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ID:37201000

大小:1.30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9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1页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2页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3页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4页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单元时空定位[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u专题概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

2、生机。考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概论: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影响背景:(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3)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受到诸侯们重用。16(4)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形成(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主要思想家的生平和阶级本质

3、老子和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商鞅,李悝等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墨子代表平民利益。战国前期---墨子,李悝。战国中期-庄子,孟子商鞅。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3,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包括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等。俗称“十家九流”。4,“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斗争。1.孔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4、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孔子(鲁国)2.孟子(鲁国-----亚圣):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提出性善论。3.荀子(3)提出性恶论。(荀子----赵国)4.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影响老庄之学老子(楚国)“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16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

5、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宋国)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齐物,追求逍遥法家思想李悝(早期),商鞅,吴起,申不害等(中期)实行变法,商鞅最为著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韩非子(后期---韩国)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主张“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主张“事异则备变”墨家墨子(鲁国)“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名师点拨】本知识点概括为“

6、一、二、三、四”[思维导图]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162.百家各派的社会地位史论1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相互关系(1)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2)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是其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3)他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这是仁的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4)他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5)主张“中庸”,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仁”的常态化。史论2 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表现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珍贵的历史遗产。春秋

7、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权夺位和争财夺地此起彼伏。在争斗中,民众的向背往往起决定性作用。(1)孔子的民本思想: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3)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史论3 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