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05484
大小:19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19
《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刘继荣【内容提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道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早在1984年浙江大学就开始创办混合班,因材施教,淡化专业,实施工科人才理科培养。2000年又在混合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以老校长之名命名的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为资质优异的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经过25年不间断的探索和实践,浙江大学在构建以宽基础、交叉性、研究型、个性化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效。本文对浙江大学20多年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程、改革举措和办学经验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改革方向作了思考与探讨。【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大学/竺可桢/荣誉学院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准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和骨干,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传统的教育
3、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期待,而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有责任对此作出回应。一流的本科教育不仅是立校之本,而且是形成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人们普遍认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并没有一个现存的统一模式可循。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在学习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和优势,解放思想,打
4、破框框,积极寻求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探索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努力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可能的选择,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效。浙江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于1984年创办了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英才教育班——混合班。2000年又在混合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和学科覆盖面,成立了以老校长之名命名的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浙江大学本着既要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也要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提供充分条件的本科教育理念,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
5、要求,锐意改革,持之以恒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构建了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自主学习,以宽基础、交叉性、研究型、个性化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丰富学校办学形式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典型经验。如今,竺可桢学院已成为浙江大学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追求卓越教育的优质平台和特殊培养的重要基地。一、浙江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浙江大学历史上向来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早在求是书院时期,就选派高材生出国深造,以培养学贯中西的拔尖人才。在抗日战争时期,老校长竺可桢在西迁办学的路上就提
6、出,“要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之人才”,致力于培育一批精研学术、彰显文明、昌隆国运的杰出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因材施教与强化培养相结合,将知识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经历任校长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创新,造就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二十五年不间断的探索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因材施教,实施英才教育——混合班的缘起。改革开放后的几年里,浙江大学从一所理工结合的多科性工科大学逐步转向以理工为主,包括
7、理、工、文、管在内的多门类、多学科的新型理工科大学。从1978年开始,浙江大学便开始试行“学分制”改革,在实践中逐步扩大选修课比例,较早开展了加强外语、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能力训练。1982年起,学校选择机械系机制专业82级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从一年级到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各门课程进行改革,中心环节是继续加强和改进基础理论教学,并要求教师减少讲课学时,增加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工程训练环节,希望从中探索出一条完善“工程师基本训练”的方法和途径。1983年,浙江大学仔细分析研究了16所兄弟院校的数十份本科教学计划,在此
8、基础上,就知识结构的侧重对本校的28个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了数量化分析。通过这些调研工作,逐步形成了三点基本认识:一是单一化的本科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规格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科本科的基础理论起点低、要求低,很难培养出拔尖人才;二是理科学生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及类比等方面的能力普遍优于工科学生,从现代科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