在使用过程中,已经离开了当时语境下的内涵,而直接将它产生的词义,约定俗成地广泛使用,久之便凝固化成为现代汉语的词汇。例如:①“墨守”,出自《墨子·公输》一文。墨子与鲁国人公输盘较量攻守之术,“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距”,通拒。 “圉”,音yù。“守圉”,同守御。)后来称牢固防守为“墨翟之守”。《战国策·齐策》:“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民,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弊”,通敝,疲敝。“聊”,地名。“距”,通拒。“期”,音jì,一周年。“期年”,也是一周年。)后来“墨守”一词就演化为表示坚持不改或固执己见的意思。清·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这个词义一直在现代汉语中为人们广泛使用。②“垂青”,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善为青白眼(对人正视,黑眼球在中间,叫青眼;对人邪视,露出眼白,叫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有一次,嵇康携酒前去拜访,阮籍大悦,乃见青眼。以后这个词就离开语境出处,专指受到优待和重视为“垂青”。元·耶律楚材《蒲华城梦万松老人》诗:“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清·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署院于他决不苛求,而且较之寻常候补道,格外垂青,一差之外,又添一差。”“青睐”、“青眼”同用此典,但二者均为名词,用法有别。③“中肯”,出自《庄子·养生主》,原文是:“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因”,顺着。“固然”,原来的那样,指本来的结构。“肯”,紧附在骨头上的肉。“綮”,音qìnɡ,筋肉聚结处。)本来是说庖丁解牛的技术很高超,善于顺着牛体的自然结构游刃于空隙,而不去对“肯綮”进行生割硬砍。因为“肯”是身体要害之处,因用“中肯”表示切中要害。这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很普遍,人们早已忘记它也是割裂的修辞手法而形成的一个词。古汉语修辞方式下产生一大批语汇,有的因生动、活泼和通俗,而被后人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赋于新的生命力,渐渐地广而用之而被保留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如“东道主”、“下流”、“瓜分”、“瓦解”、“狐疑”等等。也有些因僵化、死板和晦涩,而被淘汰,人们只能查古书,才能了解其义,如“友于”代“兄弟”、“来苏”表示民众获得解放或盼望解放的心情,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大使用。这实质上反映了在词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古汉语修辞的密切关系。所以,无论对古书注释还是翻译,都不能忽视修辞,否则也不能对某些词语作出正确的解释,这是应当注意的。三、古汉语修辞与语用学的关系修辞学和语用学都是研究言语运用的,把修辞学的研究同语用学结合到一起,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观点、新领域。研究修辞格虽只是修辞学的一个方面,但由于从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到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以及当代诸家的修辞学著作,研究修辞本体的形式,即修辞格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另外懂得一些修辞知识的人,大都说起修辞就谈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因而给人一个错觉,认为修辞学只研究修辞格。这其实是很大的误区。修辞格的研究范畴是“语言体系中的修辞手段、语言单位的修辞特色和修辞方法”。在这最基本的层次之外,还有修辞格的艺术功能,当然这样的研究是静态的研究。而与语用学结合以后,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往往会以语言特征心理效果为桥梁,探讨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产生的主题意义或美学效果。也就是在研究言语的运用时,十分注意交际和认知的关系,这正是语用学的优势,即语言特征与审美功能连在了一起。传统修辞学研究都是从语言使用者单方面着手的,当语用学介入修辞学的研究领地以后,还要研究听话人的接受效果。这实际上就把言语的使用过程变为一个动〖KG*9]态的过程,也就是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言语的选择过程。因而修辞学不仅研究表达者的修辞方式,而且还要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修辞方式。下面举例说明。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此回目修辞很见功力,上下句的顺承关系,如水到渠成;对偶工巧,毫无斧痕;特别是“黛玉半含酸”,将人物的心理和情态传达得维妙维肖,呼之欲出。回目修辞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它有一个语境。这个章回第一次揭开了宝、黛、钗青春的萌动,初恋的心绪萦绕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常常透过一言半语折射出此时此地的情感变化,“半含酸”正是这种情态的传神写照。(一次,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俩人正说笑时,)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坐,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薛姨妈留下宝玉吃酒,)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头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只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黛、钗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下,各自所表达的话语,即言语的表层结构,都体现了表达者的修辞方式,而其言语所显示的深层结构,则是接受者对语境的适应和主体能动性反映。这正是语用学对修辞学的启示,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以往的修辞学研究表达视角是不够的,要从接受入手开拓修辞学的新领域。四、常见的古汉语修辞格古今修辞格的名称有许多是相同的,也有部分是不同的,无论名称相同还是不同,古汉语修辞在种类、表现方式和内容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应当明确的。下面讲述几种常见的且富有古汉语修辞特色的形式。(一)比喻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是根据类似的联想和对事物关系的新认识,选取另外的事物来描绘本事物的内在特征。可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其基本结构是三种成分:本体,被比喻的人和物;喻体,作比喻的人和物;比喻词,像、如、似等。1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例如: ①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水》)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③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2暗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一个东西,叫作暗喻。也叫隐喻。暗喻不用比喻词,完全靠上下文判断。例如: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⑦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这个例句前部分是暗喻,后部分是明喻。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⑨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癫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红楼梦·第七回》)⑩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借喻略去本体,直接用喻体作它的代表。例如:B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B1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B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B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之污浊,清士乃见。(《史记·伯夷列传》)B15宝玉道:“松柏不敢比,连孔子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知这两件东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他混比呢。”(《红楼梦·五十一回》)4博喻用多个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例如:B1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B17(唐玄宗初见李白)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雨。(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B18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B19朱买臣的妻子刘氏讥笑他命运不济:投到你做官,直等到那日头不红,月明带黑,星宿眨眼,北斗打呵欠。直等到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刺靴,蚁子戴着烟毡帽,王母娘娘卖饼料。投到你做官,直等的炕点头,人摆尾,老鼠跌脚笑,骆驼上架儿,麻雀抱鹅蛋,木伴哥生娃娃,那其间你还不得做官哩。(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B20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5古汉语比喻中有几种特殊的形式 (一)带有比较性质的明喻,将比喻和象征溶为一体,体现中国传统诗学“心境物化”的手法。其结构形式不是“甲似乙”,而是“甲比乙怎样”。例如:B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B2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B23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以上是本体强似喻体,形成“A胜B”或“A比B”强的格式。另外还有本体差似喻体,形成“A不及或不如B”的格式。例如:B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B25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宫词》)B26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二)省去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组成对偶、排比等平行句式。例如:B27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B28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淮阴侯列传》)B29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B30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穰穰蝇争血。(马致远:《夜行船·秋思》)B31憎苍蝇竟血,恶黑蚁争穴。急流勇进是豪杰,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老先生去也。(汪元亨:《醉太平·归隐四首》)(三)喻体采用一个事物,形成两面属性的审美性质。钱钟书先生称“比喻之两柄”。说:“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denotatum)同而旨(significatum)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钱钟书著:《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9页。周振甫先生解释为:“这一则讲喻之二柄。同一比喻或有褒意或有贬义,称为二柄。”③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468页,第470页。“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无论明喻(直接比喻)、暗喻(隐喻)皆是只取两个事物的一端(一边)或一点相似作比,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是取西施之美直接比喻;孟郊《晓鹤》:‘似开孤月口,能说落星心’,是取口形似月,星形类心的暗比;这两则就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又提出同喻异边和喻之二柄的说法,皆是前人所未道及者。”③这是钱先生对比喻的创见,把修辞的表达与认知思维过程统一在了一起。例如:B32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电影:《舞台姐妹》唱词)B33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别情》)上面是“喻之二柄”的例句,下面我们再看“喻之多边”的例子:B34《琵琶记》第二十一出“糟糠自餍”中,赵五娘的几段唱词:【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住。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吃吐介〕〔唱〕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依倚,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给得公婆甘旨?〔不吃放碗介〕〔唱〕【前腔】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为怨鬼。公婆年纪老,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来相比,这糠尚兀自有人吃,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这几段唱词是表现赵五娘在年岁不稔、夫婿不归的困苦日子里,侍养公婆,自吃糟糠的感人情景。赵五娘不仅以糠自比,而且道出了她与糠的相似之处有四点:第一,糠遭砻被舂,被筛又被簸扬,吃尽苦头,恰如自己历经艰辛;第二,糠和米,一贱一贵,本来是紧紧相依在一起的,却被簸扬作两处飞,恰如自己和丈夫分离“终无见期”;第三,米可以饱腹,而糠不可以充饥,如同丈夫可以赡养父母,而自己却没有能力赡养公婆一样。而今这付重担却落到了自己肩上,好比以糠救人饥馁一样,是勉为其难;第四,糖虽然贱,她发现自己连糠皮也不如,而自己这把骨头还不知埋到何处。这几段唱词中的比喻可以称为“喻之四边”。从这一比喻中,表现出许多矛盾、许多曲折、好像抽丝剥蕉,层层深入,把赵五娘的苦人苦境苦情刻画得既真实又深刻。但又被主人公一个“漫把糠来相比”的心理活动全部推翻了。不仅没有造成对已有的喻意的否定,反而更准确传神地揭示了人物在悲惨处境下特有的心理活动。(二)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某一事物,而借用与本体有密切关系的其它的事物代替它。借代又可分为对代和旁代:1对代对代就是事物相应方面的互相代替,如具体与抽象互代,原因与结果互代,局部与整体互代,特指与泛指互代等。例如: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采葛》)——“秋”是一年中的一个季节,这里代“年”,三秋,即多年。以局部代整体。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绿”和“红”都是泛指,这里特指“海棠叶”和“海棠花”。③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处。(欧阳修:《蝶恋花》)——这“红”字代“花”,是以颜色的具象代抽象的概念。④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不毛”,不长草,以结果代原因“荒凉”。⑤今皇帝并用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李斯:《论焚书》)——“黑白”是具体的颜色,代抽象的概念“是非”。⑥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汉乐府·上山采蘼芜》)——“手爪”具体代抽象“女红”。2旁代借用被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标记,或有关的材料、工具、产地来代替被说明的事物。例如: 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代事物。⑦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黄”是狗的体色,“苍”是鹰的毛色,用事物的特征来代替。以原料代成品。⑧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刀剑在磨石上一磨就会锋利。以官名、地名代人。⑨刘伶正促酒,中散欲弹琴。(庾信:《暮秋野兴赋得倾壶酒》)——刘伶正催促着要酒,嵇康想要弹琴。以工具代替本体。⑩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陶潜:《责子诗》)——“纸笔”代“学问”。以事物的所在或数量来代替本体。B11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其一》)——“金闺”代闺中的美女。3借代与借喻的区别第一,借喻构成条件是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上的结合,而借代是一个事物的换名。比如封建时代把为民作主的官吏称作“青天”;把两小无猜的朋友叫“青梅竹马”;把钱称作“孔方兄”;把横行乡里、飞扬跋扈的人称为“地头蛇”,这都是借喻。而将媒人呼作“红娘”、“月老”;将岳父称作“泰山”;把贫寒之家称为“寒舍”、“柴门”;以“梨园”代戏曲艺人;以“泉城”称济南、以“瓷都”称景德镇,这都是借代。第二,借喻的本体不出现,而借代尽秋是凭着本体相关性的东西,但它的本体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一座座火山爆发,”是借喻,其本体是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风暴。“一顶顶王冠落地”,是借代,本体没有全部出现,但毕竟政权的象征物“王冠”出现了。第三,借喻可以转换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可能。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春蚕”都是比喻。可以将这类借喻改为明喻“像……”;而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名花”、“倾国”代美女,就不能转换为比喻。(三)对偶对偶是自古以来人们最熟悉、使用最广泛的修辞格之一。对它的研究,已经不局限在修辞,而扩展到了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观念。对偶的种类,从意义上可分为:正对、反对、借对;从结构上可分为:合璧对、联珠对、鼎足对、隔句对、本句对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丰富,这里只介绍几种最基本的,特别是在古汉语中常见而现代汉语又不多用的形式。1正对正对包括平对和串对。 其一,平对。由意思相关、句式相似的两个句子构成的对偶,叫平对。这是最一般最常见的对偶形式。从结构上着眼,又称合璧对。例如:①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②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史记·商君列传》)③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其二,串对,也叫流水对、走马对。一般的对偶句是并行的两个事物的并举相对,如双峰对峙。上下句位置相倒而意思不变。流水对的特点是上下之间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顺承关系等,如流水奔泻、骏马驰骋,不仅一气贯注,而且互为依存。“总之,流水对既要求语意的连贯畅达,又须恪守严整工切的对仗规则。它变传统对仗的双峰对峙为一水奔流,以单行之神,运排律之体;文意贯注,具有流动之美;对仗工整,具有均衡之美;语言活泼,具有变化之美。判断一联诗文是否为流水对,只要切实掌握其‘意串形偶’(即文意贯串、形式对偶)的规律,倒也不是一种难事。”谭汝为著:《诗歌修辞句法与欣赏》,澳门语言学会2003年9月版,第32页。这种对偶形式是在律诗高度繁荣的唐代形成的,至现代已不多用。例如:承接关系型④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刘希夷:《代悲白头翁》)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⑥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因果关系型⑦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递进关系型⑩可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王安石:《示长安君》)B11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李商隐:《重有感》)B12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杜甫:《卜居》)假设关系型B13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李商隐:《春日寄怀》)B14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B15不辨风云色,安知天地心。(张巡:《闻笛》)转折关系型B16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B17腹内虽盈五车读,囊中能有几钱穿。(黄庭坚:《和张沙河招饮》)B18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李商隐:《筹笔驿》)条件关系型B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B20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B21但令有妇如康子,不忧每食叹无鱼。(曾几:《食笋》)取舍关系型B22予与燕雀翔,不随鸿鹄飞。(阮藉:《咏怀》)B2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B24宁为百夫长,胜似一书生。(杨炯:《从军行》)2反对由两个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句子构成的对偶。例如:B25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荀子·解蔽》)B26愚者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商君书·更法》)B2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联》)3借对借对是通过借义或借音的手段求得对仗工整一种形式。其一,借义。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在形式上借用某一意义构成对偶,而实际意义并非此义,而是另外一个意义。例如:B28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头”作为方位词与上句“底”相对,而“石头”又表达了“石头城”的含义。其二,借音。形式上是借用同音字构成对偶,但字义不变。也是一种借对法。B29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借与“沧”同音字“苍”,来和“蓝”字构成颜色相对。4鼎足对鼎足而三,互为对仗。多用于词曲的创作之中,其特点:一是不像律诗中对偶那么严格,不避合掌,讲究重沓,极尽淋漓酣畅的抒情和描写;二是雅俗兼备,意新语俊,具有文气抑扬的变化之美;三是与多种修辞手段比喻、双关、排比、借代、复沓等相结合,相得益彰。例如:B30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马致远:《夜行船·秋思》)B31觑不的水池中一来一往交颈鸳鸯,听不的疏林外一递一声啼红杜鹃,看不的画檐前一上一下斗巧蜘蛛。(徐瑛:《南吕一枝花》)B32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5本句对在一句之中自成对仗,这种形式又叫当句对、就句对。一般对偶,上下句必对,有时容易显得刻板,“本句对”在一句中自相为对,就显得句法灵活,整齐中有错落,别有一种参差美。钱钟书先生考证当句对“此体创于少陵,而定名于义山。”周振甫先生解读钱钟书《当句对》一章时说:“这一则指出,当句对创于杜甫,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上句‘巴峡’对‘巫峡’,‘峡’字重出;下句‘襄阳’对‘洛阳’,‘阳’字重出,全是地名对地名,两对又相对,颇具用心。李商隐‘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上句两‘有’字相对,同时又与下句两‘无’字相对,下句内两‘无’字又自相对。白居易‘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上句‘东涧水’对‘西涧水’,重‘涧水’两字;下句‘南山云’对‘北山云’,又重‘山云’两字,同时两句又相对。赵翼认为这种句法本于王维不确,钱先生在这里给以改正,认为当句对创于杜甫。”①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505页。例如:B33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也。(曹丕:《典论·论文》)B34秦孝公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B35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走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李商隐:《当句有对》) (四)引用传统研究修辞格时,往往偏重驾驭文字的技巧和形式的研究,如引用:凡把前人的经典言论或事迹、古代神话与传说,古典诗句以及谚语、成语和俗语等引进自己的文章里,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就叫引用。也叫“引经据典”或“稽古”。引经据典是我国叙事的一种悠久的传统。《易经》之前虽无经典,但民间歌谣是其庞大的“语库”。《左传》中引证的诗歌,有一些是《诗经》中未见的所谓“逸诗”,其实是更为原始的歌谣。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便是对春秋时代引诗言事、赋诗言志风尚的概括。当然这种“引用”的目的各自不同,《易经》是为了筮占;《左传》等史书中是为了证实;进入诸子百家的文章是为了说理;以后诗文中援引典故,则发展成为一种隐喻性的文学叙事手段。常见的引用方式按形式可分为明引和暗引;按内容又分为正引、反引和改引。1明引直接说出引文的出处,使人一看便知。例如:①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度它。’这话说的就是先生这样的人啊!”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屡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江水》)③唐僧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去救他一救罢。”(《西游记·第八十回》)2暗引不指明引文出处,把引文和本文合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是引文,哪是本文。例如:④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既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怨不在大”是从《尚书·廉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删节而来的。“载舟覆舟”是压缩《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而来的。⑤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这首词上半片暗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东晋诗人谢道韫年少时,一次下大雪,其叔父谢安道:“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十分赞赏,世称“柳絮才”。而伍辑之曾用杨花比雪。苏词巧妙地把这两种比喻联结在一起,“雪似杨花”、“杨花似雪”往复回环地运用,表示了时间的推移和情意的深长。这种暗用是十分成功的典型,它好在读者即使不知道典故何在,也不影响对诗词的鉴赏。⑥虎豹无文,则革享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文心雕龙·情采》)——前两句出自《论语·颜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享,犹犬羊之革享。”后两句出自《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 从其有皮,丹漆若何?”暗引这两个典故,语意相同,而文字略有变化。3正引按照引文的原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⑦至于颠复,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古人云:“……”是《战国策·魏策》中苏代的话。这里引用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观点。4反引后人对前人成句略加改动,变成了相反的意思,有人管这叫“反其意而用之”,或叫作“反引”。例如:⑧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李白:《新浴子》)——诗中引用《楚辞·渔父》中“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诗句时,略改一字,其义完全相反。5化用将引文的词句放到新的语境之中,生出一层新意,进行再创造的使用。又称“改引”或“点化”。例如:⑨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作者第一境界引用的是晏殊《蝶恋花》中的词句,原意写闺妇秋日之怅望,这里改引为追求理想和事业的向往之情;第二境界引用的是柳永的《凤栖梧》,原意是写别后的相思之苦,这里改引为追求理想和事业的艰苦历程;第三境界引用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原意是写意想不到的惊喜,改引后为理想和事业实现后的喜悦。在运用“化用”这一辞格时,人们隐喻性思维并不单单借名言警句、俚言歌谣、诗文典故,表达不易表达或不便直说的意思,使其委婉含蓄。而且还常常从前代诗词中借用名句,有机地融化到自己的构思谋篇之中,塑造新的形象,别开一种意境。古人把这种文学现象称之为“袭故而弥新”,今人又谓之“点化”。先举诗词点化现象。如北宋林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诗,被称为千古绝调。但这并非林逋的创造,而是从江为的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点化而来的,经他改动两字,“竹影”为“疏影”,“桂香”为“暗香”,使淡然静穆的意境,顿生光辉。为什么呢?江为两句诗,一写“竹影”,一写“桂香”,两种事物,缺乏内在联系,不能交相辉映,而林逋改动后,“疏影”和“暗香”,都是咏梅,“疏影”给梅之姿态,以清浅之水陪衬;“暗香”传梅之气韵,用昏黄之月烘托。此梅之形态,雅致传神,情味浓郁,比之原诗,胜出几筹。虽是点化他人诗句,但不失为创造。再如李白学习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将《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化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千古名句。甚至引来民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直接写进《蜀道难》诗中。其次,戏剧点化诗句。如李清照词《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表现了女词人国破家亡,飘泊零落,夫死孀居的愁情,格调十分凄苦悲伤。《西厢记·长亭送别》借用此词尾句,略加改动:“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脑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字面是改舟为车,而境界全非,这里表达了莺莺对张生的依恋不舍之情,已近怅恨。再如元杂剧白朴的《梧桐雨》:“銮驾迁,成都盼。更那堪浮水西飞雁,一声声送上雕鞍。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写唐玄宗安史之乱后仓皇奔蜀路上,看到西飞雁,触动伤怀,思起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的景色。尾句就是点化唐朝诗人贾岛的“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还有小说借用诗词。如《三国演义》一书中出现的诗词韵文二百多首,其中借用前代著名诗人曹操、曹植、杜甫、元稹、白居易和杜牧的诗,达十五首。古典小说借用唐诗宋词例子很多。再如当代历史小说《李自成》也借用诗词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李自成进入洛阳,他的重要谋臣宋献策便在李自成书房门上写了一幅对联:“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此联是杜甫《重经昭陵》中诗句,借其意将闯王比作唐太宗那样的开国英主,一统天下当皇帝。言外之意,作为李自成军师的自己不就成了开国功臣、未来的宰相了吗?这联诗准确地写出了宋献策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抱负和志趣,是塑造小说人物心理的点睛之笔。有趣的是杜甫此联诗还是从南北朝庚信诗“永韬三尺剑,长卷一戎衣”点化而来。“引用”能够达到“化用”的境界则是最佳的效果。然而,有些运用的不适度,就滑入语言游戏的俗套中,古人戏之为“掉书袋”。钱钟书先生曾指出黄庭坚诗中屡用“道山”二字,任渊作注,不知黄庭坚在借典故取意。钱先生据清文学家姚范《援鹑堂笔记》中提供的线索,才在《后汉书·窦章传》中弄清“道山”,即蓬莱道山。因那里曾是藏经秘录之处,后人多以此称馆阁。黄庭坚诗用“道山”作“馆阁”的代称。连古今中外兼通的大学问家钱钟书先生都如此费劲地弄明白一个借用的典故,何况他人了。所以“借用”最忌讳的则是“掉书袋”,最应提倡的运用“借用”,不因读者不了解出处,而影响阅读和欣赏。(五)缩略缩略,又称割裂,是把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割裂开来,取其中的一部分来简化一句话或整个词组的意思。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把它看作借代的一种。我们认为它不存在局部代整体的问题,而是把一些词语节缩,缩略前的词语与缩略后的词语,其词义并没有增减。“缩略”又可分为以下两类:1缩略式省称主要是书名、地名、官名、年号、姓名等的节缩。例如:①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碰不见杨得意(曾荐司马相如于汉武帝)那样的人,只有朗诵着自己的作品来怜惜自己;今天既然遇到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弹上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惭愧的!②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报任安书》)——《吕览》是吕不韦《吕氏春秋》的缩略。③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史记·货殖列传》)——“勃碣”是“渤海”、“碣石山”的割裂。④仲洽《流别》,宏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刘勰:《文心雕龙·序志》)——《流别》是挚虞的《文章流别论》、《翰林》是李充的《翰林论》的割裂。 2缩略式代称古人喜欢在文章中把前人说过的词句斩头去尾地节缩而用。有些便约定俗成地流传下来。例如:⑤陛下友于之情甚笃。(《晋书·冯传》)——陛下您兄弟的情义非常深厚。“友于”语出《尚书·君陈》:“友于兄弟”,这个词组被割裂,用“友于”作“兄弟”的代称。⑥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肖统:《文选序》)——“从流”语出《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这个词组被缩略,便成了“从善如流”的代称。“逆耳”出自《孔子家语·六本》中“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缩略而成“逆耳”一词便成了“忠言”的代称。⑦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北齐书·袁聿修传》)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白居易:《杂感》)——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瓜田李下”即取其义。白居易诗“瓜下”又是“瓜田李下”的缩略。⑧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庚信:《伯母李氏墓志铭》)——“耳顺”语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后“而立”代三十岁,“不惑”代四十岁,“天命”代五十岁,“耳顺”代六十岁的称呼。⑨四海望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刘琨:《劝进表》)——“来苏”是百姓盼望圣主来的解放的心情,语出《尚书·仲虺之诰》:“彳奚我后,后来其苏。”意思是等待我们的君主,君主来了,我们就会获得重生。这里截取“来苏”,来表示“后来其苏”的意思。3缩略创造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中有不少成语是由比较复杂的语句节缩而来的。将比较复杂的语句,运用节缩使其固定为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点。第一,缩略句型,概括成语。成语通常以四字格为基本的形式。但这种四字格,许多并不是语言的原型。例如,“拨乱反正”这一成语,源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不论从内容或从语言形式看,都是由它的语言原型缩略、概括而来,它比语言原型更为精炼、凝固。⑩有枣强令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曰:“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刘肃:《大唐新语·谐谑》)——“生吞活剥”就是从上面的句子中缩略出来的。据《唐诗纪事》说,唐高祖时,枣强县尉张怀庆,喜欢抄袭别人文章,改头换面冒充为自己的作品。当时李义府有一首诗,很受人喜欢。原诗是“镂月为歌扇,裁云做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在李诗每句前面加上两个字,成为“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鉴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不伦不类,于是人们说了上面的话来讽刺他。“生吞活剥”就成为表示生搬硬套这个意思的成语。B11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眉山。(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缩略为“望穿秋水”。B12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柳宗元:《捕蛇者说》)——缩略为“鸡犬不宁”。B13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缩略为“鞭长莫及”。B14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缩略为“倾城倾国”。第二,缩略故事,提炼成语。成语,有些是从神话、寓言故事或历史故事浓缩而来。如:叶公好龙,是从寓言故事浓缩而来。汉代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远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画龙点晴,是从神话故事浓缩而来的。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张)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眼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草木皆兵,是从历史故事浓缩而来。《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陈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京力(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第三,缩略佛教语汇,借用为成语汉语中有大量的成语是缩略佛教语汇,借用为成语的。可以这样说,在汉语外来的成语中,从佛教语汇中缩略而成的成语,约占90%以上。如:一刀两断一尘不染一丝不挂一知半解一厢情愿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千差万别天花乱坠不可思议不知不觉五体投地牛鬼蛇神手忙脚乱心心相印心花怒放少见多怪水到渠成水乳交融水涨船高叶落归根半路出家有口皆碑安身立命抛砖引玉别具只眼作茧自缚昙花一现味同嚼蜡泥牛入海单刀直入空中楼阁现身说法顶礼膜拜拖泥带水虎头蛇尾顺水推舟称心如意借花献佛逢场作戏(六)委婉古人说话写文章时,有时存在很多顾忌;有时担心直说会强烈刺激对方的感情;有时预想直接表达会影响语言效果,因此常常不直说本意,而采取一种委婉曲折的说法,透过字面意思表达说话人的真意所在。这种修辞方法我们称为“委婉”。其种类,一般有:婉言、外交辞令、讳饰和尊称、谦称。1婉言①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项羽本纪》)——张良进来道歉说:“沛公酒量小,禁不起三杯两盏,不能前来辞行。”“不胜杯杓”实际意思是说已经喝醉了。这种用词委婉的修辞手法,往往使得字面意思和要表达的实际思想存在一定的距离。不直说出来是为了避免项羽的加害而避席。②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在这里不直说“你武帝冤屈了我”,而婉转地说“明主不晓”,以避免语言唐突。③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这句虽含有牢骚的情调,但出语委婉,所谓“不才”实有才;所谓“明主”乃不明,因而有才的被不明的君王所弃。2外交辞令④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郡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汉纪》)——曹操给孙权下战书,不直说“带八十万大军渡江”,而用“会猎”,即一块打猎的外交辞令表达。⑤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成公二年》)——如果依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了我,三年之后我将拜谢君王的恩赐。实际是三年后要复仇。3讳饰在古代遇到忌讳的事,如死、病,遇到君王父母之辈不体面的事,晚辈臣下都要“为尊者讳”;还有让人伤心或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换个说法。例如: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⑦若寡人得没于地。(《左传·隐公十一年》)⑧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汉书·萧何传》)“崩殂”、“没于地”、“百岁后”都是“死”的讳饰说法,在封建时代,不同的地位就有不同的讳饰说法,据梁章巨《浪迹丛谈》说,“死”在古代有数十种别称。如:永恒永眠永逝长寐长别永别长诀永诀长辞故世没世下世去世过世殁世离世上述文词都是立足于时间基点上的“转化”,讳饰“死”这个字眼。当然民俗中的词汇就更多了。如:伸腿、睡过去、闭眼、挺尸、断气儿、过去了,都以人死时身体的状态,讳饰“死”的直接说法。道教以“仙逝”、“羽化”、“飞升”暗示死;佛教以“圆寂”、“坐化”、“归西天”、“超脱”等语讳饰“死”的直白。对忌讳的事,有时还要用其它说法加以美化、掩饰。例如:⑨二圣北狩之痛,汉唐之所未有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徽宗、钦宗)二个皇帝被北方的金人虏去耻辱之事。用狩猎掩盖被俘的事。⑩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不说天子逃亡在外,而用“蒙尘”讳饰。B11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女子再嫁在封建时代是不体面的事,所以作者说,母亲自己原想守节,但舅父强迫她改嫁了。B12王婆道:“便是老身十病九痛,怕有些山高水低,预先要置办些送终衣服。难得近处一个财主见老身这般说,布施与我一套衣料……”(《水浒传·第二十四回》)4尊称和谦称 B13不见足下面,已一年了,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足下”是对别人的尊称。B14重以不肖连蹇困顿。(归有光:《祭外舅魏光禄文》)——“不肖”是不贤的意思,这里是作者谦称。汉语中的称谓无论是尊称还是谦称都是多得不可胜数,因而单纯地从修辞格上还不能说清这一修辞方式的本质。因为:(一)不同的人物因地位高低的不同,对同一人物所使用的称谓断然不同;(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同一个人所使用的称谓有所差异;(三)同一个人因亲疏关系的变化对同一人所使用的称谓也相应变化。这就是说它有一个语用环境的问题。研究尊称和谦称都必须考虑它特定的语言背境。另外尊称和谦称对立性的变化在汉语中常常用一个相同的词素构成的同一形式表达。如:“下”字的本意,含有地位低下或品性、能力低下的意思,将其用在下级或晚辈的称呼,大部分还是合适的。诸如“下工”、“下僚”、“下手”、“下司”、“部下”等。也有部分含有贬低、歧视或自谦、自贱的意思,“使下”是仆人的俗称,宋代程大昌在《演繁露续集·唐宪衔使头使下》中解释说:“今世俗之语,以仆从为使下。”“下人”、“下工”是技能低的工匠的俗称。“下臣”、“下官”是下僚对上司的谦称。“下妾”是古代妇女自贱之称。然而,“下”字并非只是“卑”,与它构成的词可以用在卑与尊两种截然相反的称谓中。诸如“陛下”、“殿下”、“第下”、“麾下”、“阁下”等。“陛下”就是封建社会中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尊称。“陛”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蔡邕在《独断》中作解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在卑达尊之意也。”“殿下”、“第下”、“麾下”都同此意,因卑达尊。(七)夸饰夸饰是古汉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也叫“夸张”。《文心雕龙·夸饰》篇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披,夸饰恒存。”其特点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的某一方面作扩大或缩小的表达,给人以突出的异乎寻常的感觉。恰如东汉王充的《论衡·艺增》篇所指出的:“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其种类有扩大夸饰、缩小夸饰、超前夸饰和融合夸饰。1扩大夸饰就是把事物的数量、性质、状态、作用、特征等往大、高、深、多的方向的夸张。例如:①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②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④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2缩小夸饰即向事物小、少的方向夸张,且常用“一”、“寸”、“点”、“滴”等数量词。例如:①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白居易:《梦仙诗》) ②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③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⑤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司马迁:《报任安书》)3超前夸饰是把发生在后面的事情,提到前面,在时间上进行了超前。例如:①“请”字儿未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早飞去莺莺跟前,“姐姐”呼之,诺诺连声。(王实甫:《西厢记·请宴》)②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4融合夸饰就是把比喻、借代、用典等修辞方式与夸饰融合在一起。例如:①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孙子兵法·军争》)——这一连的比喻和夸张融合在一起,说明军事行动的各种状态。②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四句“如……”是比喻、夸饰、对偶、排比的个饰方式互相融合。③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曹植:《与吴季重书》)——萧曹,即汉代名相萧何、曹参。卫霍,即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俦,同辈;侔,等同。这里借典故来夸张地描写吴季重的文才与武略。(八)互文唐·贾公彦在《礼仪注疏》中指出:“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互文见义,彼此渗透,是古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专门写了“互文相足”一则,他说:“《礼记·坊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郑注:‘“约”与“先”互言尔;君子“约”则小人“多”矣,小人“先”则君子“后”矣。孔能触类旁通,《左传》宣公十二年:‘随武子曰:“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正义》:‘言“贵有常尊”,则当云“贱有常卑”,而云“贱有等威”者,威仪、等差,文兼贵贱,既属“常尊”于贵,遂属“等威”于“贱”,使互相发明耳’。……数节捉置一处,‘互文相足’之法更可了然。”可分为三类:本句互文、对偶互文和鼎足互文。1本句互文指一个句子里的两个事物(两个词语)的互见。①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雄兔与雌兔的脚都扑朔,眼都迷离。正因为如此才“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雾气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地。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客人皆下马,然后又同登舟船。④我叹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我嗟叹路长日暮。③陵阳佳地昔年游,谢眺青山李白楼。(陆龟蒙:《怀宛陵旧游》)——谢眺李白游过的青山、登过的楼台。2对偶互文指上下句各说一事,但上句隐含着下句,下句渗透着上句,彼此呼应,理脉相通。例如: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皎皎的牵牛星、河汉女啊!②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在墓地的四周种上松柏和梧桐树。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境遇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欢喜和悲痛。也就是说不因环境的好而喜,也不因环境的坏而悲;不因自己的际遇好而喜,也不因自己的际遇坏而悲。如此复杂的思想情感只用了八个字就表达出来了,何等的省俭。④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氵邑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微风轻轻,翠竹轻摇;细雨丝丝,荷花娇艳。前一句风中有雨,从“净”字中可以体味;后一句雨中有风,从“香”字中可以会心。两句中“翠”、“红”;“娟娟”、“冉冉”;“净”、“香”是三组形容词互文,构成了含蓄蕴藉的优美意境。⑤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储光羲:《钓鱼湾》)——“疑水浅”是因为潭水很清,水太浅往往无鱼,但潭里荷叶动了,有鱼说明水并不浅,只能根据荷动判断有鱼,因而“疑”又有道理。3鼎足互文指三句互文见义。例如:①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绿野”、“平泉”、“东山”分别指唐朝名相裴度、李德裕和东晋宰相谢安退隐所居之地。这三地的“风烟”、“草木”、“歌酒”寄寓了他们高洁的志趣。②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刘辰翁:《柳梢青·春感》)——即“辇下”、“山中”、“海上”的“风光”、“岁月”、“心情”,构成一条心灵的历程,过去是“辇下”故都生活,现在是“山中”隐居生活,未来是“海上”对抗元复明斗争的向往。4关于互文与变文的区别修辞学上的“互文”应与训诂学上的“互文”相区别。训诂学上讲的“互文”,实际上是“变文”,就是“变词以成文”(清·王筠《说文句读》)。避免同义词语重复使用,错综词彩。如《汉书·黥布传》:“前年杀彭越,往年杀韩信。”张晏注释说:“往年与前年,同耳,文相避也。”“前年”就是“往年” ,同义词的变化使用。又如韩愈《马说》:“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耶”、“也”也是同义反复。再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一连串的同义或近义的词错综使用,不仅避免了同一动词的重复使用,而且词彩调配增强了文势。(九)回文用循环往复的语言形式,表现事物或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修辞方式。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称它为“极求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以回文形式结构的诗词,又叫回文诗,是古代文人墨客颇感兴趣的一种形式。但现在这种形式已不多用了。回文修辞表现形式分为几种:1散句回文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八十一章》)③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⑤藤来缠葛,葛来缠藤。藤来缠葛,东西旁旅难行;葛去缠藤,南北经商怎进。(《西游记·第八十回》)2逐句回文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暖融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苏轼:《菩萨蛮·冬闺怨》)3半体回文一首诗或词的下半阙,正好是上半阙的倒读,形成半体回文。例如:①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澈映妍华,倒绿枝寒风挂。挂风寒枝绿倒,华妍映澈清波。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苏轼:《西江月·咏梅》)②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村深。客倦留酣饮,身闲累苦吟。吟苦累闲身,饮酣留倦客。深村晚菊黄,旷野平芜碧。(王安石:《无题》)4整体回文 今古垂芳遗庙立,拜瞻空恨一秦奸。森森柏树枝南向,凛凛忠魂夜北看。心赤负冤沉狱死,草青埋骨痛碑残。钦徽是日无家返,深怨谗书封蜡丸。这首诗倒读,便成了:丸蜡封书谗怨深,返家无日是徽饮。残碑痛骨埋青草,死狱沉冤负赤心。看北夜魂忠凛凛,向南枝树柏森森。奸秦一恨空瞻拜,立庙遗芳垂古今。(清·张奕光:《岳武穆王墓》)(十)层递古人写议论文常把许多层的意思,依照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低到高,或反之,一层层地铺排开来,并且逐一以前一层意思为依照,递进中推出新意。可称谓“层递”。1递增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老子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朴素的辩证法,一即道,二即矛盾对立统一,三即代表万物。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一层深一层地说明“人和”的重要性。③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这里四个层次的递进说明获取知识途径的重要性。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康节:《数字诗》)——巧妙地运用一至十数字的递进,寥寥几笔便描绘了风景宜人的乡村画图。2递减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三鼓叙述了士气由盛而衰,依次递减。②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避之。(《孙子·谋攻》)——按自己军队与敌人的比由多到少,依次递减地说明了作战的原则和方法。③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其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从“佳人”到“丽人”,再到“美人”,一层一层地递减,最后突出东邻之女具有绝代姿容。④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⑤ 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秀才考试戏笔》)第十章文言的标点、注释和今译文言文是记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主要的语言工具,这在世界上都是无以伦比的。因而,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子孙后代的工作。”而这项浩繁而巨大的工程最基本的功力则是文言今译。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是我国文言文成熟、规范的阶段,其代表著作是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其中《左传》、《战国策》、《史记》的基本词汇、语法结构、叙事体例等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乃至后代古文家声称“文必秦汉”。与时推移,文言文的主要缺点脱离口语日趋明显。特别是唐代以来出现了白话文,与文言文分庭抗礼,终至上个世纪20年代被白话文所取代,文言文成为了历史的遗产。文言文和白话文虽然在词汇、虚字、句式上有差异,但实质是一种民族语言。在二者长期互为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最为人们常见的交流方式便是古文今译。今译可以帮助读者“摆脱古籍原著的文字烦难,直接从现代语言去了解一个历史过程,一种哲学思想的活动,一篇文学著作的意境”(李一氓《论古籍和古籍整理》),直接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解放后,周总理亲自主持了二十四史的校点和整理,为中国史籍的今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文言今译有三个流程:标点、注释和翻译。一、文言的标点(一)关于句读古人写文章是不加标点的,断句是后人读古书时所用,但不像现在的标点科学。一般来说,读到一句话完了,便在末尾这个字的旁边加一个“。”叫做“句”;一句话未完,便在需要停顿的那个字的右下角用一个“、”叫做“读(dòu)”。二者合起来称为“句读”。这样做基本上只起断句作用。古代对“句读”的训练很重视,早在二千多年前,《礼记·学记》就有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这是说学生读书开始要用一年的时间,学习经典断句,了解经典旨意。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也。”这样的教学法一直延续到清末。因为句读虽然还不能帮助人们彻底读懂古书,但它是读懂古书的起点。句读没有错误,就可以证明对古书的理解基本正确;如果句读有错误,那就说明对古书的某些词句还没有读懂。古代断句要很有学问的人才能做。《后汉书·班昭传》说:“汉书始出,多未能读者。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从宋朝开始,刻书始有句读。虽然给读书人一些便利,但毕竟很有限。大量的古籍需学者句读。直到1919年推行新式标点符号以后,才陆续有了标点的古籍书出版。尽管标点符号对书面语的表情达意有着“句读”不可比拟的优长,但“句读” 断句仍然是基础。作为一门学问,无论是对古籍整理,出版标点本古籍,还是阅读古书,都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就曾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文学系学生讲授过古书“句读”的课程,而且讲稿印成《古书之句读》一书,195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书名改为《古书句读释例》。在今天,对于我们大学中文系学生,以及从事图书、档案、文物等工作的同志,此学问仍然是必需的。(一)关于标点标点古文,既是学习古文的关键,又是一个人阅读古文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古代读书人不懂得语法,但长期地学习和运用古文,培养了自己很强的语感,他们也能自觉地断句。而我们今天学习了语法,懂得了古汉语的特殊用法及其变化规律,为什么有时还不能顺利地断句、标点古文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古汉语语感。增强语感决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的培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语感对标点古文是大不一样的。除此而外,是不是还有些方法需要掌握呢?许多古汉语的教材或专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标点古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标点古文的要求与原则,并引用点错、标错的例句,说明因不明词义、不通文法、不识音韵以致误,无疑这些都是对的。但一谈到标点方法,不是一概而论,便囫囵而过,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这说不清又讲不透的问题。要想把这个复杂的事情归纳出一些具体的方法,确实不容易,但不等于没有规律和方法可依循。下面就一般情况,谈几点:第一,标点之前要“胸有全局”,先把要标点的古文反复多看几遍,脑子里有一个大体印象。如洪诚《训诂学讲义》所说:点句遇到难通的地方,先把能点断的地方点断,读完全篇,再解决难点。理解全文的意义,有些难点自然迎刃而解。因为局部的问题和整体的意义相联系,前后比较可以明确。一句与一章一篇相联系;一篇与全书中其他的篇章有联系。本句难懂,读完一篇就能懂;抽读全书中某一篇发生疑难,如果从头读来,就不一定发生疑难。当然要细心看,才能贯通全文。从文章的整体关系出发,把握住全文记的是什么事或论说的是什么问题,然后由语言分析入手,把全文分成若干个句群,并从每一个句群中找出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是记叙文,就找出主要人物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件、时间、地点等;如果是论说文,就找出论点、论据及论证的方法等。这样,由粗到细,由大到小,便可先断开。断开后再反复推敲,对疑难之处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点法进行比较,择善而从。第二,在标点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古今不同的词义和词类活用,要识别古今字、通假字和特殊句式,要准确地掌握古代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庙名、年号以及度量衡等。以古代地理“南京”一词为例:①在唐代南京指成都府,因其在国都长安之南;②在北宋指河南应天府商丘,因其在国都开封之南;③在明代指江南应天府(江苏南京),与国都燕京(北京)相对而言;④在辽代指北京城西南;⑤在金代指河南开封市。 再如“山东”:①战国时主要指函谷关以东的六国,与秦国相对而言;这个“山”指的是华山和崤山;②后代指太行山以东的齐鲁地区。以古代数词“亿”的演化为例:《国语·越语》:“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这一例句经常出现在古代汉语的一些书籍里,其中对数词“亿”的翻译,多数都译为“一亿”。如《古代汉语语法》①,译为:“现在吴王夫差有一亿零三千人穿着水犀皮的铠甲。”《古汉语表达例话》②,此句译为:“现在吴王夫差穿着水犀皮的铠甲的士兵有一亿零三千人。”我们不用再列举了,根据当时中国人口的总数量去审视,没有也不可能有某个诸侯国拥有一亿人以上的军队。可见,上述翻译有误。①唐瑞琮著《古代汉语语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2页。②汤可敬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5页。“亿”能够表达两种不同的进位数,早在郑玄的注、孔颖达的疏已说得十分清楚了。《礼记·内则第十二》:“降德于众兆民。”郑玄注:“万亿曰兆”,孔颖达疏:“云‘万亿曰兆’者,依如算法,亿之数有大小二法,其小数以十为等,十万为亿,十亿为兆也。其大数以万为等,万至万,是万万为亿,又从亿而数至万亿曰兆,亿亿曰秭,故《诗·颂》毛传云:‘数万至万曰亿,数亿至亿曰秭。’兆在亿秭之间,是大数之法。郑以此据天子天下之民,故以大数言之。《诗·魏风》刺在位贪残,魏国褊小,不应过多,故以小数言之,故云‘十万曰亿。’”③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828页。“亿”表达两种算法,在秦汉时期是通用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讲李陵以不满五千的兵马与匈奴转战时说:“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又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这件事,“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杀伤匈奴亦万余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讲到这件事很激愤,用“亿万”一词,表达约近“十万”之敌,与事实上“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是一致的。现今出版的辞书和古籍注释常常把数词“亿”表达的不同的进位数平列地解释,使人难以把握这些不同的义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演变。《汉语大词典》释“亿”:“古代或以十万为亿,或以万万为亿,今定为后者。”此说不确。古代向现代的演变,“亿”的十万之说逐渐消亡,而万万之说则随着社会交际和经济生活的需要,日趋明确。从数学史的发展来看,“亿”作为数词的义项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统一于万万为亿。北周·甄鸾《数术记遗》中谈到“亿”的上中下三种进位法演变时说:“其下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也;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下数浅短,计事则不尽;上数宏廓,世不可用;故其传业惟以中数耳。”甄鸾讲的三种进位法当中,按十进位则不够用,按乘方进位则数量太大用不着,因而社会交际活动中大都以万万进位来表达。此书问世的六世纪或更早,直到宋元,均以万万进位记大数,所以,清末至解放前我国四亿五千万人口统称四万万五千万。第三,语序中的核心词是动词,要把与动词有关的前后名词和词组组合成句子,看看是否字句通顺、符合情理、符合语法。 以句子为单位,动词常作谓语,是构成句子的核心。一般说来,在动词前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可能是主语;在动词后面跟动词发生意义、结构关系的词和词组,不是宾语,就是补语。定语、状语在中心词之前,补语在中心语之后。其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1大多情况下,古汉语中最突出的特殊语序是宾语前置;2有些情况下,古汉语出现定语后置;3句子成分的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常见的,不过古汉语中成分省略现象更多一些,更复杂一些,而且有些是古汉语特有的。第四,利用虚词的特点进行断句。1发语词和句首语气助词“唯、盖、夫、且夫、今夫、若夫”等的前面,大都可以点断。例如:①夫兵,犹火也;弗战,将自焚也。(《左传·隐公四年》)②且夫天下游士,离亲属,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者,盖日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张良传》)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范仲淹:《岳阳楼记》)2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的“也、矣、焉、耳”等;表疑问的“乎、欤、邪、哉”等;以及表祈使、表感叹的。注意句尾语气词有时是一个,有时两个连用,甚至三个连用。在句尾语气词的后面,大都可以点断。例如:④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柳宗元:《封建论》)——这段话断句24处,其中借助句尾语气词断句10处,还有一处是发语词“盖”。3表示对话关系的词,常见的有“问”、“云”、“曰”等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点断。例如:⑤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阳货》)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彭端淑:《为学》)——这段话4处用“曰”这一对话关系的词,将话语层次点断,而外还有2处用了句尾语气词。4借助复句的关联词断句,要注意点断的地方,是恰好在关联词处,还是在关联词前后。不管什么样的情况,关联词都有助于我们把握复句关系而断句。下面分类举例:(1)并列关系复句常见的关联词语:又、亦、并、且、而⑦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此句用关联词“又”表并列,又出现2处句尾语气词,点断十分明了。⑧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老子·二十五章》)⑨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魏学:《核舟记》)(2)承接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因、遂、犹、又、便、即、乃、则、然后、然、而 ⑩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史记·项羽本纪》)——“因”表承接,可译为“就”、“于是”。B1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列子·汤问》)——“犹”表承接,可译为“还”。B12事须差配,然付脚钱。(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差(chāi)配”:差派。“然”表承接,可译为“于是”、“就”。(3)递进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况、而况、且、尚、非徒……而又……、犹……况……B13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B14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战国策·赵策》)B1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4)选择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有:或、将、且、其、抑、宁……宁、非……即、非……则、宁……不B16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B17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也。(《孟子·万章》)——远、近:疏远还是接近君主。去、不去:指朝廷。洁,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干净。B18臣闻鄙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战国策·韩策》)(5)转折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有:虽、抑、而、然、徒、但、顾、独、犹、幸、反是、虽……然、虽……则、虽……岂B19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B20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B2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6)因果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有:故、以故、是故、是以、以是、由是、因、以、所以、之所以、以……故……、惟……故……B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B23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王充:《论衡·状留》)B24吾固曰: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刘禹锡:《天论》)——“固”,犹“故”。(7)假设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如、若、苟、倘、使、倘使、而、则、微、犹、设、其、所、令、诚、今、必、信、假使、假令、但使、且使、纵B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B26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B27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8)条件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有:但、必、自非、无、微、自非……则……、任……也……、无……皆……B28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B29自非显才高行,安可强冠之哉!(《西京杂记》卷四) B30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第五,利用修辞的特征进行断句。古文,特别是骈散相间的文章,大量使用对偶、对比、层递、排比、回文等这些在句式上有明显特征的修辞格,把握这些修辞格有助于断句。举一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这段话断句19处,就有13处是对偶、排比句,通过对偶句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似这些特征的认识,可以有助于断句。再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段话几乎都是对偶句,相对散文的断句要明快一些。总之,断句标点古文,涉及到了古汉语语法和修辞、古代历史、文化和习俗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它不单纯是操作的方法,而是反映了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正如唐人李济翁《资暇集》所说:“学识何如观点书。”因此说,“句读”之学,标点古文,只有靠多读多练多实践,水到渠成积累功。二、古文的注释阅读古文,通常需要参看注释。因为语言的发展变化,历代典章制度的变异,以及习俗风情的流变,都会导致后人对古书中的一些话读不懂了。于是就要有专家对古书作注释。古书的注释,有现代人作的,有古人作的,但现代人作注释也离不开汉唐以至明清人作的古注。中国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文献的研究,而其中了解词语的意义是研读文献的首要任务,所以语义学在先秦时期便发展起来,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点。以解释文献词语为目的早期语义学,便奠定了传统训诂学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古文的注释上。(一)古注的体例我国古书注释源远流长,注家不一,创造了多种注释体例,简单介绍如下:1传注体传注体是汉代学者创造的注释体例。所谓“传”,指秦汉之际,把儒家“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 。如毛亨对《诗经》的注释就叫“毛传”;孔安国对《尚书》的注释就叫“孔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的解说和阐释,所以都称为“传”。汉代主要是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因此,传统都把“传”看作是专指对经的解释。郑玄开创了“注”的体式,很有影响。东汉以后,对古书的注释不再称“传”,而称“注”。这虽然是一种通称,但在汉代也有其特色。这就是汉代的注释比较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解释。因此,汉注对后代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笺”也是注,注诗就称为“笺”,表述个人见解,阐明并订正“传”文。后人将“笺”与“注”、“识”、“证”连文,“笺注”、“笺识”、“笺证”就等于注释,没有阐明并订正“传”文的意思了。2义疏体义疏体是南北朝以后出现的注释体例。顾名思义,“义疏”,即疏通其义。它是相对“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尽管疏中也有辨别字、词读音的内容,但主要是从意义方面疏通难点,所以,“疏”的实质也就是“义疏”。这一方面是因为后人读汉注时感到陌生了,另一方面也对汉注加以补充和订正。例如:《礼记》是汉代郑玄注,唐初孔颖达疏。《庄子》是晋代郭象注,唐代成玄英疏。唐初学者们对前人的义疏的整理分析、订正补充,也叫“正义”。这是由于为统一,采取了行政手段,所谓“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正”。 3集解体“集解”有两种情况:一是解释经和传。如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另一是汇集众注的一种体例。如晋代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一部重要的典籍,注解不止一家,有人把各家对一部书的注解选取、汇集在一起,有时也参加己意,对诸说是非长短按断。这类汇释的长处是使后人一下子便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开拓思路,避免重复探索和考证。朱熹是宋朝著名的注释家,他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既能吸取汉唐人的注解长处,又能用简洁明白的话语解释古书的词句。到了清代,我国传统的小学(音韵、文字、训诂)发展到了高峰,推进清代古书注释。一是范围广,前人作过注的,清人几乎全部重新作注;前人没有作过注的,清人也作了注。二是质量高,清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能纠正汉唐人注解中的一些错误,或者解决汉唐人没有能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二)古注的内容古注的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正字首先要进行正字,将形讹字改正过来。注音注音分直音、如字、反切、读如、读若、读近、读为、读曰等。解义有解释字义、词义、句义及篇章等内容。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大体上便是传统训诂学所研究的内容,即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按照词的产生和演变规律以求词义。这是一门很见功力的学问。如:《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辑成书的,东汉高诱作注,宋代已有散失,今本出于北宋曾巩修补重编,鲍照曾根据曾巩重编本改定次序,作《战国策注》;元代吴师道根据鲍本而驳正其失误,参照南宋姚宏整理的注本作《战国策校注》,是古代最有权威的版本。其中《赵策四》讲赵太后拒绝群臣进谏,群臣无法可施的时候,“左师触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清代乾隆进士王念孙晚年著书,以学识渊博、尤专训诂著称于世。他在《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有“触”、“揖之”的条目,他说: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龙言”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据姚云:“一本无‘言’字。”则姚本有“言”字明矣。而今刻姚本亦无“言”字,则后人因鲍本改之也。《汉书·古今人表》正作“左师触龙”。又,《荀子·议兵篇》注曰:“《战国策》赵有左师触龙。”《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策曰“左师触龙言愿见。”皆其明证矣。……吴曰:“揖之,《史》云‘胥之’,当是。”念孙案:吴说是也。《集解》曰:“胥,犹须也。”《御览》引此策作“盛气而须之”。隶书“胥”字作“”,因讹而为“”,后人又加手旁耳。下文言“入而徐趋”。则此时触龙尚未入,太后无缘揖之也。此假说被一百年后的出土文物所证实。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古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约成书于秦汉之际),正好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由此可见清代文字学家王念孙的训诂功力。释事是对人名、地名、史实、词语出处、典章制度、典故来源等的说明与考证。评论是注释者对正文所阐述的文字内容的看法和意见,供后人阅读参考。当然,在这几个方面,每个注释家都有所侧重。李善的《文选注》侧重于注明典故的出处。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侧重于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更注重史料的拾遗补阙,史实的针贬详说。以裴注为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死后130多年,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他广泛收集史料,如其所言“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搜集的史料分四个方面:一、原著不载,又应存录的,“毕取以补其阙”;二、同说一事而事实有出入的。又难以判定,“皆抄纳以备异闻”;三、纰谬之处,言不附理,则“矫正以惩其妄”;四、对陈寿所述史实与史评的再评价。这样,裴注的文字比《三国志》原著的文字多三倍,成为注书之最。对此,有些史学家不赞成,王通、刘知几都讥其繁芜,叶适则认为“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清代学者也有很推重裴注的。但无论如何评价,都不可抹杀其保存古代资料的价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珍贵。(三)古注的术语古注重要的术语有:1“某,某”、“某,某也”、“某者,某也”,是直言某词解释某词,被释词在前,释词在后。例如:A、《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雎鸠,王雎也。”B、《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郑玄注:“建,立也。…… 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C、《礼记·杂记》:“子贡观于蜡。”郑玄注:“蜡也者,索也。”2“曰”、“为”、“谓之”、“为之”,相当于“叫”、“叫做”,释词在前,被释词在后。例如:A、《诗注·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靡。”《毛传》:“水草交谓之糜。”B、《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用“之谓”这个术语指明“性”、“道”、“教”的含义。C、《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用“是谓”这一术语指明“辰”。3“谓”、“言”,“以言”、“此言”,这一组术语用来解释词语。“谓”一般用来解释文义,“言”不但解释词,而且往往串讲意义。被释词在前,释词在后。例如:A、《诗经·曹风·蜉蝣》:“麻衣如雪。”《毛传》:“如雪,言鲜洁。”B、《诗经·北风·旄丘》:“孤裘蒙戎。”《毛传》:“蒙戎,以言乱也。”C、《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郑玄笺:“此言牧人有余力则取薪蒸,捕禽兽以来归也。”4“犹”其一,通常用在两个词之间,以后者解释前者,以近义词作比况的。例如:A、《礼记·文王世子》:“众安得不喻焉。”卷注:“喻,犹晓也。”B、《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C、《仪礼·士冠礼》:“永受胡福。”郑注:“胡,犹遐也,远也,远,无穷。”其二,以引申义为训解的。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其三,以本字解释借字。例如:《诗经·大雅·民劳》:“戎虽小子。”其中的戎,犹女(汝)也。其四,以今语释古语的。例如:《诗经·魏风·葛屦》:“掺掺女手。”《毛传》:“掺掺,犹纤纤也。”其五,以今字释古字的。例如:《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其中的皇皇犹煌煌也。5“貌”、“然”、“之貌”、“之状”指事物的形状,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所解释的往往是形容词或副词。例如:①君子坦荡荡。(《论语·泰泊》)——“坦荡荡”,宽广貌。②忧心殷殷。(《诗经·邺风·北门》)——心为之忧殷殷然。6“古曰”、“今曰”、“古谓”、“今谓”。例如:乐尔妻弩。(《礼记·中庸》)——“弩”,古者谓子孙曰弩。7“浑言”、“析言”、“统言”、“通言”。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例如:走,趋也。(《说文·走部》)——析言之为:徐行曰行,疾行曰趋,急趋曰走。8“互文”、“互辞”、“互言”。凡是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的地方,叫做“互文”,也称“互辞”、“互言”。例如:动天地、感鬼神。(《诗经·大序》)——天地云“动”、鬼神云“感”,互言耳。 三、古文的今译古文今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把古文译成现代文。它是汉语、文史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表现,是学习古文的一种最常用的办法。(一)今译的要求在古文今译当中,一般把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总结外文翻译经验时提出的“信”、“达”、“雅”,也作为自己的标准。所谓“信”:就是要准确。忠实于原文,不得望文生义,任意增减。所谓“达”:就是要通顺流畅,表意明确,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所谓“雅”:就是要生动优美地再现原著。既合乎规范,又注意文采。其中“信”是最基本的要求。举一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把其中“为”字省去的宾语“我”补上,就是“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可以翻译为:给我打破沛公军!这正是“大怒”的语气,跟项羽叱咤风云的英雄性格相符。有的将此句译为:“为了击破刘邦的军队!”把“为”字理解成表目的的“为了”。一下变成一种平心静气的叙述,跟原著的语气有了相当大的距离。可见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非下苦功完美地、准确地再现原著的风貌不行。(二)今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散文一般直译,韵文和散文中运用修辞格式的句子可以意译。1直译就是按原文逐词逐句地翻译。按照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语言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的字、词、句要一一对应,字字有着落,句句相照应。对于初学古汉语的人来说,采用直译的方法训练最有效。例如: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人们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谁能够没有疑惑?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凭借船舟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渡过江河。2意译对古汉语和现代语语言规律的对应关系,不作十分严格的要求,只按照原文内容大意来译的翻译方法,就是意译。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直译):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意译):目光短浅的人哪里了解有抱负的人的远大志向呢?②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鸿门宴》)——(直译):连秋天里鸟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细小的财物也不敢接近。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於国也》)——(直译):如果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耻笑跑一百步的,那怎么样?——(意译):如果那些逃了五十步的人去耻笑逃了一百步的人,这对不对呢? 从上面例句可知,如果有的词句无法直译,或者译后很别扭,则用意译。但意译不是无中生有的译,它仍以忠实于原文内容为标准,只不过意译与直译手段不相同罢了。例如直译和意译都可以补充某些字词,但直译的“补”,是译文对原文省略的某些句子成分,给予了补充。而意译,并不是原文的某些句子成分省略,也不需要“补出”原文的什么成分,只是为了弥补直译不能明白晓畅地再现原文之处,才添加了一些原文没有的话。意译比较适用于古诗词和韵文的今译。对古代散文的今译,一般以直译为主,在特殊句式和修辞格式之处,为了弥补直译的不足,才辅之意译。(三)直译的方法下面着重讲一下直译的具体方法,一般归纳为“对”、“补”、“删”、“换”、“留”、“调”六个方面:第一,“对”: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对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复音词。例如: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这种)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亡。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习了又按时温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件差事吗?”第二,“补”:补充省略了的各种句子成分。例如:①补出主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人)看见渔人,便十分惊讶,问他从哪里来。(渔人)都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便邀请他回到家里。②补出谓语:为一说,使与书俱。(袁枚:《黄生借书说》)——写了这篇文章,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③补出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三国志·赤壁之战》)——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了房檐下。④补出兼语: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让(军官)侮辱自己,来激怒他属下的隶役。⑤补出定语的中心词: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病梅馆记》)——劈去直的(枝条),压抑它的生气。⑥补出介词:引避道左。(马中锡:《中山狼传》)——牵驴退避(在)左边。⑦补出量词: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⑧补出介词的宾语:为具牛酒饭食。(《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为(她)备办了牛肉、美酒和饭食。⑨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补出相应成分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驴子忍不住怒气,用蹄子踢它。⑩补出必要的关联词: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列子·愚公移山》)——苦于山北面的阻塞,出入的迂回曲析,(因而)召集全家人商量说。补出关联词“因而”。B11补出分数表示的成分。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十一”补成“十分之一”。第三,删。删去,就是不必翻译。例如:1删去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的虚词。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愚公移山》)——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删去“者”。②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打仗,凭的是勇气。删去“夫”、“也”。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一个男人不种田,有人就会挨饿,一个女人不织布,有人就会受冻。删去“之”。2删去偏义复词中无实在意义的词。①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孝文帝临终前,告诫太子说:“假使国家有紧急情况,周亚夫真正可以率领士兵。”“缓急”偏用“急”义,指紧急情况,“缓”是陪衬,对译时删去。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其中官员提拔、惩罚、表扬、批评的标准,不应该不同。删去“同”。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实指劳作,“息”是陪衬,对译时删去。3删去表敬副词。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以为这个人是勇士……。删去“窃”。②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希望你老人家听听。删去“垂”。③太后曰:“敬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说:“好的”。删去“敬”。第四,换:就是用意义相同的现词替换古文中的词语。例如:1用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替换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欧阳修:《卖油翁》)——把“汝”换作“你”,“吾”换作“我”。2用现代汉语的单音词替换古文中意义相同的单音词。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把副词“咸”替换作“都”。3注意替换古今形同义异的双音词。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把“初一”换作“刚刚开始”。4用本字替换通假字,用今字替换古字。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鸿门宴》)——用本字“早”替换通假字“蚤”。②文理有疏密。(沈括:《活板》)——用今字“纹”替换古字“文”。第五,留:就是保留。1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和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保留,不必翻译。例如: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2古文中的成语和习惯用语已为现代汉语所继承的,应予保留。例如:“狐假虎威”、“大器晚成”、“走投无路”等等。第六,调:就是调整语序。把古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进行调整。例如:1调整前置的宾语。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2调整后置的定语。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子孙。3调整倒置的主语和谓语。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4调整介词结构的位置。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在长勺打战。5调整互文见义的句子。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②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烟雾和月亮笼罩着寒水和沙滩。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在东西南北狂叫着,骚扰着。6调整互文同义的句子。①孤不度德量力。(《三国志·隆中对》) ——我没有估量我的德行和能力。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重重叠叠的悬岩和峭壁,隐蔽了天空和太阳。(四)译文范例狼〔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省略量词“个”)屠户(动词作名词),晚上回来,担子中肉没有了,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屠只(止”同,“只”,副词)有剩骨头。路上两狼,紧跟(原意“连结”)走很远。屠户惧,投以骨。一害怕,投把(介词)骨(“投以骨”即“以骨投之”。“之”指代“两狼”,省略)。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狼得到骨头停止(动词),一狼仍然跟着(动词)。再投它(指代“狼”,“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即“复投之以骨”的省略),后狼停止(动词)可是(连词,表转折)前狼又到。骨已尽矣,而两狼之骨头已经(副词)完了(语助词,表肯定),但是(连词,表转折)两(只)狼(助词,并驱如故。屠大窘(jiǒnɡ),恐前后受其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起追赶如同原来。屠户很困迫,恐怕前后受到它们的(指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代“两狼”)进攻(名词作动词)。看田野有麦场,麦场主人堆柴(“薪”后省略介其中,苫(shàn)蔽成丘。词“于”)它的(指代“麦场”)中间,用席子(名词作状语,表工具)遮盖成小山。屠乃奔倚其下,弛(chí)屠户就(副词,也作连词)跑着靠(介词“于”省略)它的(指代“积薪”)下面,放下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dāndān)相向。少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方位词作动词),注视(“眈眈”合译)相互朝着。一(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去,其中(“其”在数词前译为“其中”)一(省略名 犬坐于前。词“狼”)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表状态)坐在(介词)前头(介词宾语,介宾结构久之,目似瞑(mínɡ),意暇(xiá)作“坐”的补语)。很久(语助词,起补充音节作用),眼像闭着,神情悠闲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很。屠户突然起来,拿(介词)刀砍狼头,又几刀杀死它(指代“犬坐于前的狼”)。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正想走(句首主语“屠”省略),回头看见堆积柴禾后面,一(只)狼打洞(名词作其中,意将隧动词,“洞”后介词“于”省略)它的(指代“积薪”)里面,想要钻洞(名词作动词)入以攻其后也。进去(用法同“而”。连词,表顺承)攻击他(指代“屠户”)身后呀(语助词,表陈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述)。身子已经(副词)半截进入,只(副词)露出屁股尾巴。屠户从(介词)后面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砍断它的(指代“意将隧入的狼”)大腿,也(副词)杀死它。才(副词)领悟前面狼假寐(mèi),盖以诱狼假睡觉(句首主语“屠”省略),原来(副词)用(介词。介词宾语“之”省略)迷(yòu)敌。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惑敌人。狼也(副词)狡猾(语助词,表感叹),然而(连词,表转折)一会儿,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只)(名词“狼”省略)死了,禽兽(偏义复词)的诡诈(“变诈”合译)多少(“几何”哉?止增笑耳。合译)呢(语助词,表反问)?只(副词)增添笑料罢了(语助词,表结果。)译文(直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半路遇上两只狼,跟着〔他〕走了很远。屠夫很害怕,把骨头投〔给它〕。〔其中〕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的狼停下了,而前面的狼又赶来了。骨头已经〔投〕完了,可是两只狼仍像先前那样一齐追赶着。屠夫〔感到〕非常急迫,害怕被狼前后夹击。〔他〕看到田野上有个麦场,麦场主人把柴禾堆在当中,用草苫子盖成小山一样。屠夫就跑过去倚靠在柴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刀来。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盯着〔他〕。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像狗似地蹲在(屠夫)对面。时间长了,〔这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跃起,用刀劈狼的头部,又连劈几刀杀死了它。刚要走,回头看见柴禾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禾堆里掏洞,想钻洞过去,攻击他的后背。〔狼的〕身子已经半截钻进去了,只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又把它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原来是为了迷惑对方。狼也真够猾的了!然而一会的功夫,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花招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添点笑料罢了!纳谏〔唐〕白居易臣闻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合天下之耳听之而后聪也;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合天下之目视之而后明也;天子之心,不能自圣,合天下之心思之而后圣也。若天子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十步之外,不能闻也;百步之外,不能见也;殿廷之间,不能知也;而况四海之大,万机之重者乎!圣人知其然,故立谏诤讽议之官,开献替启沃之道,俾乎补察遗阙,辅佐聪明。犹惧其未也,于是设敢谏之鼓①,建进善之旌②,立诽谤之木③,工商得以流议,士庶得以传言,然后过日闻而德日新矣。是以古之圣王,由此途出焉。臣又闻:不弃死马之骨,然后良骥可得至也④;不弃狂夫之言,然后嘉谋可得闻也⑤。苟臣管见之中,有可取者,陛下取而行之;苟臣刍言之中,有可采者,陛下采而用之。则闻之者必曰:如某之言,如某之见,犹且不弃,况愈于某之徒欤!则天下谋猷之士,得不比肩而至乎!天下謇谔之臣,得不继踵而来乎?故览其谋猷,则天下之利病,如悬之握中矣。纳其謇谔,则朝廷之得失,如指诸掌内矣。所谓用天下之耳听之,则无不聪也;用天下之目视之,则无不明也;用天下之心思谋之,则无不圣神也。圣神启于上,聪明达于下,如此,则何壅蔽之有耶?何绝灭之有耶?臣又尝观历代之人君,有愚有贤,举事非尽失也。人臣者有能有否,出言非尽得也。然则先王勤勤恳恳,劝从谏、诫自用者,又何哉?岂不以自古以来,君虽有得,未有拒谏而理者也,况其有失乎。臣虽有失,未有从谏而乱者也,况其有得乎。勤恳劝诫之义,在于此矣。伏惟陛下鉴之。注释①敢谏之鼓——古代帝王为表示听取臣民谏诤之言或冤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上闻,称为“登闻鼓”。②进善之旌——相传为帝尧所置,用以奖励进善言的旌旗,令进善言者立于旗下。③诽谤之木——古代供百姓书写政事缺失的木牌,相传为尧所作,立于桥旁。④不弃死马之骨——载于《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为寻求人才而拜见郭隗。郭隗向燕昭王讲了个故事:“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燕昭王接受郭隗建议,筑黄金台招延人才。历代用此典故比喻招延人才的恳挚迫切。⑤不弃狂夫之言——载于《汉书·晁错传》。汉文帝时,晁错上书言兵事,最后写了一句:“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汉文帝的批示是:“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 历代以此比喻君主倾听臣僚进谏,重在所谏内容,不应计较言辞,就能获得有益的建议。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臣闻天子之耳,不可能自己广为听闻,须综合天下人的耳朵来倾听而后才能听觉灵敏;天子之眼,不可能自己洞察一切,须综合天下人的眼睛来观察而后才能明察秋毫;天子之心,不可能自己圣智明睿,须综合天下人的心来思考而后才能圣明超人。如果天子只凭自己两只耳朵来倾听,两只眼睛去观察,一颗心进行思考,那么十步之外的声音,就不能听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就无法看到;近在宫廷殿堂发生的事,也难以知道;更何况四海范围之大,国家政务之繁呢?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设立掌管谏诤讽议的官职,敞开直言进谏、竭诚忠告的道路,以便弥补政事的遗漏和缺失,辅助自己耳聪目明。还担心这样做难以达到目的。于是设置臣民敢于直言谏诤的登闻鼓,建立表彰进献良言者的旌旗,桥边竖起木牌供书写批评意见。百工、商贾可以在市井议论朝政,士子、庶民可以自由宣讲各种言论,然后帝王能够每天听到自己的过失,使德行每天更新而臻于完善。因此,上古圣明的君王,都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出现的。臣又闻,燕昭王不弃千里马之骨,然后千里马就会来到;汉文帝不拒狂夫的激烈言词,然后治国良谋就能听到了。如果我的一孔之见中,还有可取之处,陛下能够吸取并付诸实行;如果我这个草野之人的言论中,还有可采纳的,陛下加以采纳并能施实;那么听到这些的人一定会说:像某人所说的话,像某人那样的见解,尚且没有拒之门外,更何况超过某人的优秀人才呢!那么天下足智多谋之士,难道不会肩并肩地前来吗?天下刚毅正直之士,难道不会步履相随地到来吗?所以只要披览他们良谋善策,那么天下的利弊,就好像了若指掌了。所谓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倾听,那就没有听不到的声音;用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那就没有看不清的现象;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谋划,那就没有不明睿圣智的。帝王明睿圣智得到开启,耳聪目明洞察下情,像这样,那么还会有什么蒙蔽阻塞的呢?还会有什么政权丧失的呢?臣又曾经观察过历代的君主,有的愚妄,有的贤明,兴办的政事并非全部有失误的;历代的臣子,有的是才智之士,有的是无能之辈,他们的建议并非全部可取的。那么先王勤勤恳恳的鼓励听从谏诤之言,力诫刚愎自用,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自古以来,君主即使建有功业,没有听说拒绝谏诤之言,就可以治好国家的,更何况君主本身还有失误呢?臣子即使有失误,也没有听说君主采纳谏诤之言就会导致天下大乱的,更何况臣子之言也有可取之处呢?先王勤勤恳恳鼓励和训诫的要义就在这里了。恭敬的希望陛下明察臣的建议。文心雕龙·神思〔梁〕刘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成篇,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绕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译文(意译)古人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这是想象的比喻说法。构思的想象活动空间无限广阔,所以凝神默想,思路可以远接千载;表情稍动,视线能够遥达万里。吟咏之间,发出珠圆玉润的声音;眉睫之前,呈现风云变幻的情景。这难道不是想象所造成的吗?因此想象的奇妙作用,在于使精神与物象相沟通。想象贯穿构思始终,思想感情起着支配作用。物象靠耳目视听,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机关。机关灵敏,事物形象能够描绘得淋漓尽致;思想感情阻滞,想象活动就要停止。因此酝酿文思,贵在虚静,排除杂念,净化心神。要积累学识,储存写作的珍宝;分析事理,丰富创作的才能。要阅历深厚,洞察力提高,顺着思路选择恰当的文辞。然后使深解妙理的头脑,根据声律遣词炼句,按照内容选择表达手段。这就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布局谋篇的基本原则。想象活动刚一开始,千头万绪竞相涌起,既要按一定写作规矩虚构意象,又要对不够具体的形象精细刻画。想到登山,情思里充满山的景色;想到观海,意象中便腾涌起海的风光。不知自己才能究竟有多大,仿佛可与风云并驾齐驱。刚拿起笔,那气势好像比写出的文章要旺盛一倍,等到写成了,同开始想的已经打了对折。这是为什么呢?意象凭空设想易于奇妙,语言字词落实难于工巧。因此想象转化为意象,意象转化为语言,贴切则天衣无缝,疏漏则相差千里。有时情理就在内心却求之于域外;有时意蕴就在眼前却以为远隔山河。因此培养思想感情,锤炼艺术技巧,无须凭空苦思;掌握写作规则,不必枉费精神。各人的天赋才能有别,下笔自有快慢之分;各类文体有大有小,彼此功用互不相同。司马相如蘸墨久思,笔毛几乎腐烂;扬雄停笔苦想,睡觉常做恶梦;桓谭劳神写作,因此害病;王充动脑为文,气力衰竭;张衡《两京赋》写作十载,左思《三都赋》十二年乃成。虽说是鸿篇巨制,但也可以看出作者文思的迟缓。淮南王刘安一个早晨写成《离骚传》;枚皋受诏立即把赋写成;曹植创作如同口授;王粲为文成竹在胸;阮马鞍上起草文书;弥衡宴席间速成奏章。虽说这些是短篇,也可以看出作者文思的敏捷。 思路敏捷的人,心中把握写作要术,毫不迟疑,当机立断;思路迟缓的人,犹豫不决,反复思考,方能定局。思路敏捷,才能迅速成章;文思迟缓,必久思方可成文。虽有快慢难易之分,博学苦练是共同的成功途径。知识浅薄慢也无功,才学疏陋快也徒劳。学浅才疏而成器的人,还未曾听说过。因此动笔写作常有两种苦恼:思路闭塞的人,苦于知识贫乏;耽溺辞藻华丽的人,伤于文辞杂乱。这样多识博见就成了补救文思贫乏的粮食;中心一贯便成了拯救杂乱无章的药方。广见博识,中心一贯,便会有助于构思。作家的情思纷纭复杂,文章的体制变化多端。朴拙的文辞有时能蕴藏精巧的义理,平常的事物有时可产生新颖的见识。正如布虽然是麻织成的,质量并不贵重,但经过加工织造,却变成光彩照人的珍绮。至于文思之表的细微意旨,文字之外的曲折情致,言语难以尽致,笔墨本来有限。文思至精方可阐发事物的奥妙;文体至变才能符合内在的规律。犹如伊挚说不明烹调艺术,轮扁讲不清斫轮技艺,实在太微妙了!总之,精神与物象交融,靠感情变化酿成。从外貌捕捉形象,从内心理解情感。推敲文辞讲求声律,开拓想象通过比兴。艺术构思把握关键,运筹帷幄必能成功。参考书目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9月版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版裘锡生《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经本植《古汉语文字学知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2年3月版王力著《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1年2月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张双棣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版杨伯峻何乐士著《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3月版杨伯峻著《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2000年8月版解惠全《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龚嘉镇著《汉字汉语文化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5月版方有国著《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2月版毛远明著《训诂学新编》巴蜀书社2002年8月版孙良明著《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语文出版社2004年2月版洪成玉主编《古代汉语教程》中华书局1994年5月版张文国张能甫《古汉语语法学》巴蜀书社2003年3月版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版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耿振声《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陈复华《汉语音韵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李思敬《音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何九盈《音韵丛稿》2002年版周振甫冀勤编著《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周振甫著《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5月版周振甫著《文章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12月版谭汝为著《诗歌修辞句法与欣赏》澳门语言学会2003年5月版后记本书的修订工作,历时三年,在郑铁生教授主持下进行,邀请了几位青年教师参与,具体分工如下:欧青青:第一章一、二、三、第二章马兰州:第三章薛琳:第九章郑铁生:第一章四、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最后全书书稿由郑铁生教授统一审定。2004年6月22日端午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