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57861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日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日记 多媒体进入化学课堂,把师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个绘声绘色的世界,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更全面的说明问题.当今,多媒体正展开腾飞的翅膀,翱翔在以智力密集的社会之中,并以雷霆万钧之势叩开了教育的大门,使教育萌动着勃勃生机,孕育着一场重大变革。仅靠“一支粉笔一言堂”传统教学弊端日渐显露出来,为此,我们必须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众多的化学反应现象与理论绘声绘色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赋于教学信息传播
2、以交互功能,使教者潇洒自如,学者轻松愉快。 下面我根据平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中的点滴经验积累,谈谈自己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就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在听、看、考融为一体的过程当中,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从而确保学生对于化学表象及本质
3、的深入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正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教学《单质碳的性质》时,采用多媒体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弹出一幅郑板桥的古字画,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在屏幕上用文字设疑:“这幅字画为什么会年长日久而不褪色呢?”这样让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紧接着放映画面:几个大型的露天煤矿,外堆积着好多的
4、煤,人们用烧焦的的木桩往坝梁上栽,边上闪烁一根普通木桩在泥土中腐烂的情形,学生们在观赏中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环节紧凑,过渡自然。又如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这样导入:首先,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我市(桂林市)芦笛岩的精美的图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然后一句反问“是哪位能工巧匠给我们雕砌成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呢?它就是二氧化碳”引入新课,这样既使教学
5、过程顺利进行,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二、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
6、,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原子》这节课时,由于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极其微小,非常抽象、难以理解,是往届授课的难点所在。利用多媒体就显得轻松多了,先观看“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当屏幕上氧化汞分子分裂后,出现了两个更小的粒子,紧接着又有许多氧化汞分子分裂成许多的更小的粒子。这时提出问题:分裂成的微粒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然后播放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思索
7、:在化学变化中,一个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两个更小的粒子,而这两个粒子却不能再分下去,那么也就说这些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从而得出结论:化学上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再次播放动画,学生根据情景归纳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创新精神。三、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
8、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因此根据心理学规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