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案

ID:37201006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戊戌变法教案_第1页
戊戌变法教案_第2页
戊戌变法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提问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出示《时局图》进行简单介绍。得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被瓜分);而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封建统治者不能自救,创设情境: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学生:回答的可能有多种,有的认为必须进行改革;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认为必须进行革命等等。教师:总结: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出示:康有为图,介

2、绍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却找不到摆脱的办法啊!后来又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这件事史称“公车上书”。提出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康、梁的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

3、帝手中,对清政府触动也不大,但却轰动了全国。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他们为推动变法继续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维新派团体形成。)康有为和梁启超通过报刊、学会等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通过与洋务派的对比得出康、梁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场。疑问:康有为为什么不依靠自己力量推行变法?由于当

4、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教师:出示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康有为为中国所处的国际险境非常担心,也为清政府的内政担忧。言辞恳切,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

5、、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讨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维护自己的统治)百日维新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介绍光绪帝与慈禧的关系,明确光绪是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有为得知想要保护皇帝但手中没有军权

6、,无法保护,只能找到袁世凯,但是袁世凯假意答应,后来出卖了维新派。慈禧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失败了。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它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

7、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永远的谭嗣:出示幻灯片──谭嗣同和他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教师: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

8、,不愿逃走。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