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08450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切实加强和推进科技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切实加强和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行业跨越式发展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副局长 黄兴华各位来宾、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的第五次科技大会,这是市容环卫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召开的第一次科技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创新机制,重点跨越,发挥市场主体科技创新力,推进市容环卫科技兴业”。为召开本次科技大会,今年已陆续开展了“标准宣贯月”、“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循环经济”论坛等系列活动。今天的会议,我们将共同回顾和总结近几年科技工作所取得成绩和教训,并一起讨论研究今后科技工
2、作的主要目标和布署主要任务。一、科技工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四年来,市容环卫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科技进步和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机制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进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体现在六个转变:1、科技由“常规性”工作转变为重点“强化性”工作四年来,科技工作不断得到强化,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系统科技工作共投入经费8400万余元,与“九五”期间3000万相比,增长了近2倍。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中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增加,整体素质逐年提高,已形
3、成了门类较全,结构较为合理的科技队伍。至2004年底,全系统共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2160名,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近90%,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为103名,中级职称的有632名。2005年我局制定下发了《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科技兴业实施方案》(2005-2007年),确定了行业科技工作规划,并于1月份成立了由局长亲自挂帅的科技兴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集中了市区两级市容环卫的科技领导干部和优秀的企业科技工作者,领导小组下设战略发展、政策保障、研发攻关、应用推广四个组,为科技兴业提供了组织保证。2、科研项目从以“研”为主转
4、变为“产”“学”“研”并重注重加大市容环卫制造性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努力整合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力量,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机制,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联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四年多来,全行业有7项科技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大型滩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与运行关键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系统研究》、《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等6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水草拦截打捞装置》等70项自主创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的批准。产学研联盟带动一批企业的
5、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部分企业积极实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并拥有了自主性知识产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上海环境集团,近几年研发了多项专利技术,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集团已将业务发展到四川、浙江等省市。3、设施建设由满足于“无害化”转变为追求“资源化、无害化”并举立足国情、市情,固废处理坚持“无害化”,重视“减量化”,发展“资源化”的方针,有计划地引进了一些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并坚持进行二次技术创新,建设了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6、2001年,通过引进法国技术和资金,采用BOT融资模式,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浦东御桥焚烧厂,在建设中注重技术的本地化,针对本市垃圾成分的实际情况,适当改进工艺;2002年建成了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随着二期工程的完工,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500吨,并在管理中采纳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引进了法国的ONIX公司参与焚烧厂的运营管理。2003年又建成了日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的美商生化处理厂,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利用、制作有机肥等综合利用的功能。此外松江、老港四期生活垃圾处理厂等新型填埋处理场的顺利完工,为本市生活垃
7、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与“九五”期间相比,全市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格局不仅提供了无害化处理出路,更为今后探索上海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提供了基础设施保证。崇明、静安、黄浦等3座现代化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生活垃圾的运输效率,这些新型的转运站已成为社区的风景线,成了百姓休闲的场所。4、装备由基础“作业型”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生活垃圾收集系统不断完善,全市建成三位一体式小型压缩中转站450多座,压缩型运输框架基本确定。市区环卫运输车辆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新建中转站
8、的配套使用了奔驰底盘的垃圾运输车。市区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100%,环卫作业扰民现象大为改观,市民生活环境更加整洁和宁静。成功研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粪车对接技术,并投入生产和使用,有效降低了污染和作业噪音。道路保洁作业正在逐步实现机械化,市区一、二级道路机扫率达到80%,冲洗率达到63%,提高了上海环境质量。加速水域保洁水平的提升,研发和推广应用了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