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

ID:37204550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9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_第1页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_第2页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_第3页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_第4页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两次大战间的世界与中国(1918—1945年)一、知识结构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美国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战后虚假繁荣,终于导致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争夺市场、转嫁危机的斗争愈演愈烈,德日意甚至走上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30年代形成斯大林模式;中国虽然在一战中出现民族工业的“春天”,但战后帝国主义重返东方,加强争夺和掠夺,尤其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列强转嫁危机,民族工业日益艰难。政治上,一战摧垮四大帝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规模爆发;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美英法等国保持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德日

2、意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十月革命后,苏联成立,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中国则军阀割据,国共合作进行资产阶级大革命,分道扬镳后国共对峙,中共独立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国际关系上,一战后,战胜国逐步建立起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战败国和不满战果的战胜国在大危机之后逐渐勾结起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最终爆发二战;苏俄为破解被孤立状态,成立共产国际,推动欧洲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革命,共产国际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保卫当时唯一的红色国家,但随着法西斯掀起二战,侵略苏联,苏联被迫与美英结盟;法西斯与反法西斯成为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世界的主要矛盾;中国反抗协约国的蔑视

3、而爆发五四运动,持续的反帝运动使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收回部分主权,这时中国已经转向苏联,共产国际推动国共合作以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帝国主义同苏联的矛盾成为国民党与中共决裂的重要原因,然后是帝国主义支持国民政府,苏联支持中共,日本趁机入侵,于是在30年代形成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苏联三股势力争夺中国局面,法西斯日本逐渐居于上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文化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孕育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进一步向亚非拉扩展;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向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文学艺术获得新的发展。二、重要问题分析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夏到1921年初,列宁领导的苏维

4、埃政府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了非常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国内——被推翻的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因权力丧失,勾结起来组成白军,向苏维埃发动进攻;国际——英、法、美、日等国不满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又惧怕共产党会影响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派军队支持白军,进行武装干涉。内容: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商品贸易;国家集中分配生活必需品;强制劳动。评价:积极影响——能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消极影响——对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广大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许多地区发生暴乱;许多工人被迫改行,产业工人大量减少。国内

5、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成为以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苏维埃政府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许多措施超过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常道路,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为提高生产关系的程度大大超过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2.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国际上,社会主义苏联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干涉、颠覆;国内,经济文化落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小生产经济和农民意识大量存在,也与斯大林个人原因有关。形成过程: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农业、增强国防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物质基

6、础,1925年联共(布)14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十分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国际上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短缺,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苏联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为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联共(布)15大又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8-1943年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一五”计划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计划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社

7、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它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该体制被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为它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内容: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重视重工业;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