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73078
大小:21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论网络围观的伦理困境及其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网络围观的伦理困境及其规制田野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围观作为现实围观在网络上的延伸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其特殊形式而具有围观主体隐蔽、多元特性,围观形式开放特征,以及围观行为互动、持续等特征。网络围观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既有建设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由于网络围观的匿名性特征,容易造成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现象,极易使围观对象受到伤害,引发网络的信任危机和网际社会道德关系异化,同时也使网络围观道德调控机制很难建立。网络围观伦理规制的建立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能性。笔者认为网络围观的伦理机制的构建应从加强围观主体的
2、自律,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网络围观预警机制,优化网络疏导机制,提高网络社会的管理水平,加强社会舆论导向的管理这几个方面做起,从而使得网络围观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关键词:网络围观;匿名性;伦理规制制被彻底打破,不同地区不同身份数以万计的网络使用者通过手机、电脑等进入互联网,运用微博、论坛等平台发布或评论各种信息,在短时间内对各类事件进行围观。作为媒介传播和社会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笔者认为,网络围观泛指一种行为活动,这种行为活动具体表现为大量网民运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根据自己的知识
3、和阅历来理解事件并跟帖发表相关评论,从而使某个事件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网络围观是指“网民利用网络技术对公布在互联网上社会事件进行集中评议的行为活动,其实质就是社会舆论。”②网络围观这一现象是网民对某个特定事件集中关注,跟帖并提供各种相关信息,以促使社会舆论的形成,提高事件的关注度,进而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从而促使问题能够得到尽快的解决。网络围观大都是基于网民对自己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使用,并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良性发展,是大多数网民的善意表达,因而它是建立在捍卫公共价值底线的基础之上的。网络围观在赋予大
4、众更多更有效的话语权的同时,也在网络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富有爱心传递的网络围观能够集中更多人的力量帮助需要的人群,凸显正义和道德,而冷漠的网络围观则容易传播不良情绪或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给被围观的事件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活甚至伤害,过度围观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围观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网民进行围观方式的科学引导并使之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实中的围观,一般是由于“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某些事件或人物的好奇,围住围观对象观看,而网络上的围观,则指涉网民对网络上某些时事热点等的关注与参与。与现
5、实中的围观相比,网络围观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围观主体具有隐蔽性。人们在现实中参与围观,是把自己和围观对象联系在一起的,无形中把自己融入进了整个事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就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者说是具有围观成本的。而网络上的围观则完全不同,由于现在大多数网络平台并不要求使用者实名注册,网友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网名来发表自己言论以及对某个事件的看法,这样大量的网民都是处于一种隐蔽的状态,因此,网络围观的主体具有隐蔽性。第二、围观主体具有多元性。随着微博、论坛等新兴网络平台的日益兴
6、旺,这些网络平台并非只对特定的某个群体开放,社会上各个层次的民众都能自在自如地运用这些网络平台,从而参与到网络围观的行列之中。如,媒体人、一些学者、专家、普通工薪阶层等各种各样的与事件有关或无关的各类人群,都可以参与到围观当中,这充分展示出了网络围观的多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3)5-247-03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1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急剧上升,网络围观现象也随之出现,并且规模不断扩大。某个突发
7、事件一旦在网上曝光,即刻会引起大量网民的讨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与新浪网,对1758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确认现在‘网络围观’现象普遍,其中,29.0%的人表示‘非常普遍’。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网络围观’流行的两大主要原因分别是,‘喜欢看热闹’(64.9%)和‘表达意愿强烈’(62.0%)。”①由此可见,当前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出预期,而且很多事件会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转移到现实社会当中,如不重视起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容易引发局部的社会失控和一系列不良
8、的连锁反应。本文从网络围观这一现象谈起,通过分析网络围观的内涵、特征及作用,尝试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网络围观的伦理困境及其原因,并试图探寻其应该具有的道德约束,从而对规范网络围观提供一定的伦理学依据。一网络围观的涵义及特征围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字面上理解,是指民众对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采取的一种观看、探究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围观现象普遍存在,网络尚不发达之时,由于受通讯、大众媒体等条件的限制,它的传播范围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