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3175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以战略思维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战略思维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在5月30日召开的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伟大号召。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今年年初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摘编》,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战略思想,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握战略导向部署科技创新,以战略定力推进和保障科技创新。把握发展大势,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战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自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
2、命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发达的国度,全球科技中心与工业化领先区域相伴而生、同步转移。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技文明,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等做法导致科技停滞不前,鸦片战争以来屡屡被人口总量、国土面积、经济规模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根本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造成的技不如人、大而不强。展望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作为支撑,使我国现代化建立在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之上。否则,不仅发展难以持续,发展成果也难以保全,即使经济规模再大,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紧迫的挑战是应对经济下行压
3、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措施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开辟新空间。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国都纷纷推出新一轮国家创新战略,把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作为实现复苏、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加强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天等领域的研发部署,积极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以创新为主导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必须加快
4、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以科技创新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在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先发优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的先决条件,市场应用是拉动科技创新的最大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技术创新。之所以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是因为尽管商业模式创新、支付模式创新以及产业组织创新等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但只有以发现新原理、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才能为企业创造具有排他性、独占性
5、、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才能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基础。之所以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变成企业的产品能力才能实现市场价值。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势,也影响着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在以技术突破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竞赛中,谁能领先一步,就能占据主动、胜者全得,从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立足发展全局,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实施创新
6、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战略举措。有力支撑现代化建设进程,明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与之并不相称,这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原因所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同步甚至超前发展。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创新能力要继续保持在发展中国家领先的水平,进入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组成的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要
7、达到与发达国家基本比肩,努力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部署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科技创新要坚持服务于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部署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要加强技术有效供给,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发展新经济,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针对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卡脖子”的问题,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组织实施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